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苗族成为一个世界性民族之后,对苗族的研究便具有了国际的多元意义.海外苗学研究已被推向深入系统的当代研究阶段.本文选取了澳大利亚的苗学研究,尤其是女性学者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莱斯的苗学研究作为海外苗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对其相关作品做了梳理和介绍,以期为海外苗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展现澳大利亚学者对苗族妇女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全球在地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外苗学研究要走出发展的瓶颈,必须充分考虑到苗族的跨国性和全球整体性,在全球学术语境的架构之下对世界各国各语种的苗学研究文献及其所反映的学术知识谱系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析,这不仅是中国苗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海外苗学发展的需要;既可拓展中国苗学的全球视野,也能重塑世界苗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使世界各国的苗学研究者能够相互了解、相互对话,为苗族等跨国民族的深度研究提供学术思路创新方面的重要参考,从而推动全球苗学研究走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国外学者对苗族宗教的研究从早期笼统描述至近期细致研究已有百年之久,对国外学者研究苗族宗教的文献进行分类梳理,了解其研究内容及研究理论和方法,推动国内外苗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末以来,涉足苗族文字研究的外国专家和学者众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海外苗文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献不在少数。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学者对苗族文字研究的现状,对一百多年来海外苗文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同时对这些文献的特点做出简要评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且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供国内同行学者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苗学历史谱系的建构中,苗族本土知识研究的发展历程应是其结构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这当中又尤以传统苗族医药知识系统的发掘和研究历史为甚。苗族医药历史悠久,研究者众多,成果显著,独具民族特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苗族医药研究在学术理论建设、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医药遗产保护、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从学术史谱系建构的角度对当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中国苗族医药研究史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把握苗族医药研究的前沿动态,有助于完善中国民族医药学体系的建设,而且能够深化我们对于苗学本体内涵及其发展进程的理解,也有利于推动我们对当下学术界关心的中国苗学通史编纂结构体例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4,(12):66-67
11月22日,湖南省苗学学会2014年年会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召开,省苗学会、有关县(市、区)民(宗)委(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省内外苗学专家、学者1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研究讨论苗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7.
德语学术界对苗族进行研究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中后期,其源起与德国和奥地利等德语国家的民族学研究在学术传统上的开放性和世界性的视野密不可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关于苗族以及与之相关民族的自然、历史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著述,这一时期德语学术界关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研究也带有深深的殖民色彩,但与此同时也在少数民族研究上积累了相当多有价值的素材,也在方法上进行了早期的探索。二战结束后,德语学术界对苗族的研究,在方法和主题上均显示出更加多元的特征,涉及到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尤其是对苗族的音乐、农耕文化以及纺织艺术、建筑等均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德语学术界以格瑞特·格瑞葛莱特(Grit Grigoleit)为代表的新生代苗学专家,关注更多的则是西方国家的苗族离散群体及其在主流社会中所面临的文化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溯与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苗族社会中"蚩尤热"兴起的过程及背景,对蚩尤与苗族的渊源关系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了若干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苗族知识分子为中心推动的"苗学研究"和苗族民族认同意识重构之间的关系.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社会中兴起的"蚩尤崇拜",事实上是从"他者"叙事到"自我"内化的一种转变,是凝聚苗族民族认同意识最为核心的"受难者记忆"进行重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 苗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提出来已有三年了。在《试论苗学的对象及其意义》(载《苗学研究》第一集)一文中,我们对苗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在《苗学性质初探》(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一期)一文中,进而对苗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探索。在这里,我想就苗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挖掘数据背后的学科发展规律是大数据时代推进科学研究的有效途径。苗学作为国内外民族问题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积累着大量可供分析的文献数据。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5111篇苗学研究文献为对象,根据普赖斯学科发展理论和苗学文献数据特征,大致可把苗学研究划分为起步期(1980-2003年)和发展期(2004年至今)两个阶段。运用流行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并结合高频关键词的统计结果,可揭示苗学研究各阶段的热点主题,从而为苗学研究的深入和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歌舞之乡,一个集中了苗族文化的腹地;一片集人类学、民族学、民民俗学、人种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学科领域文化形式的土地,一个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推崇备至的苗学考察基地。在这里,苗族人口占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也是在这个相对偏僻的深山里,苗族文化丰富多彩,经久不衰,并保存了大部分中国苗族数千年来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中国和世界,成为一种奇迹。台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个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2001年,台江县专门成立了苗族文化保护委员会暨世界遗产申报委员会办公室,并组织了各种苗族民间艺术、民俗旅游活动,为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作准备。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苗族的传统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群体,至今仍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本文以定居澳大利亚的苗族的传统宗教为关注对象,展示了他们以前在老挝高地生活时遵从的传统信仰,以及1975年以来为躲避老挝内战而移民到澳大利亚以后的新生活中依然保持的习俗。同时,本文还揭示了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和法律中反对当地苗族祖先崇拜和泛灵论的现象,及其对当地苗族未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铃木正崇是继鸟居龙藏之后日本当代最重要的苗族研究学者。与日本老一代学者"文化寻根型"苗族研究不同,铃木正崇以苗族为本体,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中国西南苗族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历时研究,不仅大范围、多点式地动态呈现了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且为苗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铃木正崇是继鸟居龙藏之后日本当代最重要的苗族研究学者.与日本老一代学者“文化寻根型”苗族研究不同,铃木正崇以苗族为本体,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中国西南苗族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历时研究,不仅大范围、多点式地动态呈现了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且为苗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5.
杨正文 《民族学刊》2012,3(3):19-23,100
吴泽霖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奠基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学者,一生所研究涉及领域较多,成果卓著,特别以苗族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从吴泽霖教授所撰写发表的苗族研究论著、调查报告中看出,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还特别关注婚姻、家庭、服饰及其它礼俗方面。从吴泽霖先生的学术研究生命历程和研究成果看,对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方法的探索:倡导民族平等,服务社会的理论探索;对婚姻家庭的理论研究;源自苗族研究的“小集体的认同”族群理论;基于苗族服饰等研究开始的民族文物与博物馆理论及实践。综观吴泽霖先生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既是一个将在海外学习掌握的人类学理论方法应用于中国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基于一个族群或一个区域的具体实践为起点,逐渐形成工作模式,推而广之触及更多族群、更广区域的研究,最后获得具有学科普同性意义的理论观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猫儿乡,有位祖传八代的老苗医名叫龙玉六,他在一九八六年传述了古代的一种辩证理论——苗族生成学说。(以下简称生成学。其原述资料译文已于一九八九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苗学研究》一书中公开出版)考究这种学说发源甚早,在  相似文献   

17.
两年以前,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在设立海外苗瑶族群研究中心之初,就积极联合国内外相关学术力量,高度重视海外苗瑶学术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将它作为研究院的基础建设,作为中长期核心研究方向,试图从苗族和瑶族这两个国际性的山地民族入手,在民族学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为进一步推动世界苗瑶民族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献梳理、评述和批判工作,加深国内学界对海外苗瑶民族现状和海外苗学瑶学研究的了解,研究院与国内民族学学术期刊合作开办"海外苗瑶研究"、"海外苗族文献研究"和"山地民族与文化"、"世界山地文明比较"等栏目。这些举措对于我们在全球学术对话的背景下夯实国际学术交流的基础,推动中国民族学研究与世界学术主流相接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廷贵 《民族研究》2001,(4):104-105
贵州民族出版社 1 999年 1 2月出版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伍新福研究员所著的《中国苗族通史》。这本书是中国民族史研究中的又一力作 ,是苗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可喜可贺。全书分上下两册 ,共 90万字 ,列 8章 42节 (另有“绪论”) ,算得上洋洋大观 ,鸿篇巨著。《中国苗族通史》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 ,资料很丰富。作者通过多年田野调查、博览群书、广泛积累、钩沉发微 ,编撰成书 ,弥足可信。田野调查是民族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任务 ,作者不辞辛劳 ,走遍湘、黔、川、鄂、桂、滇等苗族地区 ,甚至远达甘肃天水 ,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新的收…  相似文献   

19.
苗族的人类学研究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成果蔚为大观.本文对此从四个方面做了简略的概述及评价:一、早期西方冒险家、传教士对苗地和苗族各支系的一般描述阶段;二、二十世纪初期--中期,西方学者和早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学者对一些苗族地区进行的人类学调查和研究;三、本民族的知识分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进行的早期调查研究活动;四、上世纪中期--迄今,国内外苗族研究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0.
泰国苗族是从中国迁徙而去的一个族群,虽然历经磨难与融合,但他们却顽强地抵制着各种同化,坚持本民族的世界观。本文主要依据美国布朗大学人类学系帕特丽夏·西蒙兹教授所撰海外苗族宗教民族志名著《招魂》一书提供的部分田野资料,佐以其它学术文献,来探析泰国苗族的世界观及其与中国苗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表明,泰国苗族对待生老病死、男女性别关系的态度,体现了中外苗族世界观中同源共通的核心思想: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对立而又平衡,并可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