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对我国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的日渐式微或被过度地商业化、庸俗化的现实,依据文化遗产的特性走适度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实选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问题上,要把文化传承作为评价产业化发展质量的首要标准,把促进社区参与看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还要通过现代科技和传媒的有力支撑,通过整合并做强文化产业链条,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和传承效果。  相似文献   

2.
发展文化产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腾飞 《探求》2000,(1):52-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文化行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重大的现实和理论课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文化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作用,尽快将其导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上来。 一、文化行业产业化的界定 所谓文化行业,就是指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旅游、体育、报刊出版、影视…  相似文献   

3.
优化上海文化资源配置的理论思考和前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所进行的是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其中心任务就是有效地把有限的资源转变成为有用的产品。本文在论述文化产业资源的构成要素和配置规律以及对上海文化资源配置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上海文化资源配置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优化上海文化资源配置的对策。这对上海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球价值链理论主要分析不同类型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动力、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升级的潜力.全球价值链上的影视产业包含创意与影视脚本创作、影视制作、全球营销发行、全球播映、衍生品开发和生产等核心环节.从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模式来看,我国影視产业仍处于流程升级和品牌创建阶段,其制作、发行、放映环节各自为政,核心价值链环节的价值创造力偏低,价值链拓展乏力.立足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模式,我国影视产业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升级策略,加快发展影視制作业等核心价值链环节,积极建构链接全球价值链的相对独立的我国影视产业的国家价值链体系,寻找全球价值链的合理嵌入点,实现功能升级与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5.
徐卫 《社会福利》2006,(1):60-60
为进一步弘扬鬼城历史文化,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重庆市丰都县建立和完善了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向殡仪服务行业,并于2005年6月成功引进民问资本,注册成立了“重庆市丰都县仙鹤殡葬用品有限公司”,公司8月份正式开工投产。该公司是由北京中恒集团投资组建的一个集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丁莉丽 《浙江学刊》2000,(4):119-123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新时期的部分小说作了寓言式的解读,认为女性在其中具有两大修辞功能一是女性作为批判极左思潮,进行“现代性”宣传的转喻而存在;二是作为“镜子”而存在,映照男性的成长,而男性成长正是国家复苏的象征。因而,这些女性并未以鲜活的形象参与新时期历史的生成过程,只是辅助寓言发挥功能的一种卑微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王欢 《唐都学刊》2012,28(6):84-87
在影视衍生产品的创作和开发过程中,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与艺术家的无边想象力得到完美的结合。"西部影视"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且产量又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加上密集的科技人才和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陕西的影视产业可以"软件外包"作为动漫产品与网络游戏实现的突破口,从而促进陕西影视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提升。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江西省也把中药产业作为全省六大支柱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江西省的中药产业,提高中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更好地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江西省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江西省中药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面临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9.
走产业化之路 向农业强区迈进王文志中共黑龙江省委匕届四次全会作出了把我省由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的决定。这一重大决策,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实际步骤;完全符合我省省情,把当前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和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0.
李明德  张冰 《唐都学刊》2009,25(3):111-11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媒体迅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为赢得受众市场、增强竞争力,传统与新兴的传播媒体都应该顺应时代特点,遵循市场规律,发掘自身特点,积极进行宣传活动的创新。基于宣传创新的概念,分别对新时期广电传媒、报刊传媒和新媒体的宣传创新以及宣传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析,认为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媒体从业者都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把握主旋律,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创新”上做足文章,才能把传媒宣传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总体规模态势、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结构、外出时间选择、流向区域选择、外出方式与工作寻找方式、就业范围和产业领域、职业分布层次、流动变更程度等八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作者认为,90年代后期和下个世纪初期,将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最剧烈、劳动力转移最活跃的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就业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成为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大城市化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12.
思考上海文化的历史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①认为,上海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上海文化作为现代化新型都市文明的结晶,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中国文明发展的前景。可以把上海文化的演进过程大致区划为酝酿期、生成期、兴盛期、转折期、更新期五个阶段,进而把握其都市化、多元化和两重性的总体结构与性能。上海文化的盛衰起伏根本上取决于它所凭依的文化生态环境;总结历史的经验,创造、培养良好的生态环境,上海文化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张云杰 《生存》2020,(12):0217-0217
班级板报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报纸”,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美好记忆。它立在学生必经之处,只需稍事停留,眼球一扫,便可在赏心悦目之际汲取成长营养。板报制作周期“短、平、快”,几名同学奋战几小时便可“旧貌换新颜”;板报内容丰富多彩,小到个人风采,大到世界动态,都可微观呈现;制作板报的过程是学生尽展才情、提升审美情趣、版面设计、构图能力、书法水平的过程。班级板报宣传班级素质和形象,特色文化环境激发学生正能量;方寸之地蕴藏奇思妙想,文章图片反映学习生活。充分利用好班级板报园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能让学生体验到心情愉悦,从而积极向上,充满斗志,对激活班风、学风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在指导好学生打造特色班级板报,发挥其更大育人功能上多做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际影视人类学的几种重要电影学说和流派作了一个大致的分析,把它归纳为“明晰电影”、“实验电影”和“引发思考电影”;并着重对当代影视人类学电影的主流学说——实验电影中的“观察电影”和“参与电影”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正> 作为当代社会涵盖面最大,且最受大众青睐的文化传播媒介,电影和电视(主要指电视剧)艺术正以一种十分活跃、喧闹的态势,努力在本体形态上丰富着美的创造经验。这种艺术创新活动,同人们欣赏影视作品时的强烈参与意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对美学的双重呼唤。另一方面,美学研究也须臾离不开文学艺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之变化;任何对今日影视艺术生产状况及其特殊审美规律的公然漠视,都将导致美学的困竭或衰落。本文试从当代影视不断扩大的社会文化功能,艺术倾向,以及它们对固有美学观念的冲击等角度,就中国影视艺术的若干美学问题进行一些粗疏探讨,以期引起影视界、美学界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6.
蒋述卓  陈伟军 《探求》2011,(3):32-39
经过多年的文化大省建设,广东已经具备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现实基础。近年来,广东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精神文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产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备向文化强省迈进的有利条件。然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也面临不少现实矛盾。建设文化强省,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其战略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黄楠森“文化”一词可能是各种论文著作和日常语言中含义最为分岐,使用最为随意的名词之一,要求全社会都按照一个同一的定义来使用它当然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但当我们把文化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研究,特别是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  相似文献   

18.
出版产业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出版单位企业化、出版组织专业化、出版经营集约化、出版物市场最大化四个方面。按照我国出版业实践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出版文化精神,大胆借鉴世界各国出版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出版产业等方面付诸努力,切实推进我国出版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的文化理论,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总框架是物质生产的“生产力一生产关系”,在此框架下有关文化的两个分框架是:“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框架和“必要劳动时间一剩余劳动时间”框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出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自由时间),乃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这种物质条件的物质生产体现了“物的生产性”,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创造则体现了“人的生产性”。“生产性”与“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两大柱石,其中,“生产性”理论对于探讨在当代社会和产业转型中作为符号经济的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与非产业化发展之间的财富配置关系及相关核心价值观等文化战略学问题,有重要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村民自治的功能,在介入村民自治活动的人们中远未达成共识。政治学界的理论,认为村民自治不仅有利于实现基层民主,而且可以为整个中国的政治体制民主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习惯于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化的方位进入,因此倾向于将扩大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作为村民自治的功能目标;政策研究部门则往往是从完成国家任务的方位进入的,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对于完成国家任务大有好处。他们倾向于将国家意志向农村社会渗透的能力作为村民自治的功能目标;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则倾向于农村社区资源的动员能力,把充分调动农村社会的各项社会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