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生活质量是社会提供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和国民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它有宏观人口生活质量和个体人口生活质量之分,在内涵上又可以分为主观生活质量和客观生活质量两个层面。人口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归结为3个阶段:在前现代化阶段,客观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至关重要意义,主观生活质量则处于极次要的地位;在现代化阶段,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处于同时并举的位置;在后现代化阶段,客观生活质量的提高处于次要位置,主观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活质量:社会需求与政策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期、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现实社会需要.传统研究主要是从"社会供给的充分程度"和"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生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不同群体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差异,尤其是不能很好地将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联合起来进行分析,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本文以一种生活质量的理想类型进行探讨和分析.其对应的政策方案是:针对理想类型中的"被剥夺",应采取"补差正义原则"进行补偿;针对理想类型中的"顺应",应采取"审慎认知方式"进行增强;针对理想类型中的"不协调",应采取"人文濡化方式"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虽然成为近年中国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其未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中.本文从批判性地考察中国学者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引入和反思开始,对其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然后将社会网络研究中"关系"概念的本土化作为新的介入视角引入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最后探寻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路径选择.文章认为,"关系"和"嵌入性"等概念的引入对今天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险体系不仅是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韧性的制度保障,也是促进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改善的幸福源泉。本文引入消费升级中介路径,利用CSS2019数据系统评估了医疗保险参与对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作用效应及可能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潜在的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风险后,参与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并对其社会反馈倾向产生积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参与医疗保险可通过提高服务性消费占比、优化家庭消费结构,进而对居民主观生活质量产生促增效应,而且服务性消费占比作为传导机制的贡献普遍大于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医疗保险参与影响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消费升级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和制度分异特征,集中表现为医疗保险参与通过促进消费升级进而提升城镇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机制效应相较于农村居民更为明显,城乡居民医保影响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消费升级作用机制相较于职工医保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5.
研究透过具体问题,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对阿昌族客观生活质量、主观生活质量、生活能力、社会支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对促进其经济文化发展,寻求其社会和谐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阿昌族生活质量问题是社会学生活质量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可以从这一层面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旨在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是一个强调科学性和技术性的职业,有助于弥合社会断裂、促进社会公平。在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把具备社会行动能力的社会工作融入社会发展,致力于构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西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指代在社区矫正领域内开展的社会工作,并指出它与矫正社会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司法矫正工作的区别和联系。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研究进行整理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探讨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的关系;另一类着重探讨社会工作该如何在社区矫正中发挥作用。随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几个研究热点,其中包括对青少年矫正对象的研究,矫正对象个案社会工作研究,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方法研究。通过文献综述,也发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的薄弱点,妇女、老人等矫正对象研究较少,缺乏微观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等,仍需研究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工作本质的讨论,以往的"特质理论"和"社会权力理论"都存在解释上的缺陷.本文用社会建构理论为依据,从社会工作者、服务受助者和政府三股力量的特点及其作用入手,分析了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本质建构过程及其基本特征,以期为当前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9.
闻英 《东岳论丛》2012,33(1):30-35
社会质量理论是国际社会关于社会发展研究的前沿理论,其基本思想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构建走向社会质量的社会政策模式.社会工作在社会质量视角下,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更明确和积极的作用.加强社会工作,建立社会工作制度是社会质量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增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的评价[1].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文章试图将大学生性别差异因素引入大学生这个群体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性别差异的关系,对某高校在校294名大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加强自信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有更强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也能得到基本保障,但受家庭季节性空巢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最为凸显的问题是其精神慰藉的缺失,这是农村地区留守老人面对的一个无力解决的难题.文章主要以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为出发点,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这三个层次来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契机,同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技巧和理念来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策略,以丰富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活质量是指社会提供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和国民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生活质量的研究内容除了人们的生活系统之外,还要研究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的构成,并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人们的生活系统主要包括生活资源系统、生活活动系统、生活意识系统、生活手段系统;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现实的抽象,又是社会生活的仿真;生活质量的评估必须实现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的有机耦合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个体化既使得社会成员获得了"为自己而活"的自由与责任,也催生了新型的社会矛盾,这一结构性困境亟需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应对挑战,社会工作必须在本土实践中突出个体的位置,合理调用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的专业技巧,并将塑造个体性作为重建共同体的基础。同时,着力反思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创新理论,为个体化时代中的社会工作提供元层次上的指引;二是转换范式,强调个体的参与和自组织能力;三是理顺关系,将社会工作的"治理"功能建基于对个体的"服务"之上。因此,在加强社会治理的背景之下,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是:为个体谋求更为公正的制度安排,协助社会成员有效地获取身份和权利,并将个体性与公共性有机地融合。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引入中国已有百年之久,其间经历了数次跌宕起伏。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工作的百年变迁,可以把制度、行动者、社会需要视为三种影响因素,建构出一个"需要—结构"的社会工作发展分析框架,亦即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机制。社会工作的发展受到结构性(制度和行动者)因素的直接影响,而社会需要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因。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正是在"需要与结构"的张力下得以展开。当社会需要和社会结构相吻合时,社会工作会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当二者相互抵触时,社会工作则处于茫然与消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何雪松 《江海学刊》2012,(4):140-144
社会工作在中国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其不仅进入了官方话语体系,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存在较高期待。但毋庸讳言,在中国社会工作缺乏强劲的理论支撑。因此,建构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是呼应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实践的需要,是超越现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要求,是寻求"以中国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理论自觉,是回应全球经济社会变迁的全新挑战。实践智慧、科学研究、本土思想和制度传统是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6.
杨贵华 《东南学术》2011,(1):95-102
社区公共服务是以社区公众为对象的社会公共服务。随着城乡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作为公共服务的平台日益受到重视。国外经验和我国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实践都表明,非营利组织是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专业社会工作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并在介入社区公共服务上有其优势。本文结合已有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提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如下路径:一是在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设置"公职社工"岗位;二是在街道层面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层面的"社区工作站"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三是积极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拓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是城市居民对生活多方面体验后的主观感受。现代城市的发展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其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也能反映城市发展的状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就城市居民对个人与家庭生活质量、城市综合生活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社区生活与社区凝聚力、政府执政能力、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六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试图了解上海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认知的现状,分析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建构主义为研究视角,探讨了吸毒人群与社会"双向排斥"的建构机制:一方面是社会在观念、社会环境和制度上对吸毒者的排斥;一方面是吸毒者与社会的主动分离,"双向排斥"导致吸毒者社会边缘化程度的加剧。文章提出了社会工作在个体、社区和社会政策三个层面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的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之下的社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自产生后尤其是晚近时期对诸多学科的发展、社会生活 (常人世界 )的变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本身亦是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射 )。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的社会工作日益受到后现代的社会思想的启发 ,触动了传统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观、社会工作过程的更新和发展。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已在社会工作事务中自觉运用后现代理念从事助人活动。应从后现代主义及其社会理论出发 ,探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社会工作 ,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社会工作理念与价值、案主理解和社会工作过程的批判 ,并相应地提出后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从生活质量研究的视角看,尽管被调查样本的物质生活的诸多方面存在着一些贫富不均或发展不平衡问题,可是在整体上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小康社会,生活质量中的物质条件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人们的主观生活质量或生活感受水平却相对不高。从舆情研究的视角看,由于在进入小康社会后民众对生活质量的关注非常突出,因此,民众对生活质量的感受,实际上就是重要的舆情或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