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言命题和选言推理是传统逻辑的重要内容。传统逻辑依据选言命题的选言肢之间是否具有并存关系,把选言命题分为相容的选言命题和不相容的选言命题两种。表(1)反映了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选言肢真并且可以同真;表(2)反映了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真,当且仅当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肢真。最近,有些学会撰文指出,表(1)确实反映出了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因为对于任何一含有n个(n为整数且n72,下同)选言变元的选言命题,按照表(1)给出的V定义总有…  相似文献   

2.
现行逻辑学教科书,象措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形式逻辑》(华东师大出版社)等,讲到选言命题时,都是先依据选言命题的选言肢是否能并存,而把选言命题分为相容的选言命题与不相容的选言命题两种,然后分别讨论,给出各自定义、表达式、逻辑特征以及真值表等。给出相容的选言命题与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真情表分别如下表()、(2):①我们认为,表()确实能反映出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为真当巴议当至少有一个选言肢为真,并且各选言可以同真。因为可以归纳证明,对于任何一含有l。个(fi为整数且fll>2…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理解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提出的“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同一世界的部分、阶段”(《哲学笔记》第107页)这一命题,我参阅了一些有关著述。这些著述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但也使我产生了一些疑问。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讨论。对于列宁上述命题的理解,谷迎春同志是这样表述的;“有限是相对的,是个性;无限是绝对的,是共性。有限是指有条件,有始有终,有边有际,是可以穷尽的事物。人的感性、理性所看到、认识到的宏观,微观事物,都是有限的。因为凡事皆处于一定的时间、环境和关系(亦即一定条件)之中。条件变,则事变。无限与有限正相反对,指的是无条件、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不可穷尽的事物。一切有限事物,同时也都是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材四条评用原则:符合统一大纲要求的原则;与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相一致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四条评用标准:是否适合民族地区的办学水平;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体现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否利用了语料库。文章不具体讨论教材评用的细节问题,而从比较宏观的方向讨论这些评用原则和相关标准,旨在为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材的评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问题,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有过不少重要论述。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反复强调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就是根据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理论和实践提出来的。因此,认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地总结我国古代有关形象思维的理论,对于进一步领会毛主席强调形象思维的重要意义和深入研究形象思维的本质和特征,都是有帮助的。下面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谈几点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形象思维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论题。新时期中国文艺学界围绕形象思维存在与否及是否具有普遍性、形象思维的工具、形象思维的基础、形象思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论争与探索,并形成了三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与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构:朱光潜的以"实践活动"为理论核心的形象思维本质论、王元化的以"知性分析"为理论核心的形象思维活动规律论以及李泽厚的以"情感积淀"为理论核心的形象思维活动机制论。这些理论建构对当时流行的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反映论进行了理论反拨,也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对形象思维问题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中国化探索起到了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的语境中,总体性或本质性的命题或理论无疑是饱受贬抑而又易于引发争议的。可以说,尽管总体性理论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欠缺,但我们又必须借助于特定总体性理论的观念、方法及其框架来对具有特定整体性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把握。事实上,“要求有一种深刻的总体性的史学还是完全必要的”。可以说,有待讨论的问题并不是是否需要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8.
金岳霖站在现代逻辑学科的前沿 ,提出逻辑的实质是穷尽所有可能的必然命题 ,逻辑系统是研究逻辑的工具 ,各逻辑系统的不同 ,不是实质的不同 ,而是表达实质的具体工具不同。实质上各系统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可能的穷尽 ,而由于或者是推论的工具的不同如实质蕴涵与严格蕴涵 ,或者是表示可能 (即命题 )的工具的不同如二值与多值等 ,导致了不同的逻辑系统。金岳霖还从逻辑的实质和工具两方面对“必然”、“推论”、“同一、排中、矛盾思维三原则”等基本概念作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一种传统的观念:形象思维只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所需要的思想活动和思维方式,形象则是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特殊手段。这就等于说,科学研究中不需要形象思维,科学理论中不存在形象。然而,作为审美对象的事物,必须是具有美的属性和本质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如果说科学研究不需要形象思维、科学理论中不存在形象,那么就不可能有科学美了。正因为这样,所以传统美学在作美的分类时,只  相似文献   

10.
普通逻辑学教材中有几个理论问题需要讨论:一、命题中联项“是”的不同含义;二、性质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问题;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不具有反变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构造一个逻辑关系示意图 ,重点刻画了模态联言命题、模态选言命题与联言模态命题、选言模态命题之间所存在的 4个等值式、4个矛盾式和 32个蕴涵式 ,这些等值式、矛盾式和蕴涵式都与人们的实际思维密切联系 ,均可借助自然语言的实例得到直观理解 ,并在思维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2.
论批判性思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态度已被众多国家确立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是对新世纪挑战的积极回应。尽管对批判性思维有不同的界定 ,但都涉及信念和行为合理性的论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既需要专门的课程加以实现 ,也需要在学科教学实践中予以贯彻。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或论辩理论是广泛应用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的手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尽快补上批判性思维培养这一课  相似文献   

13.
"游刃"与"凿"是道家思想中一对意义相反的语素,特别是作为动词使用时,它们表征着人们在处事待物时不同的哲学态度。首先,"凿"以及与之相关的"规矩"、"准绳"等器物的出现,说明了人们思维理性、逻辑条理的形成确立和日益强化;但在庄子看来,理性逻辑所起的作用并非万能,这种知识理性如果发展到逻辑过度、理性至上的地步,势必会"凿破浑沌"、"遗其玄珠"。由此,庄子用"庖丁解牛"的寓言,以轻细灵巧的"游刃"隐喻工具、对象、认知等诸要素的转变,劝导人们在处事待物时要改变逻辑理性至上的观念,做到与物委蛇、以物为枢、乘物顺势、随缘葆真,内心谦虚、行为谨慎、不彰显自我,最终达到与天同形、与道同貌的化境。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庄子褒"游刃"而贬"凿"并不是要抛弃毁绝"凿",而是希望限制知识理性的负面作用,从而更好地将"游刃"与"凿"、直觉与理性相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
Abstract:
The flexible blade and the chisel is a pair of opposite morpheme in the thought of Taoism.Especially when used as verbs,they indicate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attitudes in people s daily life.First,the emergence of chisel and the related rules and criteria shows the formation,establish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people s rational and logical thinking.However,in the opinion of Chuang Tzu,the rationality and logic are not omnipotent.Even worse,if excessive,the rationality and logic will be bound to go apart from...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目前阻碍人工智能发展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逻辑问题 :非确定性推理、形象思维和常识问题。指出这些逻辑问题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中没有系词,这是中国古代没能产生类似于传统词项逻辑推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程仲棠先生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它的错误在于把逻辑载体当做了逻辑本体;逻辑本体是客观的、唯一的,语言是逻辑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承载相同的逻辑本体.程先生的论证有失偏颇.第一,某种语言可以表述一种逻辑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语言就可以发明出该逻辑.第二,“逻辑本体”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对于逻辑学来说,它是一个不必要的假设.第三,传统逻辑的规则产生于自然语言的用法,古代汉语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先贤未能发明出类似于三段论那样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命题”除了在语义的逻辑结构上存在着三个二难推论外,在命题的表述形式上也存在着若干二难。它们由线性的因果决定和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形式构成。本文尝试性地分析了这些命题的形式结构,尤其是当它们联用时所内含的二难推论的意义,并将之置于历史语境中作对比分析;最后,在方法论层面上概括其形成的原因,揭示其内在的转换方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新闻学的研究应该从目前的概念和逻辑混乱状态中摆脱出来,建构起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体系。这个体系由新闻起源、新闻本原、新闻形态、新闻价值、新闻功能、新闻媒介、新闻受众、新闻环境等构成。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哲学和逻辑学的方法、语义学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定量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选言推理在侦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和探讨了选言推理的特征及其在侦查工作中的运用情况,阐明在逻辑上进行有效的推理,可以为迅速查明案件真相、提高办案效率提供思维保证。  相似文献   

19.
从特有的逻辑观和逻辑史观出发,汪奠基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是颇具特色的:涉及了与中国古代逻辑发展相关的各种因素;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推理理论的特点,并对之进行了历史性分析。汪奠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对20世纪初中国逻辑史比较研究方法进行反思的结果,但他的单纯历史分析方法、特殊的逻辑观和特殊的逻辑史观也引起了后来学者的反思,直接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中国逻辑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践变革以问题解决为取向,指向于人的发展,人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教育实践变革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反映,也是人的需要的表达,它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和理论特征。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一部分,在其中能够发挥重要的能动作用,其学科逻辑、言说方式等都要与教育实践变革相一致,以此消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变革之间的裂缝。为此,教育理论的意义要在实践中构建,丰富阐释教育活动的方式,形成本土化的教育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