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险与公共危机是统一的连续谱,其治理面临着风险防范、危机克服、行政自由裁量权、相关者参与、责任控制等诸多难题.在应对风险与危机的挑战中,一方面要求更多的信息和分析,另一方面,也更强调政治控制、民主控制的必要性.协商民主理论回应了这一治理要求,它有利于更好地识别和界定现代社会的风险与公共危机,促进反思性决策,提高治理的责任,拓展真实的民主.  相似文献   

2.
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风险社会是近些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理论。因其对现代性的深刻批判,风险社会正逐渐超越经济语义成为公共话语。但由于风险社会理论本身缺乏实践性,更多的讨论将围绕公共危机展开。作为风险社会的实践性后果,公共危机将会更加频繁地发生,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同时基于风险社会的全球性,全球治理将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社会理论重塑着人类的风险意识与危机应对观念,如果说危机意识有助于我们防患于未然,但风险的潜在性与不可避免性,风险与危机的不可控性与紧急性,让我们在突发的危机到来时,不能不直面风险与危机。我国现行危机管理机制刚刚起步,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紧急性与危害性,决定了在危机爆发之后,公共危机管理中应急协调机制的健全是应急处理阶段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所在。而现行危机管理应急机制的健全既包括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也应包含应急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其中政府“应急协调”专业化能力的增强是有效发挥应急机制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风险"和"危机"同自然科学中"熵"的概念内含一致,可以移植并运用"熵"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来研究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如果系统的熵即无序性已经增大到临近极限的程度,任何小事件都会突破这一极限,引起系统极度紊乱而不能正常运转,所以要高度重视对社会系统的熵即无序性的监控.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既可能减少不确定性、无序性,带来熵减效应;也可能增加不确定性、无序性,加速熵增过程.公开公共信息,揭露惑众谣言,是防范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的必要前提.应急管理的本质就是对社会系统的"乱"象进行快速的治理.将社会系统的"无序"转换成"有序".为此,有序程度最高的军队的介入、负责维护秩序的政府的主导.以及类似自然界中"自组织现象"的公共治理,都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从传播学的角度介入公共危机的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公共危机的发生,不但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功能,也对整个信息传播系统形成某种冲击和干扰,导致信息传播的"失衡".考察"非典"危机和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发现,公共危机中发生信息传播"失衡"的现象将导致危机的严重恶化.因此,作为处理公共危机的主体,政府及其控制下的传媒组织必须发挥积极主动的效用,正确引导危机信息的传播,避免信息传播"失衡"的出现,才能有效解决危机问题.公共危机中的信息传播"失衡"不仅是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是否完善的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平衡稳定问题,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中国遭遇的种种公共危机,在给我们带来种种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改进和创新的机遇.从"非典"危机到汶川地震的事实证明,中国的政府、媒体以及民众都在苦难中成长和进步,"多难兴邦"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现实的鞭策.  相似文献   

6.
何光英 《天府新论》2010,(4):99-101
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对于政府消弭危机的负面影响至为重要,而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的权威信息源对于危机治理则是关键.现实中,地方政府在危机治理中的信息缺位与失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的破坏性影响.信息的及时传递对于公共危机的处理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不仅关系到社会心理的稳定,而且直接与危机的决策处理有莫大的关系.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是控制公共危机影响,解决公共危机的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当代我国由于巨大的社会变迁正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各种人为和自然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出现。独具普遍性、突发性、人化性及高危性特质的风险时刻在拷问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为此,政府应通过健全公共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完善信息管理机制;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完善危机管理主体等措施来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全能主义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由于政府在行政组织架构设置,制度资源供给以及信息传播、社会动员等方面享有着其他社会主体所无法比拟的特殊力量与优势地位,从而使自身实现了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全面干预和控制.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造成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效能低下,抑制了其他社会主体抗击公共危机的机会和空间,同时也隐含着更多危机产生与爆发的潜在风险.因此,要摆脱“全能主义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局,就必须要从现代国家建构的层面来深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整合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运用较为规范的系统方法、情景分析方法、机制设计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根据危机产生的过程,可将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整合为公共危机监测机制,预防、预控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善后与恢复机制,保障机制,激励、制约机制.其中每个环节都包括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三个方面.这六个环节、三个方面构成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与价值失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危机不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但以往的学术界对此未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该文从公共危机的定义和表征入手,对其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做出判断,认为正是由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价值实践思维的混沌,即价值失范引发了广泛的公共危机。并在此基础上,以回到现象本身、关注意义构成态度为宗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公共危机与价值失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在突发事件中缺乏对环境因素、构造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变化与适应,并进一步指出要化解和预防公共危机所需重建现有价值体系的原则和要点。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危机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现象之一.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表现出新的特点.由于媒介素养的缺乏,大学生接受公共危机信息时容易发生失真与畸变,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总结公共危机信息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王金水撰写的《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一书以理性和战略的眼光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现代政府的治理策略.文章首先借鉴西方有关理论论证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应用凯斯·桑斯坦的理论分析了群体极化现象极易在目前我国网络上形成;根据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和罗杰·卡斯帕森的风险社会放大理论探讨我国网络危机分布的整体态势;基于"公共领域"和"议程设置"理论考察了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网络危机的产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运用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安东尼·吉登斯、刘易斯·科塞和塞缪尔·亨廷顿等学者的有关社会稳定和治理理论来构建政治稳定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根源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化时代日益增多的公共危机事件使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再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纵向的三重意义的审视,即从"风险社会"概念分析出发,分别探讨了存在学意义的风险社会、发生学意义的风险社会和发展学意义的风险社会.最后得出,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也是和谐社会取代风险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由工程建设项目引发的社会风险已成为当今社会风险的主要来源,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土地征用、居民拆迁、移民安置与补偿、环境影响、基层劳动者工钱与待遇等问题是引发工程项目建设社会风险的直接原因。工程建设项目社会风险经扩散放大后,可能引发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触发公共危机,造成社会混乱和项目失败。应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风险可以从顺应化解、组织引导、社会控制、公关化解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频发的公共危机让人类步入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治理显然无法通过危机衍生系统的自适应来化解。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毋庸置疑,特别是对采取政府主导性发展战略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中国而言,其功能性地位更为凸显。然而,现行的基于常态公共事务管理的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制约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绩效,甚至形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低效或失灵的路径依赖。这集中表现为,基于传统人治理念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使政府进退失据;基于现行官僚体制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形成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局面;基于垄断式管理模式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使政府力不从心。鉴于此,更新危机管理理念,重塑官僚体制,引入协作治理体系,就成为化解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公共危机在其发生的频率、强度、影响程度及广度都超过我们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时,传统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在对其预防、处理、善后中就显得力有不逮.对传统公共危机管理的弱点和缺憾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析,本文从公共治理角度论述我国构建多元主体网络治理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网络治理的合作机制、学习机制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治理。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不再局限和拘泥于各种危机产生的表层及中间层原因,而是深入到危机背后、深入到现代文化的各个层面,从主导人类行为的价值观开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式进行整体性反思。对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而言,文化反思的目的在于进一步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公共健康实践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军 《中州学刊》2008,19(2):125-128
我国的公共健康实践可以从法律、制度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伦理反思.在法律层面,需要平衡个人的权利与政府的权力,使法律尽量避免对公民权利造成压制或侵犯;在制度层面,需要公正地分配公共健康资源,因为公正的公共健康分配制度往往可以避免或有效控制公共健康危机;而在文化层面则需要着力培育社群观念,因为最佳的公共健康状态往往是在良善的社群组织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政治学流派对非政府组织有着不同的认知.新自由主义强调其作为社群损害个体权利的一面,而社群主义则为其在公共生活中发挥作用设置了空间;多元主义设计的民主机制肯定了其积极作用,而法团主义却担心其在多元竞争中会带来社会失序和不公平的风险,强调国家控制的必要性;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治理理论则在根本上都认同在政府监控下引进多元互动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政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它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20.
论公共危机全球化趋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公共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是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全球化趋势。文章分析了公共危机全球化的必然性及深层原因 ,探讨了中国面对公共危机全球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