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东盟是天津第五大贸易伙伴,为充分发挥自贸区政策效力,深化与东盟战略合作,推动天津外经贸工作实现新发展,本文在对我市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就深度开发东盟市场提出建立组织推动机制,促进外经贸企业联合开拓东盟市场。构建服务东盟市场开拓的商务网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体现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人才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对于我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工作,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国际环境要求与发展机遇要求的客观性。坚持党管人才,对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9年教育部增设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财经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培养途径。地方院校有必要开展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以适应宏观上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中观上区域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微观上提升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地方院校开展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建设,应该有良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人才培养历史和基础,完善的硬件设施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强化培养工作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从政府到学校的多层面支持,是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建设实施的制度保证。厘清专业学位教育与科学学位教育的差异之处,强化办学模式的实践导向,重视学位论文选题的应用价值和培养对象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实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2008-2013年,为适应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天津商务工作采取加快国内外市场拓展、繁荣商业及流通业、完善便民保障体系,加快“走出去”步伐等一系列措施,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商务促进之路。面对成就的同时,商务工作者也收获了应坚持着眼全局、找准定位;坚持审时度势、借势而上;坚持借力攻坚、多方联动等启示,为今后更好地服务天津商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共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提升中国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让人才能够各尽其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能够大展身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得到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6.
河南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推进机制.这种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坚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明确人才强省战略的重点方向;坚持市场调控的基础地位,重点完善人才市场体系;继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建设工程实施机制;调整高中后教育结构布局,重视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坚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建立省长定期会议机制,协调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争议;加强人力资源工作队伍建设,夯实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基础;大力推进人才立法工作,实现人才工作的法治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关于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高校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人才强校战略可划分为人才资本投资优先战略、人才价值实现战略、人才结构调整战略、人事制度改革战略、人才成长环境优化战略等五个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就是要重点建设好教师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等三支人才队伍;这三支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为帅才型、领衔型、骨干型、梯队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途径主要是观念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才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种机制;方法创新,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9年,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急需大批既懂得开发建设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将对管理型外语人才、技术型外语人才、商务外语人才和旅游外语人才产生更大的需求。而目前,东营市外语人才发展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知识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地方政府应当从战略高度制定外语人才战略规划,加快引进复合型外语人才,创新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外语人才成长环境,以满足城市当前及将来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天津商会作为清末时期总揽天津商务的总枢纽,主动配合官方机构,对天津粮食行业实施多层面的监督管理,保证了京津地区粮食供应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论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术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高校纷纷开始实施人才强校工程,这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客观形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本文围绕高校的核心工作学科建设,系统分析了其内容,包括研究方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人才建设的关系,最后形成了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术队伍建设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沿海开发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青年人才是沿海开发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建设好青年人才队伍是沿海开发人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的青年人才开发建设既要符合青年人才的特点,也要符合沿海开发建设的需求,科学构建青年人才梯队,创新青年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营造青年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是青年人才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浅析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人才的开发、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的任用与管理,把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对人才理论发展的历史总结,是顺应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3.
商科类职业院校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服务行业发展特性的影响,无法形成如同工科专业那样紧密的校企合作和产学对接,对此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在近年来通过参加全国性的商科类职业技能竞赛,探索出“课赛融合”、以竞赛引领课程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数年参赛及赛事培训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拓宽了商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要培育、最有潜力和最可依靠的企业优势.积极探索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竞争、激励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和对策,构筑辽宁省区域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提升和人才强企战略全面实施,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辽宁省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我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促进"创新驱动、人才立市"战略的顺利实施,推进"跨越发展、转型升级"进程、建设创新型连云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摸清我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家底,分析人才队伍现状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颇为重要要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构建人才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思想认识机制、用人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和人才管理趋势等进行研究,探讨了人才管理中的规模、结构与效益、引进与培养、个体与团队、人才软环境与硬环境建设的关系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高校人才引进的重要形式之一,高水平人才团队引进具有人才个体所不具备的三种优势。对于省属高校来说,往往存在着高水平人才团队引进难的瓶颈问题。高水平人才团队引进难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高校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没有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的专门机构等原因,因此,要充分借力国家政策,转变高水平对团队工作的观念和思路。营造高水平人才团队良好的工作环境,设立高水平人才工作机构,多举措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完善重庆市人才队伍体系,助推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走深走实。目前重庆市乡土人才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文章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搭建发展平台、精细化培训、完善职称评定体系、加强保障激励以及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乡土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对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技术、加快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推广,推广技术靠人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就此总结出当今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队伍整体水平薄弱且参差不齐、人才结构与知识结构不适应等;并在新时期下农业推广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推广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对我国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顺应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2000出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建设商务英语课程,将会给英语人才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就业平台。针对目前商务英语课程中的设置模式,为商务英语学生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是真正解决就业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