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在百忙中于6月6日下午到该院向全体师生讲授社会主义教育课第一讲。题目是:我国怎样取得彻底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这一讲中,陶铸同志就没有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是胜利的保证、和平改造资产阶级是正确的策略、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解决了从政治上和思想上消灭资产阶级问题、以及不断革命论等五个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陶铸同志在讲课中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必须学习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夺得了政权,就要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变生产资料的小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并利用这些公有化的生产资料,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了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最主要的任务.我国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已经在经济战线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7和1958年上半年的反右派斗争和全民性整风运动,又在政治战线、  相似文献   

3.
反右派斗争的深刻教训牛崇辉(一)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中断了从八大开始的工作重点转移,对国内阶级关系、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处理发生偏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是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有右反右,有“左”反“左”,这是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反倾向斗争应有的态度和原则。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深刻地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党的十四大报告对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写进了党章。这是反倾向斗争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在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反对错误倾向斗争的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为什么把防“左”反“左”作为中国当前反倾向斗争的重点呢?这是因为:一、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左”的错误倾向一再发生,已经成了顽症。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右的错误倾向也曾出现过,如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改革开放后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但由于右的实质和危害比较明显,人们对它的认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界反右派斗争的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的科学工作者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可以接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是极少数。但从右派在科学界的政治阴谋活动和影响来看,性质是很严重的。章罗联盟曾提出一个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企图篡夺对我国科学事业的领导权,不仅要把我国科学事业引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并想把从事科学工作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俘虏过去,作为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资本。在揭露出的右派分子中,不仅有过去一贯思想反动的右派,并有过去表现较好而在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堕落成为右派分子;不仅有年纪较大的人,并有年纪较轻的人,其中有的人曾派去苏联学习,也竟然成为右派分子。从上述情况中,引起我们许多值得深刻思索的问题,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工人阶级科学队伍,是迫不容缓的历史任务。我想就建立工人阶级的科学队伍问题,来谈一点个人意见和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略论反右派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王怀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一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五四"时期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是这个运动的深刻反映,它自然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这因素赋于当时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一种完全崭新的性质.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地指出过"五四"以前和以后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的这种不同的性质:"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  相似文献   

8.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光辉,照亮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心,人人振奋,干劲冲天;而当人们发挥了这种主观的能动作用,就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人”——是具有无穷无尽力量的。在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1958年来到了。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一年,也是在反右派斗争获得胜利、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了的情况下来到的一年。我国经济战线上、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这种伟大的成就和深刻的变化,必然反映到文化教育战线上来,并促进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前进。建国以来,特别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蓬勃的发展;不但在质的方面起了根本的变化,在量的方面,无论高等、中等、  相似文献   

10.
荀孟斗争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后儒法之间的一场短兵相接的斗争。这是我国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革命变革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是上层建筑领域中改革与反改革的尖锐斗争,也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一场你死我活的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子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对《水浒》的批判,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明确指出了宋江搞投降主义的真面目,为我们从根本上分清《水浒》中两个阶级的对立、两条路线的斗争和两种相反的道德观念指明了方向。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反映了梁山起义军内两个阶级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发表两周年了。在这一思想照耀下,我国人民经历过伟大的实践,并在思想战线上、政治战线上和经济战线上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社会主义全民整风运动的胜利,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的伟大胜利。资产阶级右派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进攻被彻底粉碎了。全党的思想作风经过了一次比较系统的整顿后,在新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党内的团结、党同人民群众的团结,人们  相似文献   

13.
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斗争,归根到底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的斗争。这一斗争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无论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都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因此,在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彻底批判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今日是毛澤东同志的偉大哲学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发表的一周年。一年来,在这部杰著所表述的偉大思想指导下,我們党領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反资产阶級右派的斗爭和整风运动,繼經济战綫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之后,又获得在政治战綫上和思想战綫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去冬以来,党又領导全国人民在反資产阶級右派斗爭的胜利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整风和反浪费、反保守、比先进、比多快好省的双反运动,使全国范圍的各个战线都出現了規模无比宏偉的社会主义大跃进的形势,各方面都在迅速改变面貌,出现新气象。目前这种大跃进的形势还正在汹涌澎湃地繼續发展着。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七年,刘少奇同志在武汉,为反对国民党右派进行了英勇顽强、坚持不懈的斗争,这是少奇同志奋斗终生的光辉篇章之一。一九二六年十月十日,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武汉成了革命的中心。中共中央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从各地抽调一批优秀干部来武汉工作。十月二十一日,少奇同志按照党中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1974,(3)
毛主席教导我们:“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们现在学习儒法斗争史,不是为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而是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的教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经验,用以指导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使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下去。总结历史上儒法斗争的经验,我们初步地体会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劳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主席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儒法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个侧面,儒法斗争是在当时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推动、影响下展开的。法家反对儒家的斗争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劳动人民是反孔斗争的主力军,他们的反孔、反儒比起法家来要坚决得多,激烈得多,彻底得多,他们用革命的暴力戳穿了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我学得不够,对整个精神也领会得不深。我理解,《文选》是我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与林彪四人帮斗争的产物。所以作为今后的建国大纲,《文选》是名副其实的。现在,我就自己有切身体会的两点来谈谈个人的感想。第一点是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从党和群众来讲,应该说是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毛主席讲过,没有知识分子参加,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但事实上,五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五七年反右派以后,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了偏差,过低地估计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过高地估计了他们的问题、缺点和错误。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年,是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蓬勃向前发展的一年,也是革命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准备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的一年。为要深刻了解我国的国情,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引导革命逐步走向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这一年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写下了许多农村调查著作。笔者现要学习与研究的是,正处于第一次反“围剿”前夕,红军“诱敌深入”途中,毛泽东同志在吉水等地所作的《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以及《赣西土地分配情形》等几个小型农村调查著作。一二浅见,献与同志们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右派在百家争鸣和党整风运动过程中,倒卷起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股逆流,疯狂地向马克思列宁主义进攻。右派分子在学术自由的幌子下,一次又一次的歪曲百家争鸣的方针,姿意诋毁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以为既然百家争鸣,便不应该识讓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家独鸣,于是右派分子便要求恢复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等,他们竭力宣扬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学术价值”,称道这种科学是“最科学  相似文献   

20.
1924年广东酝酿着一场反帝反封建大革命的风暴。虽然它还处于萌发状态,但已经展示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所未曾有过的深度和广度。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举起了反袁和护法的旗帜,继续同攫取了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和各派军阀进行斗争,经历了“艰难顿挫”的十年时光。孙中山虽然到了濒于绝望的境地,但他始终坚持探索和追求,积极响应了时代的召唤,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看到了曙光,以“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精神检验了过去的活动,回答了历史提出的新课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他“得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助力,把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遂获得了新的历史特点”。从而确立了革命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了国民党,开始建立革命的武装,支持工农运动的发展。孙中山的上述作为,使得广东成为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东革命形势的发展,必然引起国内外反动势力的仇视和破坏,首先是英帝国主义伸出了反革命的触手。因为“……广东接近香港,差不多什么都受英国的支配。”广东革命化意味着它对这个富饶和重要的地方丧失了控制权,也威胁到它侵略中国和亚洲的重要据点之一的香港。所以,英帝国主义“从香港暗输军械给陈炯明,以香港为陈炯明阴谋密探的中心地,想颠覆广州革命政府。”同时,又加紧勾结和利用依附于它的广东买办阶级,把他们控制的商团变成一支反革命别动队,以便在革命的心脏——广州策动反革命叛乱。1924年10月发生的商团叛乱,成为当时民族、阶级矛盾的焦点。围绕着这桩事件展开了尖锐的斗争:一方面,是广州革命政府同英帝国主义支持的商团(以及地主豪绅掌握的部分“乡团”)的斗争;另一方面,则是革命营垒内部的斗争——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以及广大工农群众、革命军人同国民党右派、中派、假左派以及侧身革命队伍的军阀的斗争。从八月初旬扣械潮起,直到十月中旬商团叛乱被弭平,事变进程十分曲折复杂,基本原因就在于此。变生肘腋的商团叛乱,对孙中山和广州革命政府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在这场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曾经有过犹豫和动摇,甚至一度作出过错误的北伐决策——这主要是国民党右派、中派对他实行包围和施加压力的结果。然而,重要的是孙中山及时克服了这些消极因素,在关键时刻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的主张,对商团叛乱进行了镇压,从而巩固和发展了革命策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