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纪婷 《生存》2020,(9):0133-0133
爱情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他们对于朦胧爱情的向往之心。纵观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不乏以爱情为主题的文章,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不再是只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重视其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为此借助有关爱情题材的课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但走进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在高考的重压下,以及传统禁锢思想的影响,对爱情题材的文章大多忽视其价值观部分,只注重对于文本的解读。因此,本文针对此现象,详细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有效的施行建议。  相似文献   

2.
约翰·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诗歌主要包括爱情诗和宗教诗。最能体现其独特风格的是他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诗主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肯定爱情的,抒写爱的忠诚;另一类是否定爱情的,嘲弄女性对爱情的不忠;同时还有奉劝情人放下贞操及时行乐的艳诗。诗人矛盾的爱情观与诗人从一个天主教徒转向一个国教徒,从一个浪荡公子转向一个颇有知名度的传教士的身份和他的坎坷人生经历无不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剑 《学习与探索》2008,(2):217-222
当代中国史学界,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在某种理论体系下对历史进行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史学界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史学界的相关研究理论、概念或方法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解决中国史学研究的问题,如何注意借用的理论、模式等与所研究对象之间是否存在着理论的适应性问题,不仅是每个史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史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对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独特性的探讨来说,它也是必须注意的.关注史学研究中的初始条件差异,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沃勒斯坦对文化概念的两种用途的论述,从"世界体系"理论出发对作为意识形态战场的文化概念进行讨论,并探讨其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思考文化问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论文从对跨文化传播主体的再思考,从整体上考察当代文化,以及关注传播过程中资本全球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为跨文化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阳阳  谢桂华 《社会》2017,37(6):165-193
班级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重要的组织设置。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应用分层线性模型,本研究关注班级设置,包括班级组织结构和班级氛围,对初中生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多个组织结构变量中,班主任的受教育程度和教龄对学生教育期望影响显著,但任课老师的资历影响不显著;在多个班级氛围变量中,学生的教育期望既受到班级客观学业水平的影响,亦受到师生之间互动关系的影响。此外,在控制了班级氛围变量后,师资配置对学生教育期望的影响不再显著。总之,在以往研究重点关注个体、家庭和学校影响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对教育期望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学校内部的班级环境,并发现师生之间建立的紧密互动关系及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教育期望发挥着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强 《社会》2008,28(3):54-64
无论是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社会分层,还是分析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分层结构,都会发现,中国社会分层受到国家政策变量的巨大影响.国家政策变量影响社会分层结构,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对于此特征,以往的研究已经有过不少表述.但是,对于国家政策变量影响社会分层的具体机制,却研究不足.本文提出了"政策群"的概念,认为影响社会分层的具体机制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基调理论",其次是将基调理论转化为"大的政策原则",最后是落实为很多具体的政策.本文还提出了"政府主导型社会"的概念,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理论假设,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商务跨文化管理研究的理论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明 《学术交流》2007,(3):185-188
提高国际商务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有效性需要选择合适的理论维度。克鲁克霍恩和斯特德贝克提出的研究人类社会文化趋向的五种文化维度理论,可以用来研究管理组织的文化结构特点,定位管理模式和风格;霍夫施泰德著名的“文化四维度理论”对于研究文化组织的文化模式、员工的文化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意义重大;特龙普纳在霍夫施泰德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七个文化分析维度”理论对于选择交易方式、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提高交易的效率、减少矛盾与冲突具有实践意义;霍尔提出了著名的“语境理论”和文化“三范畴论”,为制定跨文化管理策略提供了线索,同时也为培养跨文化管理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把握这些理论维度,将有助于提高国际商务跨文化管理研究水平,增强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沁洁  王建平 《社会》2010,30(5):75-95
本文以广东省级行业协会为中心,通过归纳组织自主性概念和总结影响组织自主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对行业协会自主性进行测量,在实证分析中探析协会与政府关系强度、协会组织规模两个变量对协会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强度对行业协会整体自主性、具体的人事与财务和认知自主性具有显著负相关作用,对活动自主性作用并不明显;协会组织规模变量对协会的整体和具体自主性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胡安宁 《社会》2019,39(3):183-209
社会学经验研究经常会需要处理诸如态度、感受、偏好这样的主观变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特定主观变量的理解往往会涉及另外一个主观变量。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社会学者往往对“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持有相当程度的保留态度,从而尽可能地采用客观变量来解释主观变量,或者探究主观变量对于客观变量的影响。“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究竟有什么方法论上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手段可以尽可能避免这些“缺陷”以拓宽研究者的经验解释能力?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缺乏系统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所存在的混淆偏误问题,并从理论论辩、变量测量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讨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针对每一个应对策略,本文展示了经验实例,并对该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剖析和对比。此外,本文也具体分析了诸如因果关系方向、判断混淆偏误的敏感性检验、测量误差等未尽议题。本文希望通过这些讨论能增强社会学解释路径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政治学等)的交流与互鉴。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有七种理论模式构成了当代国外老年社会学的研究主体,按其发展次序,主要有:1.疏远理论;2.活动理论;3.亚文化理论;4.连续理论;5.交换理论;6.社会挫折理论;7.年龄分层理论。上述理论都努力综合并传递有关当代老龄化研究中的各种观点,然而老年社会学家们在采纳这些理论时,存在着很大分歧,每一项新的探索总伴随着许多矛盾的观点的提出。例如跨文化的研究,显示了老年社会地位的不同状况。一种理论认为,在稳定的社会中,老年人维持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当社会变迁速度加快,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则趋于下降。这是因为老年人对年轻一代传授主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人格关系问题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叶的西方,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为其主要研究内容;"文化决定人格"理论及"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理论的形成,使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与人格研究呈现出多层面、跨学科的研究势态,跨文化层面、文化间层面和文化内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均有突破性进展。用宽厚的理论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已成为这一研究的趋势。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机制、跨文化的普遍性人格特质问题、文化间的差异与典型人格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这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书讯     
D.德维蒂:《微观经济学理论》, 维卡斯出版社,1987年,632页。本书是为印度和国外的大学生、研究生及参加IES、IAS测试的求学者提供的一本综合性标准教科书,并以此满足那些包括研究生和商业经济学家在内的从事经济学高级研究人员的要求。《微观经济学理论》涉及微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它旨在向读者提供现代化的经济分析工具。作者对经济概念及经济理论的概括性介绍令人信服,并在必要的地方利用了简单的代数,目的是给经济可变量间的关系提供精确的数据和清晰的思路。为方便自我测试,在每章的最后还附有复习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读物一览表。本书分为7个部分:1.导言;2.消费者行为  相似文献   

13.
自我及其边界:文化价值取向角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80年代以来为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所关注的自我边界结构的文化特征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评价了跨文化心理学从“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角度对自我边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章汝雯 《浙江学刊》2002,(2):204-207
浙江财经学院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专家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伊莎贝尔·阿切尔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 ,即跨文化交际角度 ,剖析伊莎贝尔在婚姻方面所作的选择。文章指出她是该小说中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 ,并对其失败原因作了分析。希望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都能从伊莎贝尔的生活经历中得到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15.
麦迪桥边的一幕爱情剧团幕时,竟然牵动了东西两半球许多人的泪腺。于是,人们纷纷赞赏起这一孤独者邂逅的爱情来。当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说起少男少女们看了电影《廊桥遗梦》而痛哭流涕时,笔者开始怀疑现代人的爱情观是否如天空中的的云,极其飘忽不定,因为泪水对《廊桥遗梦》而言似乎太慷慨了。确实,小说的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渲染了这一爱情环境。夕阳、朝霞、旷原、厨房。无一不是茏章在爱情的光环中。然而,情的造就毕竟是由人来完成的,人之心态与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获得的。尽管我们偶而也听到一些一见钟情的故事,可是.为…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质量是国外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焦点,学术界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引导着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方向。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测度和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述评,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开展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加强会计监管,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爱情、婚姻、家庭丰富的内涵和完美,对爱情、婚姻、家庭这个古老而又重复,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总想弄清这究竟是为什么。为此,试想借鉴一些已有的理论来建立爱情、婚姻、家庭各自的三角形理论和三者相互组合形成的锥体理论,来分析、解释爱情、婚姻、家庭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悲喜结果。一、爱情三角形理论关于爱情,美国的罗伯特·舍恩伯格和埃尼·贝尔建立了爱情三角形理论,把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表示为情爱、性爱和建立持久关系的能力。等边三角形象征着理想的爱情,理想的爱情总是将情爱、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社会学家莫顿·亨特在一篇题为《被爱情所缠绕的世界》中,阐述了他对性和爱情的看法。他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社会的性观念和爱情观。社会批评学家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冠以许多特殊的名称,如“原子的时代”、“顺从的时代”、“恐惧的时代”、“变革的时代”等等,但我们的耐代也是一个“爱的时代”,这并非哗众取宠,也非玩弄文字游戏,而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言之有理的。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时期象今天这样地对待爱情和性。不仅是关于这一主题的戏剧、电影、小说、故事泛滥成灾,而且新闻媒介中也充斥了各种浪漫史、爱情、忠贞不二和风流韵事。1955年,当玛格里特公主信守诺言,嫁给塔思思德上尉时,西方数以千计的人感到由衷的同情;1057年,当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承认爱是至高无上的,并允许铁饼冠军与美国一位扔大锤的小伙子结婚时,布拉格市民把他们的结婚日变成一个全市的狂欢日;1958年,当日本王子打破习俗,发誓没有爱情不结婚时,曾有多少日本青年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青年奔走相告,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9.
"次区域合作理论"被国外学者普遍视为当前国际合作研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但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跟进、评判乃至运用还十分欠缺。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以来,跨境次区域合作研究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从政策研读与可行性视角分析的文章较多,而从理论层面解读的文章较少。与此前以国家为参与主体、宏观化、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相较,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次区域合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区位作为核心单位,更注重中观甚至微观领域,具有包容性,关注边界从屏蔽效应走向中介效应与跨境区位经济功能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跃 《学术交流》2004,(1):133-135
文化差异可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的获得,或误导信息的获得,或阻碍交际的进行。文化差异对交际能力的影响很大。为了减少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我们可以用“语域”理论,从行为能力、语言能力、语用能力三个方面下功夫,并以“话语场”为中心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