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代女性的书法教育虽然在许多方面还无法与同时代的男性书法教育相媲美,但无论从哪个阶层看,唐代女性与以往相比都接受了更多的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她们的书法教育或者来源于书馆、师长,或者来源于家庭、朋友,总之在她们非凡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下,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工于书法的女性,这说明了唐代女性书法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蒙学中的书法教育是唐代初级书法教育形式之一,它与识字教学密切相关。《急就篇》和《千字文》,以其具有识字和习字双重优势成为唐代蒙学中的主要教材。蒙学中的初级书法教学,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而且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这既反映在当时的专论文章中,也对后世书法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家传和师授是唐代书法教育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官宦之家,典籍丰富,范本精良,世代承传,既是书法家传之条件也是其特点,家传保持了书法艺术承传的连续性,但也对创新带来了局限。教学的直观性和古迹范本难觅,促使在家传之外另辟师授之蹊径。“口传手授”,不仅使唐代书法教育呈现勃勃生机,也促进了唐代新书风的创立。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唐代,崛起一个高峰,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留下了丰富的书法作品,至今仍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楷模。唐代书法家重视书法理论的研究,许多书家同时也是书法理论家,这是唐代书法艺术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直接原因。批判地继承唐代书法作品,重视唐代书法理论的研究,对于发展今天社会主义的书法艺术大有裨益。唐代书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初唐的欧阳询(557——641)、虞世南(558——638)、褚遂良(596——659)、薛稷(649——713)等,虽然各有创新,但未能脱尽南朝、隋代媚艳书风的影响。直到  相似文献   

5.
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理论与创作的结合,乃是唐代书法辉煌的直接原因。唐代许多书法家,同时也是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及其《书谱》就是一个明证。研读其人其书,不仅于继承传统书法,就是建构今日之书法框架,都有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由于书判是朝廷科举铨选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判文的创作颇受朝廷、士人的重视,朝野文士皆习判词.加之唐代士人对判文写作能力重视的社会风尚,促成了唐判的空前繁荣.可以说,唐代所特有的注重判词写作的选官制度以及社会风尚直接促成了判文本身的成熟和兴盛.  相似文献   

7.
王绩是初唐著名诗人,他独拔于流俗之中,大胆对诗歌创作进行革新,融合了山水与田园诗,推动了诗歌律化,对唐代诗歌兴盛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和结果。唐代传奇小说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外部条件,也有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其中,史传文学的传统对唐代传奇小说的形成与完善,乃至独立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杜甫书法论     
杜甫在唐代艺术史上以诗歌著名 ,其涉及书法的诗歌有助于我们把握唐代书法史。他从褚遂良、薛稷书法出发提出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 ,实际就是对唐代开元以前书法史的概括 ,他在诗歌中吟咏的张旭草书、李潮八分书以及他所反对的崇尚肥厚的风气都反映出开元间书法状况 ,由此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书法创作楷、隶、行草兼工 ,整体以意行之 ,赞赏古而雄壮的风格 ,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 ,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 ,从其诗歌中还可看出他的书法创作观无疑也是成熟的。  相似文献   

10.
唐代教坊妇女生活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音乐、舞蹈和各种民间艺术,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个十分兴盛的局面。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唐朝经济的空前发展。雄厚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事业的发达,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的辉煌成就,与各种艺术形式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便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这些都是唐代音乐舞蹈和各种民间艺术十分兴盛的重要原因。然而,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教坊的设立,对人才的收集和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