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红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3-109
电视新闻传播如果只将一则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完整、准确地叙述出来,难以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因为生活中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附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审美感受与受众的审关心理之间产生一种共鸣。采写者除了应具备感性经验、直觉领悟等素质外,还要具有展示美的思维统摄力,使新闻写作所必备的科学求真、伦理求善、艺术求美在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相似文献
2.
许鑫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47-48
从新闻人应具有的审美能力和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审美表达水平两个方面,探讨了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审美构造问题。作为新闻人,应具有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力求用美指导新闻产品的制作,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中提纯出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与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3.
许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从新闻人应具有的审美能力和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审美表达水平两个方面,探讨了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审美构造问题。作为新闻人,应具有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力求用美指导新闻产品的制作,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中提纯出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与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4.
季水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1):82-85
新闻语言的审美进择,就是新闻作者在新闻写作中,从审美意图出发,选择语言表达实体,并运用审美框架形式建构新闻语言系统。新闻语言的审美选择包括三个方面:新闻作品词语的审美选择,新闻作品句式的审美选择,新闻作品语篇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5.
於贤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认为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并从生活原型和传播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分析了新闻之美的构成因素,对电视新闻这一现代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卉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74-76
真挚感人和情彩富丽的陕北民歌,会教你在美的面前低头。陕北民歌的美,主要是通过形象画面,别样的生活,斑斓的色彩以及比兴、复沓、方言土语等特殊形式展示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刘传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6):94-96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当今拥有最广大受众群体的媒介人物,不可避免地承担着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责任。语言则是其传播文化特有的重要工具。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因其运用领域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就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活动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则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4):43-45
新闻活动的审美特性表现在它显在的社会功利性 ,美对真的从属性及流变中产生的美。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新闻 ,应重视美学的研究和应用 ,既写出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又写出有审美价值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丁红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91-97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文艺传播在人类社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审美意识深入人心。只有具备审美品格的产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艺传播作为人类的文化产品,同样要求具有审美品格分析这一必要因素。针对文艺传播的审美品格进行研究,在定义文艺传播的基础上,分析和明确文艺传播审美品格的基本内容,引出其对传播学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此促进文艺传播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胡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如何认识新闻传播的文化属性,是近几年引起文化界特别是新闻界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这种关注还起步不久,因而目前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对这种文化属性的确认上,而确认的方式主要是以展示传播方式、传播符号等的文化印记为手段,并没有深究其根源。本文作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正是文化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文化属性,而且,两者之间不是一种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而是积极的互动关系,换言之,新闻传播在影响社会文化方面亦具有主动的姿态,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法。本文揭示了新闻传播内容的文化性差异以及新闻传播中带有明显文化倾向的三种手法,并分析了新闻传播引发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媒介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杨新勇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5
随着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改革、大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大大增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必须加强新闻策划,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通过精选题材、捕捉热点、挖掘细节等手段,充分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树立高校品牌和形象,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郗孟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108-112
新闻传播在战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战争和新闻传播技术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利用新闻传播进行心理战、舆论战更具威力,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病毒、黑客武器的闪亮登场,更给新闻传播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战场,战争演绎得更加精彩、激烈。重视研究新闻传播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组织实施有力的新闻传播手段,应对敌方的新闻传播战,对我们打赢信息化战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132-136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图片不仅是大众传播的新兴媒介力量,也是时下媒介与艺术交融的典型表达。本文从美学的角度解读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属性。具体对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价值,审美的后现代性、交互性以及形成的审美共通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试图为网络新闻图片的传播和现代审美日常化的建构提供另一种维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彭庆刚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5):132-135
新闻写作的美学要求应追求真、善、美的标准.所谓真,不仅仅是生活真实,也应在遵循生活真实的原则下,追求本质真实甚至渗入艺术真实的某些写作元素,如想象力在新闻叙述中的应用.所谓善,即新闻写作不应是冷冰冰的客观叙述,而应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主观价值取向,充满人性的光辉.美,则表现为叙述语言、结构等书写形式中表现出的美学特征.真、善、美的统一是新闻写作的美学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作品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0-34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在优美的叙事中浸透着浓浓的政治意识。她通过黑人的悲剧命运和黑人日常生活的书写,弘扬黑人的实用美学理念;通过黑人语言的优美与诗意、黑人音乐的激情与旋律,展现了黑人文化的美学内蕴,同时赋予作品温厚质朴、扑朔迷离之美感。因此,莫里森的作品给人以新奇而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6.
张举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3-20
新闻宣传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核心功能,信息传播是俄罗斯当代传媒的首要功能.研究发现,两国传媒的新闻宣传和信息传播在传播过程、主体倾向、内容选择方面存在本质区别.由此而引发两国新闻宣传的特点不同,当代传媒功能的发展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民生内容和短小快捷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这一传播方式引发的传播热潮仍在继续。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远离传统新闻的“宏大叙事”,并体现出新写实主义风格,形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建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657-661
审美理念系统,以其特有的知识形式反映着人类审美价值的阶位需求。文中论述了人类最有代表性的五种阶位需求,认为虽然它们都反映一定的审美本质,但从生命与价值超越角度考虑,它们的内在思想特色和精神追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