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研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而良好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是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培育与提升的重要制度保障。现行的科技创新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科研部门合作及科研主体激励上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应该从科研创新的过程激励和评价激励两方面来变革科研创新机制,使科技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科研部门得以协调合作,科研主体得到有效激励,从而促进国家科研创新实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运用激励理论优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励"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其导向性直接影响科研管理的定位与成败.树立"人本化"科研管理理念、创建"民主化"科研政策环境、完善"效益性"科研评价机制、强化"学术性"科研管理职能将有助于统一激励核心价值与科研主体需要,促进科研管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政策的建设和实施方面,制度设计和运用得还不够成熟,比如缺乏团队及成员的激励需求分析,激励手段单一,激励方法有效性还不够等.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于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激励政策,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动力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与社会资源合作创新的新模式。通过分析创新平台的主体组成结构,可以看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由政府倡导,高校主导,企业、科研院所紧密合作,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的研发战略联盟,其合作动力在于增强科研实力,避免过度竞争,加快研发速度,提高成果转化率,增加投资渠道,降低研发风险,通过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保证创新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扁平互动的管理机制、产权清晰的合作机制和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作为高校科研的主力军,具有复杂性、竞争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效率与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科研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研管理的范式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彩云 《南都学坛》2010,30(4):126-129
高校科研管理范式的建构必须尊重科研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注重科研主体的科研权利和科研责任,将科研管理理念、体制与行为的全面创新融为一体。具体应做到人本管理与理念创新、规范管理与体制创新、科学管理与行为创新。在科研活动中应采用均衡的政策导向机制、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高效的成果应用机制等宏观外部机制和以动力激励为核心的人才配置机制、以多元需求为核心的项目形成机制、以成本收益为核心的效率评测机制等微观内部机制保障,从而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科研管理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试论创新背景下的我国高校科技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之一,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高校科技管理是高校科技活动中所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功能的总称,是能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还存在行政体制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考核分配、职称评定机制不科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应积极创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鼓励跨学科研究;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官产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高校科技管理模式,推动学术与行政和谐发展,进而提高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地方高校科研人员就科研激励满意度的调研表明,大部分科研人员对经济激励、精神激励和发展激励较满意,但也需要从完善科研物质保障、加强地方高校科研精神培育力度、加强科研"圈子文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高校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科研开发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由于国家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管理者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丰富的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优势,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高校内部、市场及国家政策等多个方面,本文从高校内部的角度研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为更好地激励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法律规范对知识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知识产权的开发、转化及保护程度将更为典型地体现当代科技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特质。文章从知识产权法对知识创造主体的公平感知、行为强化、成就期望等角度探讨了知识产权法的激励功能及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产业创新是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集聚创新、应用创新和政策创新五大构件,具有多重、特别的价值。本文在分析美国、北欧、日韩、印度等典型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当致力于构建企业追求利润的动力机制、市场竞争的压力机制、政府与企业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改革开放的促进机制、外商投资的溢出机制等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是科研创新人员培养的摇篮,高等院校科研人员是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力军。在以科技创新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如何提升科研创新效率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取了湖南省16所高等院校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高校科研创新效率进行动静态分析。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全要素生产率随纯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而提高,高校间科研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存在科研创新发展与其资源规模不协调,科研成果产出低和科研创新活力弱等问题。为此,高校应确定科研投入的适度规模,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重视科研人才的引进培养,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水平、重视科研成果产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一套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并对国内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具有参考价值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理论建立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以重庆市22家公益类科研院所为研究样本,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庆市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提高重庆市公益类院所创新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则必须遵循科学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在正确的科学哲学思想指导下,依据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逻辑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成就突出。本文通过考察与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推进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针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 ,对促进高校科研的发展和为社会提供高新技术 ,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成果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动力源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 ,主要是管理观念的创新 ,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其中观念的创新是前提 ,模式的创新是核心 ,方法的创新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种子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传统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无法适应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要求。种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科学技术和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当前我国种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所发挥的作用太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主要受困于法律地位、人才、科研体制、经费等问题,要改革传统的创新模式,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从政策法规、财政金融、科研人才、知识产权以及协同创新等方面为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 利用199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实证分析我国科研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研发资本与科技创新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 R&D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和研发资本占GDP比重越大, R&D人员拥有专利申请授权数越多, 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越大; 科技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 文章提出加大我国科研投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科研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项目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研究、科技发展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探寻应对之策,以期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分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科技管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影响,并提出了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科技管理对策:加强学科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建立高校创新科技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造就科技创新的硬件环境;建立高校科技推广体系,形成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