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比较《论语》君主和臣下"问政"的不同,可以清晰地把握孔子政治哲学中君主和臣下的不同职业分工.在孔子的政治哲学中,君主要做到"为政以德",引导政治体的走向,举贤任能使政治体得到良好的治理.而臣下正是具体政事的承担者,他们辅助君主承担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与君主共同维护政治体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小兵 《民族论坛》2007,(10):50-50
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孔子论及《诗经》的章句进行汇总、对比、推理,认为《诗经》中不会有孔子及其时代的人所认为的"淫奔之诗":孔子所讲的"思无邪"是通过乐礼对一些当政者进行政治训诫,是孔子的政治观点,是孔子乐政思想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3.
"顺主忠君"政治伦理是回族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回族在中国前资本主义社会得以立足扎根、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既顺于主又忠于君;君尽其为君之道以"仁";臣尽其为臣之道以"忠";封建帝王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对回族穆斯林而言,这一政治伦理思想的提出是一场极其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理论革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孔子通过"以孝释仁",将西周时期专属于贵族阶层"尊祖敬宗"的宗教等级孝道观转变为春秋末期平民阶层"奉养爱亲"、"孝慈则忠"、"泛爱众"的宗法伦理孝道观。孔子以充满血缘亲情的"家庭孝道"为基础,通过"孝与为政"的相联进一步扩充到存在于政治领域中的"国家孝道",接着通过具备普遍意义的"仁爱原则"进升到存在于社会领域中的"社会孝道"。孔子"三重孝道"思想其整个伦理思想体系的根基,并为之后曾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俊毅 《民族学刊》2017,8(6):16-22, 100-101
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但是这一学科的定位、学科的建设在学界还缺乏明确的界定。民族政治学不应该是将政治学的概念、范畴简单转换并套用于民族学,而是应该将民族理论的既有研究范式、成果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有机结合,从这个角度,“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的称呼更为确切。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从政治哲学角度,应该聚焦于民族政治文明等价值、理念,研究民族政治之“道”;从政治科学角度,应该聚焦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事务治理政策、方法,研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之“路”,总体上,应以“道”为本,“道”“路”结合。本文将以族格、民族政治身份、民族精神共同体等创新性概念做出示例性探讨。  相似文献   

6.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命题。在这个时代,东西方早期的哲学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中国古代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和柏拉图,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几乎在同一个时期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了哲学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哲学精神,从教育、国家学说方面指出实现人的最终幸福的路径。文章从孔子和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比较中阐述东西方哲学在源头上的异同,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就在这个时期,确立了"不在求知识,而在求理想生活"的特质,并指出西方哲学从这一时期开始,由对外部世界的追问转而关注自身。阐述重温轴心时代人文哲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乐智慧》是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在喀喇汗王朝的古都喀什噶尔完成并献给当时的喀什噶尔执政者桃花石·布格拉汗的一部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喀喇汗王朝政治、法律、伦理、哲学、文化、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宗教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维吾尔族的一部史诗。时至今日,《福乐智慧》中仍有未探析的问题。本文从史学的角度对《福乐智慧》中出现的"梅禄"、"可汗"和"于都斤"等名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秦、西汉的“内臣”与“外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 《民族研究》2003,(3):69-79
本文对文献记载中西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时出现的“内臣”和“外臣”作了分析 ,归纳了它们在与中央政权关系上各自不同的特点。作者在分析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基础上认为 ,秦简中的“臣邦”相当于汉代“内臣” ,“外臣邦”相当于汉代“外臣” ;并指出文献中的“羁縻”制度等同于“外臣” ,“葆塞蛮夷”相当于“内臣” ;同时提出“内诸侯”和“外诸侯”的称呼不适合于汉代分封和民族政策 ,应以汉代习称的“内臣”和“外臣”为准。最后 ,本文归纳了“外臣”向“内臣”转化的途径和原因 ,提出中央政权军事力量的壮大是完成此转化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9.
程凯 《民族论坛》2013,(8X):96-100
"省籍——族群"问题是当代台湾政治选举过程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台湾社会不同层级的政治选举中,四大族群(闽南人或福佬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的互动对选举政治的过程和结果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像"中央"层级的"总统"选举,族群政治的表现尤为显著。文章拟对台湾晚近四次"总统"选举中族群政治的表现给予简单分析,并由此归纳出台湾族群政治的一些特点,如族群政治的间隔性、消弭趋势、建构性等。  相似文献   

10.
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乡村社会。新疆南部地区少数民族乡村治理存在"流动困境""公共性困境""治理主体的结构困境"以及"治理创新的困境"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来自乡村社会本身。因此,本文立足于新疆南部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的现实基础,针对乡村治理的困境,提出在保持社会内部团结的基础上创造社会外部链接,实现传统社会关系的现代转型、发展社会组织、畅通社会力量参与途径,同时面对特殊又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在党的强领导和政府的强作为下多方参与,稳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服饰的等级与尊卑痕迹十分明显,服饰不仅是人类防寒避暑保护身体和美化装饰自己的简单用具,亦是社会上层君主统治下层庶民"礼治"的工具,也是华夏民族礼仪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各朝代都有"以左为尊""男尊女卑""男左女右"的传统思想。文章从汉民族传统的右衽着装习俗,多角度阐述服装"右衽"为上的着装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儒家哲学(伦理学)中,孔子是第一个提出"经权"观念的哲学家.继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明确表达了经与权的关系,并达到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形态.在儒家"经权"关系的展开中,同时显示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艳敏 《民族论坛》2013,(4X):45-47
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改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需要。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目前我国存在"少数民族理论"和"社会成员理论"两种理论,二者不仅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少数民族理论"的相关研究为"社会成员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改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需要。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目前我国存在"少数民族理论"和"社会成员理论"两种理论,二者不仅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少数民族理论"的相关研究为"社会成员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天方性理》中的"真一说"是刘智哲学体系的基石,相关论述主要围绕着真宰或真主的体、用、为而展开。本文试图参照伊本·阿拉比学派后期苏菲哲学或理论灵知学1传统的规范性论述,对刘智的"真一说"进行哲学解读,以期能更深入地理解该理论。  相似文献   

16.
"礼"是孔子的基本思想,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仁"和"礼"的关系。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对《论语》中"礼"的深意、实质、终极目标进行研究。重点论述各篇中"仁"和"礼"的关系以及"礼"在《论语》中的地位。结论表明,《论语》"礼"之思想是"仁"的具体体现,"礼"在《论语》中对孔子"仁"有重要的论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之后,西方社会撕裂并陷入对立,民粹主义上升,导致乱象横生;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歌猛进,"风景这边独好",彰显了"中国之治"的优势。观察这一现象,民族事务治理的不同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视角。民族问题投射到国家治理层面,就涉及民族政策。比较中西方民族政策的差异,探寻"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背后的民族政策根源,总结民族政策助力"中国之治"的成功经验,对回应欧美对我国民族政策的污蔑和攻击,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在给我国边疆地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大了边疆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领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国家主义”倾向、政府属地化管理、社会有限参与等为特点的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模式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非传统安全的跨域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特点.因而,区域化的跨域治理模式就成为“一带一路”中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应然选择.跨域治理模式主张通过跨国合作、政府间协同、多元主体协作网络构建等途径,推动形成跨国家、跨区域、跨组织的边疆非传统安全协同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前政治学界颇受关注的新的政治分析路径,国家治理的理论视域被普遍引入复杂社会和多元利益格局下的政治管理与政治发展研究当中。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建国以来西藏地区政治发展的历程和规律,阐述其政治发展过程中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与动力。重点从西藏政治发展的权力主体、过程、目标等方面探讨当前西藏地区发展与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现实意义,进一步考量了推进西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民国时代的康区,存在三种称谓当地土著族群的名称:"藏族"、"康族"和"博族"。这三种名称来自三种不同的政治力量,分别是民国中央政府、刘文辉领导的西康省政府和以格桑泽仁为代表的土著族群精英。本文将这三种称谓理解为三种话语,其间的分歧反映了三种具有不同的背景、立场与政治诉求的力量间的竞争。通过对这样一种"话语竞争"的分析,本文试图探寻一条理解民国时代康区的政治与族群进程的线索,展示在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在国家政权建设与地方权力博弈的复杂互动中,"族群性"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如何逐渐凸显出来,具有了新的政治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