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和希望。青年的精神面貌和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在下一世纪的前途。所以,作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注重情感投入和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寻根"即对民族历史、文化、生命原初生殖力的寻找."寻根"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跨流派的重要文学现象."寻根"作家们的"寻根"主要围绕大地的寻找、历史的寻找、心灵的寻找三个方面展开.然而,"寻根"作家们的寻找并未真正触及到大地、历史和心灵,因此这种"寻根"之旅,也就成了一场无根之旅.分析文学"寻根"之失,对我们认清那一时期的作家的文化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寻根派小说作为一个有着自觉意识的小说流派,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通过清理寻根小说的创作路径,寻求寻根小说的曲折行程,思索寻根小说的传统因素,分析寻根小说的现代转换,总结寻根小说的得失成败,解读寻根小说的本文结构,对寻根派小说进行综合论析,认为寻根派小说纠结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暧昧的传统特色与模糊的现代特征导致寻根派小说具备着罗杰@福勒所说的"文本间性”的特征;寻找与背离,是寻根派小说的文本品性.  相似文献   

4.
寻根徽州     
《徽州社会科学》2009,(10):52-53
有史以来,涉足、过境、逗留、乃至生活并落籍徽州的太子不在少,先后曾有吴王三太子、孙权太子、李唐太子、皇明太子等,宋时的新安名宦、志书巨匠罗愿对此也多有着墨。这里仅就落籍并归葬徽州的吴王三太子及李唐太子胡昌翼的史实及轶闻略作赘述,以期对吴、胡(陇西明经胡)、李等三姓裔孙寻根徽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研究,其产生有赖于“人类意识”和“世界文学”观念的形成,但全球化会使“人类”和“世界”都染上西方色彩。中国比较文学在不断“西化”的过程中,虽然得到了一些新的养分,却失去了较多自身特有的一些东西,失去了自己原创的民族化的声音。传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可以说都是建立在西式背景上的,当比较文学研究在整个知识质态、谱系上都是西方的时,中国比较文学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之“根”。面对比较文学的无边与无根,寻根就是寻找存在的家园。跨文明研究,着眼于中西文明冲突、对话与交流的跨越东西方文明的研究,将是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研究,这将是比较文学从危机走向转机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全球比较文学研究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战略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论固始寻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扎实的方志与谱牒资料,对闽台58个姓氏源于“光州固始”进行研究,正式提出了“固始寻根”这个在海内外华人中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在对历史时期中原士民南迁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打固始品牌、建寻根基地的四项建议,对中原文化的开发和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家文化寻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安徽两淮地区。老子故里在涡阳 ,文子大概是亳州城父一带人 ,范蠡徐人 ,老莱子隐居芒山 ,环渊隐居砀山 ,《黄帝四经》的作者是西楚淮南人 ,庄子是蒙城人 ,冠子是淮南舒鸠人 ,淮南子刘安都寿春 ,嵇康是淮北市人 ,陈抟是亳州人。安徽两淮是道家文化群生带。开发这一文化带 ,将会形成富有价值的道家文化旅游文化圈  相似文献   

8.
析艺寻根     
艺术应具有真、善的精神内核 ,美是其精神物化的结果。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首先应是一个高尚的人 ,具有高尚的人格 ,人的品格就是其艺术的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即艺术精神的内核  相似文献   

9.
<正> 一应该说,作为一种思潮形式的寻根文学,已经基本上从文坛消失了。与它的轰轰烈烈的开场鼓相比,收场的锣声就显得稀稀拉拉了。为什么那么多积极的倡导者、参与者、鼓吹者所组成的庞大集团,在一个早晨就全线崩溃了呢?倡导者所宣誓的使命业已完成?参与者是否真的在同一旗帜下携手并肩、凯旋而归了?那些理论家的“理论”是不是已经经受了历史  相似文献   

10.
运用西部地区的神话、传说、历史资料和史前器物,对黄帝、华胥考辩,阐明黄帝是华夏民族精神之根,华胥是华夏民族繁衍之根.  相似文献   

11.
在给2005级山东大学法理学博士生授课时,我们讨论了一个命题:如何认识"中国法学"?有没有中国法学?如果说有中国法学的话,它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中国法学?如果坚持属地主义,中国大地上确实存在着产量丰富的法学作品。我们的各种法学杂志、综合性杂志上发表了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被冠以法学招牌的文章,尽管这里面充满了重复的内容。各种出版社近20年来也出版了大量的法学著作与教材,可以说中国的法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法学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这些法学文章与著作,我们会发现,这些被视为中国法学的"产品"使用的多是源自西方的法学术语,叙述的是西方的法学故事,讲解的是西方的法学原理和精神。这无疑使中国境内的法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我们也发现,西方传来的法学被当成了中国法学的主流,而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法学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起码从形式上看,出现了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断裂现象。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确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念,所以全方位引进学习西方法学似乎不会产生太多的立论方面的困惑。但如今,有的西方学人也看到了所谓西方的没落,因而出现了各种批判与反思的理论,这使得我们感到茫然,再加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撞,使得我们的思想呈显更多的矛盾。于是,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的各个学科(包括法学在内)似乎都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带着对法学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思索,我们与《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了"法学的中国化"问题笔谈,以期呼应"中国的法学向何处去"以及目前兴起的国学热潮,欢迎各位学人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朱德胜 《东岳论丛》2004,25(5):198-200
会计造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问题 ,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与社会根源。本文运用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观点、契约理论和不对称信息理论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动机和诱因。同时 ,还分别从内外部公司治理缺陷以及社会诚信缺失等会计职业环境方面对会计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对会计造假根源的分析给了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我们必须从源头入手 ,标本兼治 ,才能有效地杜绝会计造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其科学性充分体现在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合规律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试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较之以往的发展观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鲜明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为:以人为本凸显了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定位的科学性;全面发展凸显了发展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协调发展凸显了发展原则梳理的科学性;可持续发展凸显了发展视野调整的科学性;统筹兼顾凸显了发展方法选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科学性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史学科学性涉及两个层次问题其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是否为科学;其二,历史学内部哪一类型是科学的.我们以为不必赋予历史学以自然科学式的科学意义;历史学内部的科学之争纯属门户之见,其原因在于史学根本上的主体差异和史学与生俱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基础课之一,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实验教学不是简单教学生实验操作问题,而是教学生在实验中注重科学方法。实验教学是科学验证、科学探讨的过程,是传授科学的过程。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讨科学,才能使实验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的方法是否科学,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实验教学与基础理论课教学是否一致,是否有利于基础理论课的理解与深化,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深入探讨与开拓,以提高专业学识水平。为此,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在当前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开拓,因此,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越来越显出紧迫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目前,我们要首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对近代以来的法学研究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在法律理论上,法律实证主义和法学实证主义都主张法学研究对象具有独立性,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然而,他们也存在缺陷,如果我们认识到法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特质,就会自觉地对该主张进行合理的修正。  相似文献   

20.
寻根文学的兴起与衰落是198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综合来看,寻根文学的衰落原因有三:一、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既赞美又批判的矛盾态度;二、寻根文学自身的理论局限;三、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和文本创作的错位。在理论上看,寻根文学在传统与现代、愚昧与启蒙、守旧与创新等矛盾的价值判断中很难做出抉择,这些判断相互纠缠和转换,使得寻根文学最终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