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互联网原生文学批评长期被学术界、批评界视作"不入流的事物"而选择性忽略,难以进入理论研究视野。但这种"网生文学批评"作为网络文学批评的"中间取向"却是互联网世界的主流批评,最能代表网民的主观好恶、审美趣味与价值倾向。它以技术赋权带动文学批评主体转换,以脱冕言说替代传统批评的严肃论述,以网络审判重塑在线批评价值标准,在颠覆中分享了批评话语权。这种"人民的"、大众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促进了草根批评与精英批评间的竞争互动,推动了小众性、个性化批评的兴起与多元化审美取向的共生发展。网生文学批评彰显了文学批评的真我立场、间性对话与锐利表达,促使文学批评向形而下评说、重经验判断、审美体验优先的方向转变。重建网络时代的批评秩序,应引导网生"新民间批评"融入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不断走向规范化、健康化。  相似文献   

2.
受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影响,文学批评领域出现价值失范危机,主要表现为文学批评的庸俗化、批评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价值取向相互冲突与失语的困境。文学批评肩负着解释文学和变革文学的双重任务,重塑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建构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任重而道远。建构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尊重文学本质特性,坚守文艺批评家职责,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贾剑秋 《兰州学刊》2005,(3):284-286
当今中国文化潮是汇聚了多元社会潮元素,带有鲜明后现代特征的大众流行文化潮.大众化的文化发展趋势影响文学创作和存在形态.因此,文学在文化潮中嬗变.文学的价值观、审美标准、文学模式、文学创作群体以及文学表现手段都顺应文化的变迁而发生重大变化.对应这些变化,应重构文学批评体系,立足大众化开放性立场,建构新的文学价值观、审美观,拓展批评视阈,调整批评姿态,重建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4.
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 50年来的文学批评 ,大部分时间进行着政治的批评。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被普遍地坚持。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情况发生变化 ,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政治规定被政治地解除 ,文学本身的解束带来文学批评的政治解束 ,文学批评整体性地失落了坚持几十年的第一标准 ,其他标准又远未明确并达成共识 ,中国文学批评进入标准多元、混杂乃至缺失阶段。这是文学价值观念发生重要变化的结果 ,也是这一变化过程的理论体现。文学价值观念是文学批评的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正陷入失根又寻根的境况之中 ,这种境况决定着文学批评走向解释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经历了从进化论文学批评观下的多元化批评,到以现实主义模式独尊的阶级(政治)论文学批评观,再到以社会政治为主导的多元并存的文学批评观的曲折变化历程。这一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化层次的文学批评道路,有着历史历程碑的重要意义。但这种严重倾斜到非文学的社会立场之上的文学批评观,在文学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上是颠倒、错位的,导致了一系列批评观念的偏误,需进行严肃的辨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意识形态批评,其次是道德批评;上世纪初及80年代以来,引进西方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出现了运用各种理论来演绎批评作家作品的分析批评。这几类批评都不是从直接的作品阅读体验出发,而是从作品外在的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或是某种抽象的理论形态出发,用作品来验证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或某种理论,文学价值附属于意识形态价值、道德伦理价值或是某种理论形态价值,忽略了批评家的阅读快感与想象力的创造活动,扼杀了文学批评活动的生命与活力。对此,应改变现代批评的外在判断属性,回归文学作为人生体验、想象创造与语言媒介的本性,重构想象批评。  相似文献   

7.
段平山 《晋阳学刊》2007,(1):113-117
“学院派”文学批评最明显的风格特征是将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统统纳入自己的表达范围内,用极具前瞻性的语言来创造一种“怀乡”的体验。尽管在“学院派”批评中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囊括一切的理论框架,但通过对不同研究价值取向以及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沟通与整合,一方面可以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并确立其“视角”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发现或意识到各不相同的研究范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它带有浓厚的后现代性色彩。虽然“学院派”文学批评不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逻辑产物,但它的发生无疑得益于“文化自觉”这样一个具有后现代性的全球化“语境”以及具有后现代性思维方式的表述策略。借助于“后现代”视角,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学院派”文学批评这种“文本”,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带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当代“批评文化”。  相似文献   

8.
高玉 《社会科学》2012,(1):169-176
受制于高校文学教育体制,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总体上很不成熟。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主要有社会文化批评、审美批评和现代批评三种模式。当前社会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主流和主体,审美批评则地位尴尬,虽然理论上大家都承认它的价值和作用,但实际上其受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也有限。文学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文学性",即泛审美性,所以,审美批评是首要的批评,其它文学批评都是建立在审美批评的基础上。当今中国文学批评中,真正的审美批评还相当欠缺。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首先要充分学习古今中外审美批评的经验,其次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丰富发展并系统化,从而形成新的审美批评体系。文学的审美特征、呈现方式、写作技巧、文体、语言文字是文学审美批评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先秦两汉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模糊。在经书、史书和教科书的意义上,《诗经》才被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为人们普遍地援引,作为最高道德价值的取向而为人们所效仿,作为拥有一切至理的工具而为人们所使用。因此,严格说来,先秦时代尚没有真正的文学批评。两汉时期,随着文人文学创作的不断涌现,批评客体的范围扩大了,相对独立的批评文本也随之出现。文学批评获得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基本含意,即关注作品、作家。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众多知名作家纷纷以"驻校作家"的身份入职高校。他们在持续进行职业写作的同时以发表读书笔记、出版文学讲义、编选文学经典等多种形式参与文学批评活动,不仅成为一种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也已成为一种革新文学批评模式的文坛现象。这种以作家为中介的驻校制度,连接了作家的创作实践、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以及大学校园的文学教育,实现了课堂内外的联合、批评与实践的沟通。当代作家借助驻校制度而展开的一系列批评实践活动,丰富而立体地整合了当前的批评资源与批评话语,为复兴文学批评的文化建设与价值传播功能提供了新经验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同时它又在文学研究中最直面鲜活的文学现实,这样,传统的稳定性和现实的变动不居就形成了矛盾.文学批评在这种变化面前,就只有在坚守自己审视文学状况这样的基点上.调整自身认识文学的规程.在这一调整中,以经典作品作为价值引导的批评模式受到了冲击,于是一种"后经典"形态的文学批评模式应运而生.在"后经典"形态的批评中,批评的追求目标、关注对象、话语方式、叙事体系等都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2.
张俊才 《河北学刊》2001,21(3):42-46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观是研究现代文艺思想变迁的一个"标本",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在启蒙主义的"五四,,文学中已孕育出属于"革命文学"的胚芽.文学研究会对作家社会责任感的强调,体现了这个文学观正逐步"走向革命"的文学团体对作家人格精神的更直接的要求,对成就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事业至关重要,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多元发展和迷乱,也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丽 《学术探索》2008,(4):107-110
在1930年代多以阶级的意识形态评判创作者的作家论写作氛围里,沈从文立足于文学本位的批评立场撰写的、试图让批评回到文学自身的作家论,以把握作品风格与作家人格的感悟印象式的批评文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流批评相对忽视文学独立性的缺憾,而且批评者尊重自我文学感受和维护文学本体性的批评文本,在表现批评主体独具特色的批评个性的同时,亦体现出在1930年代的特殊时空语境中,注重文学审美特性的作家批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中的"古之学者为己"主要强调"学"之主体性、兴趣性与悦乐境界,从而使主体在审美体验中实现自身的完善。孔子所说的"学"不是执着于对客体知识的掌握,而是以人生实践活动为基础和准则的,从而使"为己之学"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强烈的审美色彩,这对于当今功利主义的学习风气是一种有力反拨。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用语言表达的艺术,也反映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因此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在批评对象上相交,而文化批评在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在审美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包含若干方法子类,其中母题研究和原型批评既属文学批评也属文化批评。以文化研究为背景的文学批评,在比较文学“、五四”新文学、历史小说、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研究领域更有阐释时空。文化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恰当应用,是由作品的文化内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价值进行评价的一种精神活动及评价行为,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当代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必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引导和推动文学健康发展。这不仅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且也具有社会时代需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既来自于文艺学与美学学科知识更新的要求,更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本土社会与文化现实的挑战,无疑是文化批评历史性出场的根本性原因。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的内部成员,它与审美批评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旨趣。它们可以相互补偿,却没有高下之别。文化批评不是审美批评,也不同于庸俗社会学批评。就文化批评与文学自主性的关系而言,文学的自主性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上来加以理解:一个是制度建构的层面,一个是观念与方法的层面。作为现代性制度建构的文学场的自主性和作为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方法的自主性理论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本质是诗性的,对于文学的任何一种发现与追问,都必须回到文学的诗性本质上来,并真正"为了文学的目的"来面对文学.因此,在文学疆界不断扩大的今天,中国文学的"诗性批评"传统,对打破唯科学主义思维,真正回归文学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更加有着充分的可借鉴、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坪 《晋阳学刊》2008,(2):95-98
当前的文学批评缺乏思想资源和共同的目标、缺少献身事业的冲动和热忱,声势和影响力都大不如前。这种“精神涣散”致使批评的操作日益“小圈子化”。要理解这一现象,视野就要超出从文学批评内部和批评家个人道德操守上寻找原因的思维定势。印刷术的传播,激发了人类对思想阐释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兴趣,也使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能力、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能力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充满了自信。而文学批评的魅力和热情,就来源于对人类必将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梦想。自20世纪90年代始,随着肇始于启蒙的有关“远大前程”的乌托邦想象的逐渐幻灭和消费社会的崛起,文学也经历着由“重”而“轻”的变化,这使得一向借助于启蒙话语和大叙事理论的光源而熠熠生辉的文学批评必然无法摆脱萧条的命运。没有对时代困局的深刻体会和洞察,“精神涣散”和“小圈子化”倾向的讨论就会是一个永远难以谈清说透的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卜召林  丁燕燕 《文史哲》2007,12(5):112-116
成仿吾曾被称为"抡板斧"的文学批评家,其激情贯注的批评文字,带有鲜明的"左"的倾向,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宗派色彩。一方面是他广泛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使然,另一方面又与他直率坦诚的性格气质息息相关。在文学本体论上,他认同"表现说",带有唯美主义倾向;但在文学价值论上,他又力倡文学活动对社会人生的责任感。在理论提倡上,他推崇批评的同情与公正,但在批评实践中又不时流露出宗派情绪,表现出思想的丰富与驳杂。而逆向思维与辩驳式的鉴赏习惯又使他的文学批评不同凡响,其色彩鲜明的批评文体与激情澎湃的人格魅力相得益彰地留在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