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亚东 《中州学刊》2007,1(3):229-232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和胡适大力提倡科学,坚持科学的理性精神,肯定科学的价值、作用和地位,对封建旧文化进行彻底的批判.他们侧重进化论的介绍,吸收进化论思想,以此观照五四时期的社会问题和文学问题,以服务新文化运动的革命目标.但是,由于两者的文化身份不同,在对科学的理解、认识和应用上也存在着差异.立足于陈独秀、胡适五四时期的科学观,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五四时期存在"唯科学主义"思潮,这种观点实际上有忽视具体历史语境,机械类比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五四”是一场对传统文化进行价值重估的文化批判运动,它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化(主要是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命题。如何正确看待儒学与现代化关系,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五四”时期,陈独秀把儒学批判作为价值重估的伦理革命和文化批判的契机,并展开了有力的批判,以启蒙国民的独立思想,为其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开辟道路。①陈独秀对儒教纲常礼教进行了批判。他指出:“礼教之精华日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陈独秀文集》第73页。以下仅注页码。)建基于孔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五四前期陈独秀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 ,通过对陈独秀与胡适在批判和否定传统伦理、文化的异同 ,论述了陈独秀伦理批判思想的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齐卫平 《江淮论坛》2001,4(2):39-47
五四时期是以思想解放的显著特征耀眼于近代中国的历史。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形成应当归功于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 1915年 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 ,率先举起了文化变革的大旗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它表明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动与文化密切相关。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帅将 ,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无疑起着引领航向的作用。研究陈独秀的中国先进文化观 ,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化变革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卫波 《北方论丛》2004,2(4):94-97
五四时期,当众多知识分子就文化选择、孔子评价等问题进行激烈争论的时候,东方文化派也积极参与,深入评论,成为这场中西文化大论战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他们一方面要求保存传统、昌明孔教,另一方面,反对顽固守旧,提倡中西融合,批判神化孔子,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很大.调和中西、折中新旧,是东方文化派中西文化观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形成于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中,反映了五四时期文化选择的艰难.  相似文献   

6.
五四启蒙运动一直受到各种误解和非议,有人指责它面对时代的复杂问题而选择了思想文化上的变革,有人指责它"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但是,新文化运动不是一场社会变革的舆论前奏,而是一场大变革之后的文化补课。所以,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文化问题,而不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致力于思想文化的变革而不致力于政治革命,因为他们认为当时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问题,而不是政治制度层面上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从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入手,以批判传统和改造国民性为手段,致力于培养现代公民,推进人的独立与解放,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近几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面临一种新的批评:文化决定论。但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无论陈独秀还是胡适、鲁迅、李大钊、钱玄同,《新青年》集团的主要成员都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他们重视思想文化的变革,但并不忽视制度建设。他们的思想文化变革正是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服务的。  相似文献   

7.
郭文深 《兰州学刊》2006,3(9):44-47
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对宗教的认识与评述,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前期批判并力主废弃宗教,中期倡导基督教,后期批判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本文以《新青年》为主要资料,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研究“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宗教观。该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陈独秀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宗教的近现代变迁,及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五四”时期新文化建构的现代性方案 :先进性是陈独秀新文化建构的价值取向 ;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坐标“反调和”是陈独秀建构新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义是陈独秀建构新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两千多年以前的人物,“五四”以前,长期被称为“圣人”,受人崇拜;“五四”以后,却成为打倒、批判的对象。同是一个孔子,为什么前后的看法如此悬绝呢?我认为“五四”以前,崇拜孔子是有道理的;“五四”以后,打倒、批判孔子,也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从政治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五四”以前,中国社会是封建、半封建社会,孔子思想能为这个社会服务;“五四”及其以后,中国社会政治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孔子思想已成为社会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五四”前后的文化是以反传统的特点载入史册的.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再造新的文化体系是“五四”时期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而这其中最可称之为精髓的就是“五四”的批判精神.“五四”的批判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甄别和驳难,使传统文化的优劣短长在现代文明显微镜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龙虾三吃”是日常生活中的俗事 ,但它透露出来的哲学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人们根本无法从餐桌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被宰杀了并被烹饪过的“龙虾”去理解、达到那个未出场的、活生生的、真实的龙虾。传统西方哲学的主旨在于追求永恒的“在场” ,试图通过理性形式 ,从感性存在中发现纯粹的统一本质。然而 ,后现代诸哲学家如晚期的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对这一病弊作出了怀疑和反思 ,以为“在场”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它总与“不在场”相联系、相统一 ,而力倡回到真实的事情本身。  相似文献   

16.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昊 《天府新论》2007,(1):145-150
“互文性”和“语境”是文学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术语。这两个术语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理念,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共同的网络结构、编织的动态特征,也经历了相似的泛化命运及其发展的双重困境。而且它们能够彼此诠释,共同表征同一现象。这些发生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身上的共同之处反映出20世纪文学研究思想总体发展的某些趋势,如关联、整体、动态、读者及泛化等。  相似文献   

18.
"恋母情结"与哈姆雷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普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对20世纪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氏著名弟子欧·琼斯运用"恋母情结"理论对哈姆雷特形象给予解释.本文对佛氏"恋母情结"理论作了阐述,介绍了琼斯的主要观点,并对"恋母情结"理论和琼斯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9.
辨"齿、牙"     
田树生 《殷都学刊》2002,6(1):99-101
一些大型字典、辞书或齿、牙不分,或认为牙是臼齿。依《说文》、古文献、动物形态,牙实为尖锐的犬齿。  相似文献   

20.
"协作"与"合作"之辨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其交往关系中,合作是一种不同于协作的行为模式。然而,人们往往把它们混同起来。其实,在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框架下,所造就的只是一种协作的行为模式,在对工业社会历史阶段的超越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的是合作的行为模式。人们的合作关系以及行为模式的建构,将意味着人们交往活动中出现一种更高形态的“差异互补”机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走向一个更高级的历史阶段。因此,在社会治理模式建构方面,需要根据合作社会的要求去建构起一个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