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何研究中国政治?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当前,关注政治学学科发展的文献较多,但专门探讨海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方法的研究非常欠缺。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发展塑造了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的演化路径和未来图景。本文突破传统定量与定性的二元划分,从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维度将海外中国政治研究方法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主流阶段、社会调查和回归分析主流阶段、因果识别和计算社会科学方法主流阶段,在此基础上,首次通过学科发展和中国情境的合力影响,来分析比较各阶段主流方法的研究特性和演化机制,梳理相应的智识收获和范式局限,呈现研究方法“学科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探讨中国、方法、理论三者之间以及不同方法之间的关系模态,辨析方法迭代、融合或建构的路径选择。考察海外中国政治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探析他者如何理解中国,而且有助于完善政治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涂元伟 《生存》2020,(5):0059-0059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写作,在此阶段引入“创意写作”理念和方法技巧,能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过渡到内省,经过提炼,助力学生在作文各方面做到创意表现,最后实现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田杜国 《社科纵横》2023,(3):100-105
在法家、儒家、朱子理学等众多思想的影响下,“以法为教”“应合经义”“奉法循理”“一准乎礼”“以严为本”“严格解释”的中国古代刑法解释原则相继被确立起来,中国古代刑法解释权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官方释律的独占地位日渐式微,带有学理解释性质的私家释律先后经历了禁锢、解封、发展、兴盛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在刑法解释方法的层面上,除了扩大解释、限缩解释、类推解释、当然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等具体的刑法解释方法被广泛地加以使用之外,经义训诂、连事比附、辩名析理、成案解释等众多中国古代特有的刑法解释方法也被创制出来,并在中国古代刑法解释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来,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目前它仍有不足,宪法学的发展首先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近三十年来,“宪政”概念逐渐为我们所接纳,并期待摆脱“民主政治”的伟人论断的影响;在宪政与民主政治、宪政与专政、宪政与民主人权等方面已展开较深入的研讨;在宪政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宪政、财政立宪等也展开了广泛研究。目前,台湾“宪政改革”已进入研究视野,期待这方面能有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春美 《生存》2020,(11):0072-007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抓好学生发展,提高语文素养成为每个教师赖以追求的教学目标。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如何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成为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基于此,笔者将从“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比较史学是“二战”后西方新史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至今在西方仍方兴未艾。文章将比较史学的发展过程大体分成三个递次演进的阶段,即“对各文明体系的比较”,“就某一个历史问题或历史过程进行比较”和“系统结构的比较”。作者在揭示了各个阶段逻辑发展的内涵后认为,比较史学内在逻辑的演变并未发展到尽头,西方史学界中新观点和新模式的不断出现,使得学者们在比较研究逻辑的取向上更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方林 《生存》2020,(9):0115-0115
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基础,拥有这两种能力,才能发现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善于找出题目的关键“词”, 才能将题中相关信息与对应的物理规律“牵线搭 桥”,并发现彼此的异同,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和 “触类旁通”。本文就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澄清物理概念,用准物理规律,记忆物理知识几个方面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8.
孔德宣 《生存》2020,(9):0051-005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且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内在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从“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9.
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质量发展和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而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素质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该文以研究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作为出发点,从“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着手,分析影响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内外因素,进而提出职业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路径与方法,为建设高质量职业教师队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救助以“到达救助站”为界分为两个阶段,郑州模式等从后半段为建设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提供了借鉴,同时上海的“中途宿舍”等计划为前半段提供了参考。本文将以南京救助管理体系为例,讨论社工在流浪儿童救助体系不同阶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龚强  胡运权 《学术交流》2002,(5):110-114
系统方法、系统工程和信息工程是应用于“硬”系统领域的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系统分析方法不可避免地扩展到社会系统和民用问题等软系统领域。软系统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目标模糊的问题。城市综合功能GIS(地理信息系统 )是由于城市化迅速发展提出来的 ,它是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现代化的智能工具 ,但系统建设中有许多“软”的问题 ,用软系统思想和方法指导建设城市综合功能GIS,能够弥补“硬”系统方法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矿井粉尘防治理论与职业健康课程,开展“理工医融合”式教学探索并进行实践,提出将“协作自主学习”与“知识—实践—竞赛”方法应用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从设立清晰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出发,明确了教学阶段,完善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验证了教学过程的可行性,为探索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解决多学科交叉问题能力提升提供了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新时期高校育人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应该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即“三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三育人”的基本途径、方法及其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在经历了“前史”、“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化”的发展阶段后 ,其研究将会出现诸如马克思主义化的继续展开、继续西方学术的话语体系、回归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和整合式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等多样化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专业人士普遍认为 ,我国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研究领域现存的主要问题是 :评论多于创新 ;热衷讨论时事而轻视研究理论 ;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等。不少学者指出 ,对研究方法的忽视和研究方法的单一 ,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 ,研究方法的不科学和缺乏规范 ,也阻碍着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专业化发展。“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一项工作的进展往往依赖工具的改进和方法的革新。对我国国际关系研究来说 ,阎学通教授的新著《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 ,可算是“利其器”的一本方法论工具书了。《方法》一书首先“利”在其“准…  相似文献   

16.
沈旭辉  刘鹏 《日本学刊》2007,84(2):34-46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亚外交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经逐渐从原来的“援助型外交”升级为“战略型外交”。这一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经济援助主导阶段”、“经济援助与战略外交并重阶段”以及“战略外交主导阶段”。相对于时下比较流行的“贸易说”和“能源说”,本文提出了“政治战略说”来理解日本中亚外交政策升级的背后逻辑。并总结了三大具体原因,其中内因为日本对国家政治利益的追求,外因为日美同盟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大国地区外交竞争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和逻辑上看,资产阶级劳动理论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力求“完善”泰罗制,即以新的劳动组织方法来补充这一传统方法,使之具有新的内容。第二阶段是指雇佣劳动组织形式中某些相对独立观念有所发展。第三阶段是将劳动组织理论纳入更为广泛的劳动、经济社会、管理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理论范畴。就资产阶级的整个科学而论,它一方面缺乏明确的方法论,另一方面却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性质。因而自然形成了目前这种存在着多种多样劳动组织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我国法学界,司法界就“法人犯罪”问题展开了一场较大的学术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反映在法人有无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能否构成犯罪主体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的问题上。本文试将各家观点择其具有代表性者综述如下。一、“法人犯罪”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现象,我国当前“法人犯罪”是客观存在的法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的必然产物,“法人犯罪”则是相应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徐东日 《求是学刊》2007,34(3):140-144
李德懋是一位崇经溯古、注重实际和实用的朝鲜朝后期的博学之士,他力求以“博”、“约”去克服朱子学末流的“偏”、“弊”,同时善于运用“训诂”、“考证”等考证学治学方法,破除迷古偏见,从而开创了朝鲜古书辨伪的新风。  相似文献   

20.
张红梅 《生存》2020,(5):0159-0159
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中“部编教材”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且从展开“读写”、践行“思维写作”的教育方针及其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融入素养教育的方法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