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论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袁红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农村的综合性服务组织——供销合作社,如何组织和带动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向规模经营过渡,帮助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生产技术,改变落后的、粗放的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摆在供销合作...  相似文献   

2.
农民组织是农村的新社会力量和治理主体.要改变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缺失的普遍现象,必须凸显农民组织化的主体地位和治理功能.为实现农村社区善治,要处理好社区自治与乡镇政权管理、农民组织与村党组织、农民组织与家族宗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农民组织是农村的新社会力量和治理主体。要改变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缺失的普遍现象,必须凸显农民组织化的主体地位和治理功能。为实现农村社区善治,要处理好社区自治与乡镇政权管理、农民组织与村党组织、农民组织与家族宗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05年,歙县被确定为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五个试点县之一。两年多来,歙县抓住机遇,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先后组织230名农民参加县电大大专班学习,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这些农民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也改变了农民群众世代相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的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这种规律使然的深层变革已在我省农村悄然启动,我省农民群众正以首创精神构建着反映上述需要的新型组织网络。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顺应深化改革的大势,各地乡镇应在发挥村两委会等正式组织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群众自发组织的作用,这对疏通农村社会的微循环系统、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虽然立法上有很多称谓,但其核心主体主要为两个:一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归属主体,二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行使)主体。前者是指农民集体,后者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等。在农村集体所有权行使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等应该是农民集体的集体意志执行者,而不能以其意志作为农民集体的意志,更不能以其管理人员的意志取代农民集体的意志。在处理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归属主体与管理(行使)主体的关系上,关键在于在立法上建立“农民集体”的集体意志形成与表达的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行政管理要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情况 ,应进一步精简乡镇机关干部人数 ,以落实和发展有关农村行政的民主管理来保障农民负担的减轻 ,加强农村行政机构和组织的服务功能 ,提高农村行政干部为农民服务的积极性和服务能力 ,进一步解决用行政手段妨碍农民行使生产经营自主权的问题 ,加强对农村行政管理的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受到压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对资金的多样化需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民间金融组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实践、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关键就是要建立并整合四个机制,即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以保障农民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依法治理机制和构建以完善社会自治功能为导向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并在探索实践中围绕乡镇治理机制是农村民主管理扩展的趋向、村民自治机制是农村民主管理发展的核心、农村社会组织机制是农村民主管理提升的基础以及农村依法治理机制是农村民主管理成长的保障等四个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实现农村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促进农村民主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组织与农村公共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诸多情况不同,后税改时代农村社会的现实景观使农村社会组织成为应对农村公共危机的重要力量。政府不是农村公共危机应急处理的唯一主体,农村社会组织也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农村公共危机虽然冲击农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催生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机遇。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置,客观上有助于实现政府与农民对公共危机的合作治理。对于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应作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它们为农服务的作用”。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入股,农民管理,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是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向高层次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发展(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不能改变其合作金融的性质)的根本目标。实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真正民办,面临着许多难点和制约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研究和解决一…  相似文献   

12.
村社是俄国农村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它既是民间的民主组织,又是官方的基层行政单位,因此,村社具有二重性的职能和结构。村社大会是村社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政府的意志首先要成为村社的意志然后才能付诸实施。自身经济的脆弱性和价值规范的认同,使农民与村社有机地融为一体。村社的平均机制和社会规范限制了农民的分化,使村社能够长久地保持相对稳定。村社既有保守、封闭的一面,又有灵活、善于适应社会政治条件变化的一面;既有阻碍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又有避免农民急剧分化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面;村社既构成俄罗斯专制主义的基础,又是农民自治实施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农民合作组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不仅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还拥有其它社区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功能。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农民合作组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组织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地流转中农民权利受损已成为诱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然而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法律困境、土地产权困境致使社会管理出现了公共财政困境、社会组织匮乏、社区建设滞后等问题,增加了城乡基层社会管理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健全多元合作的社会管理理念与治理机制、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构建农地流转的风险处理机制、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等措施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村及全社会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而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缺失及自治组织功能异化则是农民群体上访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民群体上访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及至中国社会大局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尽快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和村民自治制度,畅通农民利益诉求渠道,强化社会主义农村民主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延边新农村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村级经济异常困难、农民收入低下增长迟缓、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高、村屯建设无规划、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民主法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坚持农村城镇化发展方向,做好科学规划;探索农村经济管理新模式,调整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合村并屯,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集中办学,为培育新农民打好基础;建立新型农村大文化组织,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山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山区农村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稳定的重要基础。①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的深入开展,许多潜在农村社会问题和林权纠纷纷纷呈现。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一些地方,以林改为契机,在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培育社会组织,提升农民自我管理,化解干群矛盾和林权纠纷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访谈调查及资料的查阅,综合分析了新生的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其出现的必然性,得出农民合作组织是推动现代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组织结构缺位与农民自发组织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农村的组织结构与农民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转型期农村组织的调整与建设问题,已成为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权益的表达、维护与保障,也影响到整个“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根本上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一、社会转型期农村组织结构的缺位  传统型农民组织主要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农村宗族组织。宗族组织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和细胞,是国家与个体之间联系的中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传统型农民组织作为封建社会整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农村已经进入高风险社会时期,各种社会风险考验着农村风险管理体系的能力。诸如农民个人风险、农村组织风险、农村文化风险等社会风险,都对我国农村社会实现有效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实现危险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健全农村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农村社会风险预警系统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