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没有哪种东西可以包罗万象,但是垃圾可以。在"垃圾"自己眼里,它是满腹经纶而又才华横溢,只不过"怀才不遇"而已。而今年夏天以来,"垃圾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批大批的"伯乐"们,开始在意起了这一群"千里马",将它们分门别类后再而妥善安置。相比上海朋友们一门心思地统统扑在垃圾上……温州市民却大都显得很淡定,因为在一些小区里,已经实施好几年垃圾分类,,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25日,秦裕当选宝山区区长;8月24日,秦裕"落马",上海一些干部群众把秦裕称为"一个月区长"。"一个月区长"的前后,折射了这位曾经的"上海第一秘"荒诞的带"病"提拔之路。  相似文献   

3.
老树 《老友》2012,(12):10-12
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堵车基本成了普遍现象。网友们作了形象的总结:首都叫"首堵",上海是"一上路就堵",广州是"广泛地堵",深圳是"深度地堵",成都是"成天堵",重庆是"重复地堵"……城市交通拥堵,原因何在?中国式治堵,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4.
2020年,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上海职业院校学子积极组队参赛,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这里,让我们走近这些优秀项目,倾听获奖背后的故事。敢想还要敢做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这也是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学生"星益"项目的名字来源。团队的三名成员魏之韵、唐雨薇和杨玉昆同学在参与志愿服务时,接触并了解了自闭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为了帮助他们,队员们合作想出了"星益"这个创业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展现上海的各大"人文景点",展现上海特有的文化与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成才与就业》杂志"人文上海"栏目将于2014年开展征文活动。一、栏目介绍"人文上海"是《成才与就业》杂志于2013年新开设的栏目,旨在通过这一栏目拉近终身教育与学习者的关系,并增强人们对上海的认同感,增强学习者的社区归属感。二、征文要求  相似文献   

6.
《可乐》2006,(9)
因捕捉到潜力巨大的"懒人"商机,她在上海首开"懒人用品专卖店",受到惜时如金的都市白领们青睐。从一名月薪2000多元的小职员,到拥有百万资产的老板,24岁的烟台女孩郝欣欣只用2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7.
事件回放 7名现为上海某高校的大学二年级学生,怀着共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经过将近4个月的共同奋斗, 一个为上海高校学生服务的网站终于显现雏形,同时他们还找到了投资商……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跃跃欲试,想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事业,是自己"千里走单骑",还 是与人合伙抱团打天下?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首先就会遇到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有的合伙人能"同 仇敌忾",结果"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有的合伙创业则是"三个和尚没水 吃",弄得事业半途而废,合伙人不欢而散,甚至对簿公堂,反目成仇…… 如果你有了创业的念头,你会选择合伙创业吗?来看看"i才"论坛上那些大学生们的高论吧!  相似文献   

8.
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上海中职生代表队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这充分体现了上海中职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次能代表上海赴天津参赛的学生只有几十名,其实,上海各所中职学校里还有众多"高手"呢!他们同样技艺超群、身怀绝技。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作品吧!  相似文献   

9.
梦想如灯塔     
正我是上海世博局新闻宣传部的见习生。对我而言,过去的2009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从上海交通大学传播系毕业了;这一年,我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名见习工作者。前不久,被评为"上海世博局2009年优秀见习生",这使我感到万分荣幸。服务世博,是我  相似文献   

10.
虎年话新春     
<正>顾名思义,春节就是春天的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因此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节日。春节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  相似文献   

11.
纽约欲驱赶街头艺术家,被指破坏言论自由。纽约市官员表示,艺术家小贩数量众多,政府将试图限制数量甚至进行驱赶。纽约公园管理部门将就这一新规定展开听证会,如果该条例被通过,艺术家小贩们称将在联邦法庭提出上诉。小贩们说,这一规定违反了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自由。看了新闻有不少中国网友表示,在市政管理上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既然你们已经束手无策,何不从中国引进城管呢?纽约政府打算驱逐艺术家小贩,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奠定了公民自由的基石,并在实践中越来越坚固。据说,在所有涉及言论自由的案例中,最高法院几乎毫无例外地屁股坐在媒体(民众)一边,将政府及政府中掌权的人物毫不留情地扔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第一修正案"以及"言论自由"就是美国人的"杀手锏"和"护身符",只要公民们将其拿出来,权力  相似文献   

12.
沈昊 《成才与就业》2015,(Z1):96-98
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亲如兄弟共同踢球并称自己是"蓝血人",他们是S.F.T.蓝魔竞技足球社的成员。说起相聚的理由,爱踢球当然是最重要的,爱"申花"也是主要原因。他们都是上海申花队的忠实球迷,每次申花主场比赛,男孩们就组成"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申花看球联盟",一起去虹口体育场看球。那么,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S.F.T.蓝魔竞技中的那些"蓝血  相似文献   

13.
他被誉为"新绘画大师",他的电影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击败王家卫,荣获最佳导演奖现代主义大师杜尚在后半生里已不再画画,安迪·沃霍则痴迷于玩世不恭的波谱艺术,而美国极少主义雕塑家唐纳德·贾德在1965年甚至干脆宣布"绘画已死",20世纪中期之后绘画为"反艺术"的艺术家们所抛弃,几乎已走到穷途末路。绘画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这成为艺术家们最为困惑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4.
如今,"新上海人"这个名词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了,随 着上海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精英汇入了海纳百川的上海,在 这座城市里,他们努力、奋斗、拼搏着……上海因为他们的 融入而生机勃发,他们也因为上海而更加美丽! 申玉征便是这样一位"新上海人",祖籍河南的她于1998 年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在6年后的今天,这位姑娘不但拥 有了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而且还被同行赞誉为广告界的一 匹"黑马"。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上海"十二五"的布局之年。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朋友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我们结合上海"十二五"规划来分析解读今后几年上海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供学生们参考。上海未来的奋斗目标上海"十二五"规划是指导上海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外地人喜欢逛南京路,上海人喜欢荡淮海路",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上海口头禅。上海人一旦离开上海,往往会想起上海的淮海路。时尚潮流中心上海市中心的淮海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叫霞飞路。它始筑于1 900年,原是法租界上最主要的一条马路,街道两边种着粗壮的法国梧桐,在建  相似文献   

17.
<正>创客,通俗说就是创意加科技的制造派,是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创意变成产品的造物者。3年前,李大维将这个时髦玩意从美国带到上海。他创办的"新车间",是中国第一个创客空间。在这里,"发明狂"们可以单兵作战或与团队协作"捣鼓"新技术,可以参与国际竞赛,也可以把创意变成产品,走出去做年赚百万或千万的大BOSS(老板)。新潮科技男,在上海创建"新车间"相信开源硬件行业的人,没几个不认识李大  相似文献   

18.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的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49年),此阶段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的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的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的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辛亥革命后,以沈曾植、郑孝胥、陈三立、王国维为代表的一批"前清人物"为研究对象,关注其遗民"生存"与"心态",在民国初年上海的展开。前二小节"避居海上"与"独上高楼",将此时遗民于上海的生存从"面"上铺开。"遗民"以自家的"独上高楼",在摩登"洋场"辟出了一个另类的隐逸空间。第三节"由’山林’入’城市’",探讨隐逸地由"山林"到"现代都市"的改变对"遗民"之自我想象与表达的影响。借助于"十里洋场"中的"独上高楼",民初上海遗民这一特殊群体,在"现代中国"一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在现实与文本的双重领地,铺陈了一段独特的"都市遗民想象"。  相似文献   

20.
为婚姻发愁     
"钻石王老五"也愁婚不知从何时起,"钻石王老五"这一新鲜词语流行开来.漂亮的不漂亮的姑娘们纷纷涌向这群"完美男士",媚态横流.而据推算,到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的适婚男子面临光棍儿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