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的传达,更是文化的传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各民族传统文明和文化精髓的代表,其翻译无疑是让世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作者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的英译本为例,借助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法,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的内容来透视葛浩文对《生死疲劳》原著透彻的理解和对翻译策略的灵活使用,增强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惯习"和"资本"概念,通过分析惯习和资本在《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具体应用,尽可能地囊括文学作品对外译介中涉及的不同因素和主体,主要论述译者葛浩文的惯习在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选取中的体现,以及不同资本的表现形式,并通过亚马逊读者评论分析《生死疲劳》英译本的接受情况,以期丰富社会学视角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翻译界“忠实”与“背叛”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直到“创造性叛逆”概念的产生,较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纷争。“创造性叛逆”把人们的视角引向对“文化”的关注。《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英译本使得该作品在英语世界里广泛传播。文章以“创造性叛逆”的视角,选取《生死疲劳》英译本中典型的例子,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释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忠实”和“创造性叛逆”现象及其所用的翻译手法,旨在揭示其文化价值,为文学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是中国当代文学英译的杰出代表.译者对原作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和生态文化负载词的出神传递是译作在海外市场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实例,指出译者可通过借用法、直译法、注释法、释义法和增译法等翻译补偿和变通手段,在目标语语境中重构源语文化意象,使译作更好地贴近目标语读者,推动译作的海外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5.
叙事聚焦作为重要的叙事技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聚焦方式,就会塑造不同的文学作品.因此翻译过程更应该关注小说本身的叙事聚焦的重构.文章试图运用叙事学中叙事视角理论,深入探讨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中如何重构原文本中灵活多变的叙事聚焦模式,从而再现叙事聚焦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的前景化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突出人物社会地位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葛浩文在翻译时为达到其翻译目的,在处理前景化语言时,采用了保留前景化、去前景化和创造前景化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小说主人公西门闹这一人物形象,其翻译策略对于文学翻译中如何忠实传达人物形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辜鸿铭所译《论语》在西方社会广受好评,经久不衰,成为儒经英译的典范。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生态翻译理论关照下,从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译者中心地位的体现及多维适应选择三个角度来解读辜鸿铭英译《论语》,认为辜氏译本是一部整合适应选择度极高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判断一部译作成功与否在于其在翻译生态系统中的适应程度,而适应归根结底在于读者的接受程度。面对不同的读者,译者应对其“生态环境”有清楚的认识,以满足不同的读者期待,使自己和译作适应不同的“亚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诠释下的许渊冲《西厢记》英译充分体现其翻译思想追求翻译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以及“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毕飞宇的小说《青衣》是现代小说创作中的一篇佳作,在中国文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葛浩文夫妇的《青衣》英译本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在西方社会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尝试以《青衣》英译本为个案,立足于生态翻译学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方面分析译者的翻译活动及其过程,以期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进一步认识,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英语世界、融入世界文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小说家莫言作品在海外得以传播,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译者功不可没。选取受西方读者欢迎的《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探究莫言“御用”英译者葛浩文的个性化翻译。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文学作品被引入一个新的接受环境而导致了“叛逆”,翻译的“创造性”赋予了作品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使得原作跨越国界得以传播。个性化翻译是创造性叛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研究《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个性化翻译,包括对原作的背叛、删减等,指出该英译本的英译特点和风格,并非有悖于传统的“忠实”原则,而是一种深度忠实,是现阶段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接受不平衡这一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翻译《生死疲劳》为莫言在2012年成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效助力。目前视《生死疲劳》为葛浩文翻译策略转向期的研究对象并运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的研究较罕见。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惯习、资本、场域”分析《生死疲劳》英译本中体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并深入阐释译者选取这些翻译策略及方法的原因和动机。研究发现,译者的动态惯习、葛浩文逐步积累的文化资本以及翻译场域整体态势都与《生死疲劳》翻译策略的选取有着不可忽视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进行审视,分析译本为西方读者接受的基本原因。林语堂坚持以原著精神为主,从西方文化视角出发,采用选择性适应西方文化思维的策略,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对译文"差异性"和"异质性"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莫言小说的语言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为研究对象,从词语在词形、词义以及搭配上的变异创新来看《生死疲劳》小说的词语变异修辞,进而体会小说语言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15.
生态翻译学引介选择适应的观念,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极大的整合性,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局面。本文用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策略分析《江雪》的翻译,发现其在指导翻译实践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阿来的边地少数民族作品《尘埃落定》向读者展现了解放前川西地区藏族人民独有的社会生活文化,经译者葛浩文的翻译后在国外受许多读者的追捧与好评。生态翻译学强调“适者生存”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小说所展现的生态意识不谋而合。采用定性研究,通过生态翻译学主张的三维转换理论研究葛浩文对《尘埃落定》的翻译,探索英译本的成功因素。研究发现,葛浩文在翻译《尘埃落定》时选择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流畅且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也让目标语读者在其翻译中领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促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同时也对日后其他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所谓“禅宗修辞”,是指佛教的主要宗派禅宗的语录、灯录中所使用和出现过的修辞现象、修辞手法及其规律。在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也出现大量为了表达作者心中的佛教观而使用的修辞现象、修辞手法及其规律。以禅宗修辞为视角,从禅宗修辞的模糊性、禅宗修辞的非逻辑性和禅宗修辞方式这三方面来分析《生死疲劳》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18.
采用语料库检索方法,基于莫言作品《生死疲劳》及其葛译本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检索语料库中生态、物质、社会生活、宗教和语言等5类文化负载词1 15项,分析葛浩文所采取的英译策略及对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较多地采取直译、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极大地保留了源语特征,促进了原文化的传播,但同时也造成部分词语文化意象的流失.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研究,可为文学作品的译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翻译学》作为一部翻译学的概论性著作,在我国翻译研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综述全书的基本内容,再回归历史、还原语境,以翻译学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评述《翻译学》一书的学术特点和时代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优秀文学作品传播速度和范围随之变快变广,翻译作品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翻译中的意义与审美价值的损失就不可避免。一个好的译者必然会采取翻译补偿策略,将这种损失降到最小。以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英译本为蓝本,分别从词汇层面、语篇层面和审美层面,探究翻译补偿策略在其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补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以期对翻译学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