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西部,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科学地推进,加强地方立法是关键之一。为此,地方立法要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突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旨;坚持把推动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重点,立足于全面提高发展水平;紧紧围绕和谐这个主题,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坚持科学行使地方立法权,推进地方法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策略等等。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承认社会有差别有冲突的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控制矛盾、控制冲突,促成和谐。政治妥协,作为一种普适的社会调节机制,它并不等同于放弃原则的“投降”、“背叛”,而是体现了大原则的坚定性与具体策略设定的灵活性,内蕴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要建构一套技术化、工艺化的处理社会政治经济事务的机制;建立缓和阶级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的民主和法治机制;建构一个基于现代宪政民主的人人平等、人人参与的社会政治平台。  相似文献   

4.
石效民 《理论界》2008,(3):30-32
在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政治和谐不仅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对整个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方向保障与制度供给功能。本文在对新农村社会主义政治和谐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新农村社会主义政治和谐包括党的领导的充分实现、村级管理的充分规范、农民权益的充分维护、农民民生的充分保障、干群关系的充分和谐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实现新农村社会主义政治和谐必须夯实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构筑坚强堡垒,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村级民主,保障农民权益;保障民生,建立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5.
在举国上下都在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紧跟新形势,快步实现和谐稳定发展.同时,要紧紧围绕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一课题,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为全面实现企业的和谐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政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政治和谐即政治生活与政治关系和谐.政治和谐的实现需要构建和谐政治.和谐政治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政治.政治意义上的和谐不仅包客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构建和谐政治体制是实现政治和谐的保证.本文提出了构建和谐政治体制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谐世界的内涵和特征表现在:政治上要建立一个民主和法制的世界;经济上强调世界各国应该共赢和共存;文化上应该是多种文化或文明的相互包容;生态上寻求各国人民共同治理.构建和谐世界,必须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和拓展共同利益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从而将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使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这对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全面建…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奋斗目标。建设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学校本身建设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管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入手,指出和谐校园建设要从增强民主法治意识、以人为本,构建人文环境、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奋斗目标.建设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学校本身建设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管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入手,指出和谐校园建设要从增强民主法治意识、以人为本,构建人文环境、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建设实践:注重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行新型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公平正义;开展社会教育,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等。借鉴这些实践经验,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应注意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强政治建设,实现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宪法和宪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现代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体现。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也必然需要加强宪法和宪政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是理论创新的典范,许多内容从指导思想、经济基础、制度建设等多方面涉及宪法、法治和民主政治建设。其中有不少新的提法,所体现的宪政精神,必将对我国的宪法发展和宪政建设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和谐农村建设是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和谐社会在内涵与特征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全面把握这些特性,有利于消除和谐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在和谐农村建设中,农村民间组织对推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村公平正义的实现,保障农村的安定有序,以及促进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发挥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和谐法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光 《学术探索》2002,(4):30-33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性目标。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方式或手段。和谐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相容的 ,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然实行社会主义的和谐法治。因此 ,在理论上 ,要把和谐的理念明确地体现和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整个系统工程中 ;在实践上 ,社会主义法治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 ,消除立法、执法和守法中的不和谐因素 ,搞社会主义和谐法治  相似文献   

15.
王凤珍 《理论界》2014,(3):33-35
世间任何事物要想完美地得以发展,前提就是实现"和谐",和谐就意味着完美。"和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一直引领着中华民族为达到这美好的理想境界不断进行着努力与奋争。我们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愿望,条件同样是实现社会诸因素相应配合得当,进而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创新是近年来中央倡导的重要举措,云南迪庆藏区的和谐稳定建设从经济建设与社会保障、政治民主与纠纷解决、宗教繁荣与法治推进等方面推进,凸显了社会管理创新与依法治国良好互动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黄一玲 《兰州学刊》2008,(12):29-3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沿着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进路展开的,循此路径要求我们秉持对和谐社会之“社会”的广义理解。可持续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经济、民主法治的和谐政治、多元互补的和谐文化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等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之下从上述路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是造就社会和谐的原因,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同时,社会和谐又实现着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不科学发展引起我国社会不和谐,其突出表现在:把量变当质变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人与自然严重不和谐;公平缺失,导致人与人不和谐;社会体制建设中的不科学导致社会生活无序.科学发展观是引领社会科学发展和走向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解决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民主法治体制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保障体制,要建立起民主法治体制,必须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时代我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困境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最广泛的实践。网络的发展给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层网络资源的匮乏、网络监管的缺陷和网络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等新困境亟需解决。面对这些新困境,我们应当通过完善基层网络建设平台、加强民主法治意识教育和强化网络监管等路径,进一步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民主政治是公正、稳妥地解决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和消减不和谐因素的最佳途径。完善的民主能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利,保证各级决策者能够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政治决策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制定的政策和法律能够得到贯彻执行,社会政治秩序能够和谐有效地运作。民主政治的现代化,使得政权更迭、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都能按民主程序和原则,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