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原始信息,也是记录隐私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历史的记录,档案中的许多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因此,档案工作和隐私权保护有着必然的联系。蓬勃发展起来的网络环境在改变档案信息收集、整理、贮存、传递、利用的传统模式的同时,也使隐私权保护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本身的安全性并不十分可靠,这是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这也从客观上推动了我们对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金融隐私权是隐私权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延伸,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以及金融机构对应的保密义务仅是金融隐私保护的内容之一。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个人信息数据日益显示出其商业利用价值,因此需要处理背后各方的利益冲突问题。良好的法律约束机制是平衡金融业经营者的信息共享需求与消费者的隐私权益冲突的有效手段。需借鉴欧美金融隐私保护制度经验,特别是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规制做法,在允许信息共享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基本隐私权利。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收集利用的隐私侵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和尖锐。阐释和分析了隐私权的法律意义、侵权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关隐私立法保护的情况,最后强调指出网络环境隐私权保护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慈善募捐会在信息披露、与慈善组织共享信息、与商业机构共享信息这三种情况下对捐赠人的隐私权造成侵害.这三种情况的法理基础与法律关系各不相同,其中信息披露牵涉捐赠人的隐私权、言论自由权与公众的知情权的冲突;与慈善组织共享信息,牵涉慈善组织经济利益与捐赠人隐私权的冲突;与商业机构共享信息,则涉及募捐方式的问题.目前,中国尚未有针对慈善募捐过程中捐赠者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则.该情况并不利于对捐赠人权益之保护,也不利于慈善行业之健康发展.因此,中国应尽快研究相关法律之创设,引入"明示/默示规则"等先进制度,并创设相关信息管理机关,以填补这一立法空白.同时,还应区分一次侵权与二次侵权,对于二次侵权,应引入二次侵权保护目录规则,并设立专门的隐私信息管理机关.  相似文献   

5.
发展与挑战:信息社会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20世纪以来的信息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人类生活的信息化、个人信息商品化、个人信息公用化、网络人格虚拟化等,都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社会的隐私权具备了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特点,对于隐私权的保护也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以应对信息社会中隐私权保护所面临的隐私侵权严重、行为规范与伦理道德缺失等问题.信息社会中的隐私权保护,既需要完善立法、建构隐私权保护的综合体系,也需要保护个人隐私的技术进步、行业自律等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进步与全球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悄然改变。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断带来一些隐私侵权问题。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国外主要有行业自律和立法规制两大模式,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研究还正处于起步阶段,社会中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对网络环境下各种隐私权侵权纠纷的解决往往得不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道德规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我们应借鉴国外主要的网络隐私保护模式,依据网络侵权的主要情形及我国的现状,进一步完善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体系,并辅之以行业自律与道德规制,全面提高政府和公民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7.
信息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进步拓展了公民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网站、企业与网民个人都更易于借助网络技术侵犯他人隐私。应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和行业自律,增强公民自我保护意识和建构网络伦理等方式有效保护信息时代公民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隐私泄露、滥用隐私权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造成了对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的侵害,而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个人隐私权的法律。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保护,在我国法律界还是一个新的命题。为此,要借鉴国际上的行业自律,抓紧有关立法工作,同时,加强与国际上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隐私权之隐私范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护隐私权已是众望所归 ,但是基于各种原因 ,人们对隐私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偏差 ,这不但影响着目前隐私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同时也会造成网络环境中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冲突 ,所以 ,隐私的范围界定是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总结传统隐私范围的学说基础上 ,比较分析中外学说的区别 ,结合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将网络隐私归纳为四种 :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 ,个人活动与私事 ,个人领域 ,其他涉及个人生活安宁与秩序的隐私 ,并提出详细的阐释与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问题。其中公众最为无奈的当数网络隐私侵权问题。探讨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构成、网络隐私侵权行为违法性之阻却及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法律规制,对净化网络环境,保护网络隐私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制度的完善,公民权利的保障水平将大大提高,公民的隐私权将更好的得到保护,这是民主制度发展的趋势。但是,我们在对隐私权的保护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在传统文化方面上,我们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够重视,社会上存在反隐私的倾向,还有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网络和通讯信息的普及,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人肉搜索),此外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对隐私权的保护起到了负面的影响。本文从隐私权概念出发,结合现实中存在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保护存在的冲突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协调,建立直接保障的方式来完善我国隐私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随着计算机的高度普及,网络显然已经成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具有两面性,在给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生活的同时,却使人们的隐私在虚拟隐蔽的网络环境中遭受侵害。例如轰动一时的"人肉搜索"案、震惊国际的美国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等频繁出现的网络隐私侵权问题,让人们不得不对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产生担忧。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予以救济与保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首先对网络隐私权的含义、特点、侵权认定以及侵权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在对其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借鉴国外两种典型的保护模式,并与我国当前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现状相联系,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科技技术在大众传播媒介领域的广泛运用,社会信息大量而快速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流动.相当多的信息报道都涉及到社会个体的隐私,由此产生的隐私权之法律保护和大众传媒对隐私的公开披露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所以,如何化解矛盾,规范大众传媒的行为,从而保护社会个体的隐私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充分释放个人信息的价值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何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界限、建立个人信息的等价交换、维护消费者的信息隐私,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201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消费者信息隐私权法案》,并将该法案作为互联网时代保护公众隐私的蓝皮书.在保护消费者信息隐私权领域,该法案目前最为完备,对世界各国的立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搜索引擎作为大数据发展下的时代产物,满足了人们对数据信息的渴望,但同时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网络隐私泄露的担忧。通过分析我国搜索引擎对用户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发现我国搜索引擎对用户隐私权的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在深刻分析美国行业自律模式、欧盟立法规制模式以及荷兰自由港模式的基础上,以期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三个方面来探索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国家保护人权、维护公民尊严的措施。互联网的存在使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极为方便,但使个人隐私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一方面,政府是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者;另一方面,政府往往成为潜在的最大的网络隐私侵权人。政府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当遵守有限保护原则、合理干预原则、公开原则与参与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个人信息保护法已形成草案,立法程序正在推进中。从孔子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开始,中国人应该就有了隐私保护的意识。在法学学理上,隐私权保护的隐私,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其中私人信息和保护是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方面。只要不涉及公共利益问题,任何人的私人信息都应当得到保护,侵害私人信息构成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8.
信息社会、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高效和便捷的同时,也使公民的网络隐私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网络隐私权作为传统隐私权在网络情境下的延伸,它表达了人们对内心安宁和自由的追求.加强政府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必然要求,亦是责任型政府的体现.文章在探讨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突出问题(法律法规缺位、行业自律失范、网络道德弱化、政策环境恶劣)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政府责任以及政府责任兑现的途径选择(加快法律供给、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部门的协调),以期对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制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目前,网络隐私权在我国法律中还未成为一项独立的权利,从我国网络隐私的保护现状来看,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存在法律空白,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普遍被侵犯的状况令人堪忧。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也给网络环境中个人隐私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网络隐私权在法律上的确立和保护势在必行。本文对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的探讨,立足中国国情,期待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创新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20.
以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信息公开与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目前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隐私权保护和立法的实践,探讨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网络隐私权保护在电子政务领域的主要表现、网络隐私权侵权的主要形式、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难点重点等问题,在借鉴各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建议和应当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