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地区形势,具有浓厚的地域性,不同的民风形成不同的民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缔造了丰富的、多样性的源远流长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没有其应有的强度,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游走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因此抢救、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乡村的发展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目前乡村战略的实施,更是为我国的乡村民俗文化振兴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并且还有利于传播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大众化和多样化,乡村旅游吸引了很多都市客源,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规划和设计,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一些乡村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商业化,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针对目前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加强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乡村的发展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目前乡村战略的实施,更是为我国的乡村民俗文化振兴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并且还有利于传播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大众化和多样化,乡村旅游吸引了很多都市客源,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规划和设计,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一些乡村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商业化,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针对目前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加强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地区文化开始进行密切的互动交流、融合,民俗文化对外翻译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有效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不仅要按照民俗文化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还要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文化身份属性,才能使目的语国家受众理解区域的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宣翻为例,探讨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与介绍,才能传达出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身份内涵。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地区文化开始进行密切的互动交流、融合,民俗文化对外翻译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有效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不仅要按照民俗文化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还要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文化身份属性,才能使目的语国家受众理解区域的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宣翻为例,探讨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与介绍,才能传达出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身份内涵。  相似文献   

6.
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厦门理工学院教授、一级作家刘芝凤的《闽台传统手工技艺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是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系列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之一。根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时间定位,该研究搜集整理的闽台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历  相似文献   

7.
<正> 年节民俗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围绕着年节而出现的群体民俗文化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质。开展民族传统年节民俗文化的探讨研究,对于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民族年节民族俗文化的优良传统,改革淘汰某些消极落后的内容,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神奇而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资丘镇是中国首家"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这里的土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的深刻积淀,是凝聚民族精神、民族意志的重要源泉,保护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对于团结民族力量、促进民族繁荣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资丘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及其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传承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着优秀的民俗文化,随着现代信息文明的发展,近年来,民间工艺逐步失传。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民俗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征集的民俗家具浅谈其鉴赏及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着优秀的民俗文化,随着现代信息文明的发展,近年来,民间工艺逐步失传。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民俗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征集的民俗家具浅谈其鉴赏及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荣 《西北民族研究》2012,(1):208-211,188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其当代价值日渐凸显并受到重视。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现于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在文化领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的源泉与基础,对于形成文化认同也功不可没;在经济领域,民俗文化作为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成为一种无形资本,创造着经济效益;在社会领域,民俗文化的维系、团结、教化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注重因类而宜,实施各不相同的分类保护方法。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可在合理开发民俗旅游中盘活民俗文化资源,创建民俗文化保护区,利用高科技手段记录和保存。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既要加强理论研究,又要宣传推广和开发利用其资源。对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要营造好文化生态环境,提高民间艺术工作者和艺术骨干的素质和水平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主要应做好优秀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使他们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民俗文化角度对西安回族过去与现在的婚姻民俗作一个概括性描述和初步研究。重点阐述西安回族传统婚俗在现代社会里的一些发展、演变轨迹。婚俗由传统向现代嬗变取决于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反映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经济条件等方面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变化。西安回族的婚姻民俗文化有着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教和陕西关中地域风情长期历史磨合、衍化的的结果。其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中国化的,然而实质内容却是伊斯兰教的。  相似文献   

14.
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李秋香等人出版的《闽台传统居住建筑及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是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系列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之一。作者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重点对闽南特色民居建筑与居住习俗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回族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融汇了伊斯兰文化后,形成的鲜明特点的回族民俗文化.回族妇女是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角.她们从家庭到社会,用自己的智慧、辛劳和意志、孜孜不倦的追求,一丝不苟地坚守自己民族先民所开辟的一片绿地.传承和发展了回族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藏服作为西藏传统民俗文化重要内涵的表达方式,其在我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藏族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情况、探索藏服创新途径、时尚藏服的价值意义三个方面浅析藏服时尚与传统的融合过程,希望可以给藏服在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为特色民族服饰产业升级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纳入保护的范围;1989年又在《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中,把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纳入保护的范围。世界各国大都制定了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法律规定,我国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立法正在抓紧进行,开发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快对民间文学艺术等遗产的立法保护,积极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18.
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厦门理工学院黄金洪教授出版的《闽台传统人生礼仪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是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系列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之一。作者带领的课题组成员走访了闽东、闽北、闽西和闽南的部分市、县,采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收集保存了珍贵的人生礼仪习俗文化遗产资源并纠正相关研究中的一些资料文  相似文献   

19.
门神信仰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门神的演变,是不同历史环境下产生的结果。门神信仰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有历史、神话传说、宗教等元素,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刘世哲 《民族学刊》2010,1(1):120-126,166-167
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形成的历史久远,而且,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有关民俗的记录和搜集整理,历代志书也非常重视民俗方面的内容。民俗形成的因素复杂,除了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之外,地理因素、气候因素、民族因素、宗教因素、语言因素等,都对风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恒定不变的风俗是没有的,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导致风俗的变迁,风俗流行过程就是其本身的变化过程。鉴于以上认识,对待民俗文化,我们要持既传承又保护的态度。一方面,传承有价值、有意义的民俗文化,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广泛收集,着力保护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