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常以唱山歌的方式交流思想,传情达意。其民族音乐文化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仅仅是民歌器乐,还有多样的艺术形式,所以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的保护传承工作仍然不能够满足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需要。本文以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应问题为着手点,对其进行探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师公戏在壮族戏曲中是一种形式,它也是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成长的年龄虽然不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舞蹈,在宗教文化中成长起来。它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成长的过程中,经过了历史的磨炼,现仍在传承。从它在民族文化中可以传承下去的理由中得出,民族文化中的自我保护是很重要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可以继续保护与发扬。由于外文化不断进入、音乐品种的不断丰富增多,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极为迫切。本文从形成与发展方面对壮族师公戏进行讨论,从民族音乐方面阐述民族音乐的保护方式以及传承。人们对于本土文化认识不够导致民族音乐脱节。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使大众在对民族文化认识进行了转变。  相似文献   

3.
卓颐 《民族论坛》2012,(24):107-109
传统音乐正面临西方文化的侵蚀,特别是技术含量很高的音乐文化濒临消失的危险。本文以闽南民歌的传承为例,分析现状与原因,并立足文化的本质,提出富有针对性的保护之策。  相似文献   

4.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造就了每一个民族独特的音乐,其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在梳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其传承与创新的现实困境,从教育赋能、技术赋能、产业赋能三个维度,提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以期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今,传统文化回归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唤。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拓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传播路径,成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文章先简述了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然后结合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就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和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源于传统的博物馆,又有创新的理念,基本的内涵在于民族文化的原状保护,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导,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指导,更重要的是村民的主人意识和由此产生的自觉行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专业性、与民族博物馆的结合、拓展到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理念以及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具体举措将会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在高速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追求音乐队伍中来,高校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培育优秀音乐人才的过程中,还要将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首先从国内音乐教学的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对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展开探析,然后阐释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和高校音乐教学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树立客观民族音乐文化观、注重设置音乐课程、培育师资力量这三个提高高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传承的必要性。高校作为培育优秀音乐人才的主流场所,承担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任,由此需要构建传承目标和传承教学任务,在丰富音乐教学资源的同时,提升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效力。近些年来,尽管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逐步有了自觉意识,引起了高校教学的重视,然而实际的传承并没有达到显著效果,仍旧面临传承模式单一、传承形式表面化等问题,要打破传承困境,让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绽放活力,必须积极开辟新的传承模式,聚焦更多力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探究民族音乐文化,并在时代背景下寻求更多的传承路径,深入发展教育,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力。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在高速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追求音乐队伍中来,高校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培育优秀音乐人才的过程中,还要将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首先从国内音乐教学的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对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展开探析,然后阐释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和高校音乐教学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树立客观民族音乐文化观、注重设置音乐课程、培育师资力量这三个提高高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丽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113-114
民族音乐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艺术价值.无论是对我国文化,还是对世界文化,民族音乐艺术都十分重要,要尽可能地去维护传承,在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形式文化的精髓,再加以创新,使民族音乐得以不断进步.本文先详细分析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接着探讨民族音乐传承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探索促进民族音乐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而全面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内蒙古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内蒙古文化的传承增加了难度.文章以内蒙古民族文化为切入点,评估了文化具有的价值,分析当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内蒙古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内蒙古文化的传承增加了难度。文章以内蒙古民族文化为切入点,评估了文化具有的价值,分析当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95年的夏天,我带着一班大学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参访少数民族的村寨。几天的行程中,每天都是大雨连连。就在通过某一小镇后,不到半小时,身后就发生了山崩,我们无法回到县城住宿;只有继续往前走,希望绕个道还能够走回我们原来预定的路线。就在绕道行驶的一天中,我惊讶于眼前所见的一个个村寨中皆为木构建筑,多数的民居是三层楼设计,它们的共同特色就是下窄上宽,类似倒梯形的木结构。  相似文献   

14.
长汀县红色文物文化资源丰富,对其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研究,对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开创红色文物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新格局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实践发展为视角,阐释了红色文化内涵与长汀县红色文物文化保护及传承概况,指出现阶段长汀县红色文物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存在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大、资源开发经费较为短缺、旅游产品开发有待加强、人才较匮乏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增强保护意识,完善保护传承机制;拓宽资金来源,营造良好保护氛围;推进资源融合,创新保护传承路径;提升人才素养,增强保护创新实效。  相似文献   

15.
女书文化主要是以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邻近一带的妇女所专用的一种特殊区域表音文字体系为内核,当地妇女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用来表述其思想情感、道德取向、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地域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大家庭中独一无二的性别文化空间。女书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先辈们勤劳和汗水的结晶。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维护女书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继承、发展和创新,提高对女书文化传承与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山歌文化,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于整个壮民族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时代在发展,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趋势愈加强烈,保存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更为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以整体性思维为视角,同时在产业化适度开发中传承,在动态中进行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17.
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山歌文化,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于整个壮民族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时代在发展,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趋势愈加强烈,保存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更为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以整体性思维为视角;同时在产业化适度开发中传承;在动态中进行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18.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当地的秧歌、茂腔、剪纸和八角鼓等艺术形式,起源于生活,扎根于民众,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秧歌和茂腔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和八角鼓等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文化的载体,胶州方言在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上与普通话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其歇后语和谚语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性格特点和幽默感。本文在总结胶州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文化是以该民族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土壤而滋生。生活在广西的各族人民,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适应、改造中,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人和谐的局面。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传统文化更具有特色、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连城连史纸是我国竹纸制作工艺的典范,代表中国竹纸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它是我国的纸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