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督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中国乡土社会传播的过程中,通过"适应"和"自我改造"的"技术化"方式实践了本土化,也正是这种"技术化"的机制减弱了基督教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张力。本文以作者在甘肃省榆中县的实地调查为依托,对这种"技术化"的实践作出分析,力图通过典型个案的分析,对基督教在偏远地区农村传播和发展的深层原因予以揭示。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来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和整个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范畴性地位,足以说明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文化价值。而历史的事实是,在上世纪初叶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西方文化被当作"现代"的范本由当时的知识精英们"拿来",同时也一不留神拿来了基督教,使基督教成为构建现代中国文化,包括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实的情况是,基  相似文献   

3.
土地神崇拜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通过举行土地神祭拜仪式来祈求农业丰收和地方平安.2004年农历二月初一,笔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南宁市平西村的平话人"土地诞"仪式进行了田野调查,对"土地诞"的过程予以整理、研究,并以"整体观"和"文化比较"的方法对其进行观照,进行人类学的解读.试从祈福仪式的角度,分析"土地诞"的特点;从文化功能角度,分析"土地诞"的功能;从文化融合角度阐述当地多元文化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近代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而来的.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原有宗教信仰及其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发生了碰撞和冲突,从而显示了与中原内地不同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客家族群与近代基督教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族群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在由中原迁徙南方、港台和海外的过程中 ,历史培育了客家人朴实、勤劳和善良的民族性格。由于历史原因 ,客家人与土著居民曾发生过误解 ,甚至冲突。1 9世纪中叶以后 ,基督教新教大举传入中国 ,恪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客家族群 ,对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突做出了独特回应 ,引起了基督教传教士的高度重视 ,促进了客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互动与整合 ,提高了客家人的民族精神 ,并锤炼了它的一批重要精英。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文化中,佛教的文化与思想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民间传说在口口相传中,与佛教文化思想紧密结合,让传说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关系等无一例外地打上了"佛"的烙印.本文以"西湖传说"为对象,探究了佛教思想的特点以及在"西湖传说"中的体现,挖掘了"西湖传说"独特的文化价值,以期更多人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曹禺的剧作浸染了浓厚的基督教罪感文化色彩,他主要接受了基督教文化中罪与罚意识的影响,却游离在基督教本体精神之外.当他孤独面对茫茫宇宙时,精神深处流露出的某种"迷失感"和"无家感",表白了他意识中对终极存在的迷惘和对救赎之途的困惑.这种深刻的迷惘和困惑,笼罩了曹禺独特的精神探索之路,也显示了现代中国一个人生探索者所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潘光旦释"人世间的三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论述了潘光旦先生的论著涉及到的几个"三角"的真正含义和它们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长期的田野调查,以草原牧区灾害为主线,主要探讨了哈萨克传统生态知识在规避和应对灾害中的作用,并揭示了这些生态智慧至今依旧在牧业生产中发挥着抗灾保畜的功能.同时也发现,在诸多强大外力的影响下,哈萨克社会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其应对各种灾害的传统策略和力量日益被消解,即传统的灾前预警和抗灾策略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鑫 《中国民族》2020,(4):42-45
(一)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高赞回答:"年轻人并非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不喜欢用陈腐的方式接受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大胆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解读,并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下,各国传统文化产业纷纷遭遇重创。美国百老汇破天荒停演1个月,大都会博物馆宣布关闭至7月。  相似文献   

11.
"草根力量"在乡村依据诸多因素存在,由可观察单位承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命题中,其对乡村现代化的可利用价值,中西方文化的总体理解不尽相同,但在中国具体实践中,有明晰的、可以充分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期相近,但是在中国近代之前两教的发展呈现出迥然的两极趋势。面对基督教迅猛的传教势头,清末回族大学者马德新和马联元分别于1865年和1899年出版《据理质证》和《辩理明证语录》,作出"正信"之辩。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伊斯兰教认主学出发,对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一一反驳,从而明确伊斯兰教信仰的正信。本文认为,回耶"正信"之辩在神学上反映出强调救赎的基督教和强调顺服的伊斯兰教,这是两教确认自身身份的根本所在,也是两教开展对话的起点;两教在信仰实践方面体现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异或相近的政治构建和伦理道德,借此可窥见文明间对话背后的个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文化对周边地区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犹太文化,无疑应该继承了埃及文明的许多特征.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所以埃及文化的痕迹依然留存.埃及和早期基督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督教受埃及文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文学、神学思想和艺术等方面.基督教文学中的一些词汇、语言、题材和体裁明显受到埃及文化的影响;埃及传统的宗教思想与基督教神学之间有很多相通契合之处;古埃及艺术、特别是宗教题材的艺术,为后来的基督教留下了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模式,"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天人相通的"天命观"可上溯到西周之前的夏商时期,而比较成形的"天人合一"学说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由老庄阐述了这一思想概念,后来被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本文对"天人合一"的学说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儒家和道家在此学说之上的观点展开了阐述,并对"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体现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服饰的等级与尊卑痕迹十分明显,服饰不仅是人类防寒避暑保护身体和美化装饰自己的简单用具,亦是社会上层君主统治下层庶民"礼治"的工具,也是华夏民族礼仪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各朝代都有"以左为尊""男尊女卑""男左女右"的传统思想.文章从汉民族传统的右衽着装习俗,多角度阐述服装"右衽"为上的着装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6.
西方油画在中国发展演变百余年,这是西方艺术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西方油画重写实,中国传统文化重意境,这种源于自然又高于纯写实的表现技法,对"中国风油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油画"也正是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形成的。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助力油画在中国的顺利发展,是当代油画艺术发展进程中值得思考的事情。本文探讨了西方油画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求发展的境况和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意义,以求油画在中国市场能到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申晓虎 《民族学刊》2011,2(2):63-67,87
基督教在西南少数民族的传播过程中,少数传教士通过挪用神话与民间传说的部分内容,将基督教元素植入受众群体地方文化,或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改写基督教经文,建构新的心理构图与信仰内容,实现了基督教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8.
西方油画在中国发展演变百余年,这是西方艺术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西方油画重写实,中国传统文化重意境,这种源于自然又高于纯写实的表现技法,对"中国风油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油画"也正是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形成的。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助力油画在中国的顺利发展,是当代油画艺术发展进程中值得思考的事情。本文探讨了西方油画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求发展的境况和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意义,以求油画在中国市场能到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境内鄂温克人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其独特的驯鹿经济与文化自成体系,别具特色.建国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但这个群体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解析.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创产品开发火热,以"故宫文创"为代表的一批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开发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单霁翔先生曾在采访中说"对于文创,我们悟的比较晚."文创开发热潮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和强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在传统文化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文化资源整合不完整;文化元素提炼不深入,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严重等.解决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下促进文创产品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传统文创产品概念和产品特点进行界定,简析"故宫文创""达州巴文化"案例,综合分析当下对传统文化文创产品开发环节的策略要求,对传统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基本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