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西藏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入手,用现代医学模式就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心理因素对诊治疾病的重要作用,认为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应用于现代体育领域、运动医学、保健学与心理学的综合研究与实践,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应加强对西藏传统医学身心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提高人们对疾病、人体体质和身心与心理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相似文献   

2.
卡尔·雅斯贝尔斯从精神病理学经过心理学通向哲学。他横穿现代医学与哲学,贯通现代医学、精神医学、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哲学等多门学科,从跨学科的统摄维度追问现代医学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现代气息的医学哲学和医疗伦理学问题:医生的理念、医术的人性、医生与患者关系、现代医学的界限、技术时代对医疗组织的影响乃至精神分析批判、心理治疗的问题与界限及其克服课题等。"医学是一门具体哲学",这是雅斯贝尔斯精神医学的根本命题,是他的生存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当今哲学商谈、哲学心灵护理、哲学心理治疗、哲学治愈-治疗等各种哲学实践活动中,雅斯贝尔斯以"生存交往"和"爱的理解"为中心的生存哲学理念将为医学哲学、精神医学、医疗伦理学等领域提供共同的交流平台和有益的创新载体。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医学教育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表现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群体医学和社会医学的整合。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然而,高等医学教育仍然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如教育水平低、人才培养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只有采取积极的对策,才能实现高等医学教育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现代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如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社会化趋势的增强等 ,分析了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在此形势下医学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是人学,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哲学的交叉学科。医学人文是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结合的交叉性学科群。现代医学可分为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和医学人文四大部分。因此,医学人文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五星级医生培养的要求,必须加强并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用系统论思想开展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农迎春 《河北学刊》2006,26(4):131-133
蘩漪是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复杂蕴涵的叛逆女性形象。物质生活的富有、精神生活的贫困导致她成为肌理病(忧郁)和心理病(偏执)的共生体,其症状最终表现为疯狂的欲望和“雷雨”的性格,其复杂蕴涵则在于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以及个体生命力的创造性与破坏性力量相兼相制而显现的深刻人性深度。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化 ,使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多数临床医科学生 ,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因此 ,必须实现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才能适应医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 ,医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的健康。现代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护理模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 ,针对病人的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和保健指导 ,将患者教育有机地融入了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陈谦信 《理论界》2008,14(5):96-97
通过了解刑事和解的基本蕴意,揭示其两大价值蕴涵。价值蕴涵之一的正义,是刑法的价值核心,涉及重视补偿被害人、关注救治犯罪人等议题。另一价值蕴涵的宽恕,关涉同情人性的弱点、分清罪人和罪行、构建未来的希望等蕴意。  相似文献   

11.
李天福 《兰州学刊》2009,(5):183-185
在沈从文的生命哲学中,“神性”与“人性”是互为补充与参照的两个重要范畴。沈从文的“共通人性”与京派的“普遍人性”具有对应关系,蕴含“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理想。其生命神性范畴既是对人性范畴的补充,又是对人性范畴的提升,从另一维度揭示出沈从文生命诗学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以来,军旅影视作品持续表现出对情义的关注与高扬,着重在充满人性、人情的叙事组织和话语样态中建构深层的精神意蕴,在军营生态文化中开掘出更丰富更深刻的人性内涵,拓展军队传统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固有含义,使之充盈着当代文化蕴涵,闪现着情感的温馨和人性的光辉.由此所表现出来的创作取向与审美范式,为军旅影视作品在创作上探索出了成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医学模式演变的回顾,说明不同时期哲学对医学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医务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哲学素质。应针对医学专业的特点,加强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论法治与人性的契合和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鸣 《东岳论丛》2005,26(5):170-173
在走向现代法治的过程中,认真看待法治与人性问题,对法治的性质及其构建会有更深入的把握。从人性的外延分析,性恶和性善论两方面统一滋长出法的基本精神,即对权力的限制与对权利的保护;在人性的内涵上,人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两者的冲突以及人的社会本性内部的冲突决定了法治秩序的必要;对人的理性的理解关系到法治实现的可能性。在法治与人性契合基础上,建构法治的价值目标便是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  相似文献   

15.
与孟子倡导人性善背道而驰 ,同为儒家代表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善是人为 ,开启了先秦乃至中国传统哲学中人性论研究的新视野。荀子的性恶学说不仅蕴涵深刻的哲学底蕴 ,而且拥有性善说所无法比拟的现实性的优长之处 ,因此 ,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从先天的自然本性而言 ,人性是恶的 ,善来自于后天的人为。因此 ,不能坐等人性的自行完美 ,必须用后天的人为节制和理顺先天不足的人性。这是性恶论所引发的必然结论。事实正是如此。从性恶的认识出发 ,荀子极力呼吁对人性的后天修养和人为 ,并提出了两条改造人性的现实途径 :一是学习…  相似文献   

16.
作家赵秀琴的长篇小说《潮女》,以两个小学生为引线,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和世态炎凉,让读者看到了坚守者的自我完善与堕落者的自我救赎,最后,导致了由矛盾冲突走向和解和谐的美好结局的出现。作品在揭示人性蕴涵、挖掘社会生活本质上达到了一定深度。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人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概括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蕴涵的人学思想内容,提出人学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强调关注人的解放和人性关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突出特点,全面阐释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18.
于冲 《中州学刊》2012,(5):68-70
刑事法律的人伦精神,是指围绕犯罪与刑罚展开的刑事法律活动对法与人性的契合与统一的主观追求,体现了刑事法对人伦亲情和人性尊严的关爱。刑事法人伦精神作为我国法律传统中的精髓有着普适性和灵活性,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可汲取的品性与价值。从合理彰显人伦精神的角度来看,中国刑事立法的未来走向必然是坚持法治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实现法治现代化与中国传统人伦理念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9.
第一个将西方现代医学体系完整地带入中国东北地区的人,是英国苏格兰医学传教士司督阁(Dugald Christie)。他在中国行医办学长达40年之久,解除了许多病人的痛苦,培养了大批现代医学人才,使民众对西医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对西方医学技术、医学教育与医事管理制度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东北的西医逐渐走出依靠捐赠的困境,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孙景芬  邢辉  于淼 《理论界》2006,(2):136-137
本文从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了医学思维方式的演变及其特点,指出医学创新思维在现代医学创新中的作用,并对医学创新思维障碍及其克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