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异族舞蹈在我国很是流行,尤其是来自中东地区的舞蹈犹如旋风一般席卷了中国大陆,2013年央视春晚的肚皮舞《火》的精彩演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火》的亮相为我们逐渐揭开中东舞的神秘面纱,同时也激起了更多舞迷们的热情和弘扬中东舞的决心.而如何在中国引领和发展中东舞,则一直是舞者们苦苦探索的问题.特别是目前中东舞在我国处于发展中时期,面临着太多的抉择和挑战,这个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了.那么什么是中东舞呢?又该如何在中国发扬中东文化呢?  相似文献   

2.
东北少数民族狩猎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少数民族狩猎舞金宝忱舞蹈是循着历史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狩猎舞是舞蹈艺术的一个种类,也是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一个组成部分,透过狩猎舞蹈动作、部份地再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各族人民的狩猎生活。一、狩猎舞蹈的起源劳动既是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舞蹈艺术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舞蹈《刘胡兰》是一部具有革命色彩的当代舞作品,根据英雄人物刘胡兰的事迹改编。本文通过我对舞蹈《刘胡兰》的学习过程和演出经历的体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舞蹈结构、技能与创作等方面做出了细致的诠释,从而深层次论述了当代舞的美学特征,使发展中的当代舞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取向得到具体论证,并以此唤醒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内心深处的情感,支持党的领导,紧跟党的步伐,永不叛党。  相似文献   

4.
舞蹈《刘胡兰》是一部具有革命色彩的当代舞作品,根据英雄人物刘胡兰的事迹改编.本文通过我对舞蹈《刘胡兰》的学习过程和演出经历的体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舞蹈结构、技能与创作等方面做出了细致的诠释,从而深层次论述了当代舞的美学特征,使发展中的当代舞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取向得到具体论证,并以此唤醒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内心深处的情感,支持党的领导,紧跟党的步伐,永不叛党.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文化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作为毛南族原始舞蹈遗存下来的舞蹈文化,傩舞有着"中国舞蹈活化石"这一美称,由于傩舞依旧保存着先祖最传统的原生态肢体语言,其中包含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弘扬这一传统艺术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同时也将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傩舞的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毛南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代表团演出的苗族《古瓢舞》,以她富有民族特色的情韵风格,凝练、清新、诗意盎然的舞蹈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美丽的都柳江边,一群妙龄苗族少女娴静地绣着花带,其实,她们是在这儿等着阿哥……。随着徐徐春风,送来了拨动姑娘们心弦的古瓢琴声,就在她们一怔的当儿,抱着古瓢琴的小伙子们,已经来到姑娘们的身边,跳起了“踩歌堂”、“古瓢舞”,以诙谐、逗趣的舞蹈表达了对她们的爱慕。这下子可羞坏了姑娘们,她们掩面而逃。既为姑  相似文献   

7.
正毛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记录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酉溪人群"的渔猎、农耕等生产生活、婚姻习俗情况,以及原始湘西人的生存繁衍状况,溯源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被中外学者们称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活化石"。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  相似文献   

8.
敦煌,坐落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敦"是地大物博,"煌"是非常之盛的意思。在这座城市有着明珠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洞窟中的壁画、彩塑仿佛令人置身于仙境般的佛国世界。艺术前辈们在20世纪中期前往莫高窟,克服了风餐露宿的种种困难,临摹彩塑,勾勒壁画,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其中,根据莫高窟壁画和彩塑创编的敦煌舞最鲜为人知,它以中原舞蹈文化为主要潮流,吸收了西域文化和凉州文化,既是"中原、地方、西域"的三结合,又能从中看出维族舞、藏族舞、鲜族舞等中国民族舞蹈,这也是敦煌舞民族性、时代性的体现。它以佛教中的人物为表现主体,结合西域和地方特色,表现出了天上神仙和凡间世人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界的影响之大,引起了中国舞蹈形式上的变革。最为突出的方面便是舞蹈创作方面,这种思维创新性的开辟与影响,将中国舞蹈创作推向一个高度。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也是一个瓶颈。近年来,中国舞蹈诸多舞种在创作题材上引入了大量的现代舞观念与编舞技法,使舞蹈作品走向了情节化、多元化、意念化,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创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界的影响之大,引起了中国舞蹈形式上的变革。最为突出的方面便是舞蹈创作方面,这种思维创新性的开辟与影响,将中国舞蹈创作推向一个高度。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也是一个瓶颈。近年来,中国舞蹈诸多舞种在创作题材上引入了大量的现代舞观念与编舞技法,使舞蹈作品走向了情节化、多元化、意念化,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创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安代舞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的父辈那一代开始,在科尔沁,无论是什么民族,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可以说找不出一个不知道安代舞的人,机关、学校甚至找不出一个没有跳过安代舞的人。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舞”在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就已经远远超出蒙古民族了——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传内蒙古通辽市周边地区的一种原生态舞蹈。在蒙古语中“安达”是“朋友”,或双方结为“盟友”之意。《蒙古秘史》在描写铁木真与札木哈二人以互赠拐骨、互换腰带的形式结成“安达”的记载时说:他们在结为“安达”之后,其部下随即“绕蓬…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代表团演出的满族舞蹈《莽式空齐》和《伊姆钦玛克沁》,第一次把满族舞蹈搬上我国的文艺舞台。满族民间舞蹈,已从我国文艺园地上消失多年。为了恢复和搞好这个艺术品种,丹东、抚顺等地创作人员,跑了许多地方,查阅了大量史料,走访了不少的民间老艺人。《莽》和《伊》的舞蹈基本语汇是从《柳边纪略》、《宁古塔纪略》、《啸亭杂录》、清史稿等有关资料中整理出来的。音乐,运用了满族《八角鼓曲牌》的“弦腔”、“推船”、“娃娃腔”等曲调和满族祭祀音乐。《莽式空齐》也叫《喜起舞》。这种舞蹈多是在部落猎获集会、  相似文献   

13.
苗族巫教舞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苗族巫教舞,源远流长。早在黄帝以前,以苗族祖先蚩尤为首建立的九黎国,就已威震天下。而当时用以维系人民思想、使之团结统一的措施之一就是推行宗教——苗族巫教,巫教祭司祭鬼的巫术和娱鬼的动作表演,即为巫教舞。内容丰富极具特色巫教舞是巫教与舞蹈的结合,是巫教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现。其内容极为丰富,独具民族特色。就其种类讲,大体可分祭祀舞、史诗舞、节庆舞、爱情舞、娱乐舞等五大类。在开始形成时还可以分别属性,而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脱离巫教的本体,成为新时代的舞蹈。祭…  相似文献   

14.
彝族《铜鼓舞》,是根据流行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麻栗坡、广南、西畴等四县彝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跳“妻丽”的素材,整理、加工、创作而成的。因跳“妻丽”时击铜鼓伴奏,又称“铜鼓”舞。铜鼓,是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代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古代铜鼓的铸造始于春秋时代,汉朝是铸造铜鼓的鼎盛时期。古代铜鼓用于军事、祭祀和娱乐。每当节日、祭祀和宴请宾  相似文献   

15.
《吞口》舞是以古敢水族"吞口"崇拜为结构载体,融合水族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在当代文化消费需求背景下创作的民族舞蹈艺术。从文化学角度来对其进行审视,我们会发现这一舞蹈艺术的产生是当前古敢水族社会文化发展的特殊需求,同时也是水族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必然结果,它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文化建设,在当前文化消费转型的背景下,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朝鲜族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凡节假日,有群体活动的地方总是离不开歌舞这个“伴侣”。这种歌舞习俗已经相传了2000余年。朝鲜族音乐分唐乐、雅乐、乡乐。乡乐发展成为民谣、新民谣、现代音乐。舞蹈大致分民俗舞、宫廷舞、祭礼舞等三大类。据记载,传统舞蹈有360多个,其中一部分舞蹈随朝鲜族人民由朝鲜传入中国。对朝鲜族舞蹈古人曾作过三句概括:静如垂柳,柔如腊焰,动如飞鹤。它以屈伸美、曲线美、动静结合美、内在美为主要特征,以简单的多变连续动作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不象西欧芭蕾那样以庄美的外  相似文献   

17.
《相和歌》是中国民族舞剧经典作品《铜雀伎》中的舞蹈片段,编导孙颖老师在作品中复现了汉代时期盛行的女乐舞蹈——《盘鼓舞》。《盘鼓舞》因舞者敏捷踏盘踏鼓而舞的形式得名,既具有如飞似行的高超舞技又展现出独特的柔婉韵律,代表着汉代舞蹈的最高水平。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相和歌》的舞蹈语言、舞蹈构图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索汉代艺术文化的审美取向与美学意蕴,以汉代舞蹈的形象与意象展望汉代社会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8.
回族宴席舞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宴席舞是我国西北回族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形式.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回族宴席舞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深入分析了这一舞种的动作形态与演唱歌词内容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阐述了舞蹈语言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以其中的"顶碗舞"最具代表性,她不仅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大方、热情豪放的品行,也展现了蒙古族的文化特点和地方特色。本文以顶碗舞作为论文的切入点,对于蒙古族舞蹈内涵、意义和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在加强对于"顶碗舞"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在积极保留传统舞蹈精华的基础上,着力加强蒙古舞和现代社会与技术的结合,不断开拓创新蒙古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更加贴合普通社会大众的多样化艺术需求。  相似文献   

20.
侗族,是一个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崇尚自然和谐、万物有灵信仰,农耕文明发展较早的民族。"饭养身,歌养心"的侗族人把歌舞视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产生了哆耶舞、芦笙舞、斗牛舞、薅秧鼓舞、羽毽舞、竹筒舞、咚咚推等在不同场景下表演的舞蹈。透过具有浓郁民族性的舞蹈,我们可以感受到侗族人民的智慧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这些烙印着民族基因的舞蹈也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以及审美观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侗族舞蹈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如何把握民族性和现代审美之间的关系,成为推动侗族舞蹈发展的探路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