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惠民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提升着城乡居民的文化品味.赣州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服务群众、影响群众、教育群众,形成了以市群艺馆为“根基”,县乡文化馆站为“骨干”,乡村社区农民业余剧团、艺术团队为“枝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横向互动、覆盖城乡的“树型”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州各县自发组建业余演出队,为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注入了生机。从城镇到乡村,从机关单位到农村牧区活动场次逐年增加,群众参与人数多、积极性强、演出质量高。海南州的藏族服饰表演参加了2002  相似文献   

3.
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原型、乡村的传统观念及其所形成的乡村文化价值,目前处于"乡村文化建设者"所忽视甚至抛弃的倾向,文化的引导者及设计者们将城市的观念、方法、措施等不假思索地倾倒给乡村,使乡村失去了文化自信和自觉。本文从彝族建筑文化原型及营建观念的视角,阐释乡村建设的"文化价值",强调文化原型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支撑,旨在给当下乡村建规划设计师与决策者提示出"独立文化价值",并据此构筑起彝族地区乡村营建的策略,赋予乡村建设发展的新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排头兵,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影响着乡村振兴的速度和质量,农村青年文化建设非常迫切而又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正"三万"活动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做好惠民利民民生工作为主的一项活动,也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1年"三万"活动开展以来,湖北一年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万名干部进万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实基础分析和"和谐惠民"的发展定位,打造"歌城"品牌成为当前南湖区文化品牌经营的当然之选。本文立足南湖区实际,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升南湖区文化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打造"歌城"品牌,以期通过城市文化品牌的前瞻性、科学性经营,凝聚人心,激活文化资源,放大品牌效应,促进南湖区文化的大繁荣,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艺术源于生活,文化沉淀于民间。群众为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文化也使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充足。我国传统文化众多,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大多数传统文化得以完整流传,但少数传统文化正随着一代人的离去逐渐丢失。因此,我国开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然而建设推广在众多地区建设并不理想,尤其是乡村地区,由于农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在文化方面的基层干部也急剧缺乏,资金投入也不多,群众文化建设难以开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就群众文化现况、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以及对策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履行全民艺术普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及理念已无法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及满足人们较以往大不相同的公共文化需求。基于"互联网+"和智慧文化的时代背景,文化馆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赋予"文化惠民"更深、更广的内涵,实现"文化惠民"的供需对接,是值得我们重视与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时期,右江革命根据地曾在群众基础好的乡村试行创办"共耕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共耕社"创建的社会背景、内容、实施方法、效果及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的融合进行探究,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并且详细介绍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的融合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的融合手段,通过研究为加快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融合、强化文化自信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3月31日至4月1日,湖北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纪检组长吴国璋,副主任、委"三万"工作组领队邓汉光等深入五峰驻点村检查"三万"工作进展情况,听取2014年新农村建设意见建议。柳望春一行轻车简从,一到驻点村就风尘仆仆赶往惠民工程建设现场,实地检查项目建设进度,详细询问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慰问危房改造贫困户,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在现场查看驻点村8个惠民项目和农村网格化建设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以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见建议后,柳望春对"三万"活动工作组的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一项国家战略,旨在提升乡村的综合发展水平,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振兴。群众文化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重要的历史资源,对于挖掘乡村发展潜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乡村振兴群众文化历史资源的价值,并为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群众文化领域,信息化和数字化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阵地。本文基于数字文化馆的产生背景、基本组成和主要特点,对数字文化馆所带来的群众文化创新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乡村记忆"工程是山东省自2014年起实施的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创新工程,通过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科技馆是面向公众的重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场所,越来越作为一种当代群众文化现象被大众接受,如近几年北京市的中考题与高考题,都以博物馆、科技馆的展陈内容作为出题方向,而老的中国科技馆也常被人称之为北京市的"城市记忆",所以它以其特殊的教育性、普及性、互动性、服务性、观赏性、社会性等特征,逐步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技场馆建设,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是当前实施科学文化普及,保持群众文化多样性,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11,(11):45-45
这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其题词:惠农兔业,惠民企业:  相似文献   

17.
国家民委自2010年启动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乡活动以来,曾先后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广西德保等地送戏、送书、送医,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2011年5月,此项活动又在贵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大众的传统文化生活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来讲,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的需求、全面提升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目前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建立"互联网+"平台以及数字文化中心,在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交流体系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政府部门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中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送文化下乡是惠及老百姓的重要途径,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要阵地。心系百姓、发挥好文艺轻骑兵的职责,是基层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责任。群众文化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20.
群众文化活动属于国家文化事业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在闲暇时间参与、能够满足自身精神追求、与时代特征相符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对于改善国民生活品质、传播优质文化等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继而探讨了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总结了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