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瑶族属于典型的山地游耕民族,历史悠久。经过人口数据调查统计发现,我国瑶族人口数量约270万,且呈现一定的分散性,集中居住地的人口数量较小。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瑶族的身影,如湖南辰溪、广西防城、广东南雄、云南勐腊等。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瑶族村寨文化景观,本文首先对村寨文化景观的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瑶族村寨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能够使人们对瑶族村寨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瑶族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但没有本民族文字。从法律学家的角度来观察,瑶族的历史似乎可以破解法律中的一个谜团:在没有文字的历史中,法律在瑶族社会中是怎样发生、演进、实施的?本文试图对瑶民的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作一初探,以期揭示无文字民族的法律发生和演进过程。  瑶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历史上,瑶族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也没有立法和执法机构,统治王朝的法律法规,在瑶族地区因各种原因未能生效。因此,瑶族人民主要依靠社会习惯法(即原始法律或传统法律)来调节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3.
郑磊  杨春娥  王平 《民族学刊》2022,13(11):57-68, 14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特色村寨价值不仅体现一般的历史文化价值,更体现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地方立法不足,乡村过疏化,村寨传统文化解构,成为影响恩施州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主要因素。通过完善立法内容,增强村寨经济活力,重塑村寨文化,或许是促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实现民族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过山瑶是南岭民族走廊众多瑶族支系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他们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过着刀耕火种、居山游耕的生活,形成了其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边远瑶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盘王宴,又叫"盘王大宴""长桌宴",是瑶族人沿袭千年传下来的古老习俗,最早出现在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盘王节上,即每年农历十月十六这一天,瑶族同胞聚集在盘王殿前,举行庄严的祭祀大典。礼毕,摆上露天流水长席共进午餐,载歌载舞,开怀畅饮,经常是日以继夜、通宵达旦。后演变为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以及村寨联谊等所有重大活动的宴饮,是瑶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盘王宴,是山野的狂欢。瑶族,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历史的原因,他们长期过着"游耕"生活,但不管走  相似文献   

6.
瑶族盘王信仰源于对始祖盘王的崇拜和纪念,瑶族社会中至今盛行着祭祀盘王的各种文化活动。盘王信仰是瑶族群体所持有的重要文化事项,也是瑶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选择地一种重要的生存策略,推动了族群与变化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不断调适,对促进族群发展发挥着重要功能。应引导盘王信仰顺应时代需求,发挥其现实价值,使其成为瑶族在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策略,实现盘王信仰文化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瑶族历史文献<评皇券牒>的各种抄本、神话、故事传说、舞蹈艺术、村寨布局、传统社会组织及风俗习惯等可视和不可视的历史记忆入手,分析瑶族的自我认同、自我定位、族群凝聚力的打造以及与外族竞争的心态;认为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铸就了该民族是一个知足、不愿轻易冒险、礼让、回避、迁移和勤劳勇敢、艰辛度日、迁移游耕、渴望美好生活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大多依靠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族谱等口传古籍的形式世代传承下来.创世史诗《密洛陀》是布努瑶民间文学的核心部分,是布努瑶口传古籍的集大成者.其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瑶族历史、迁徙路线、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家居服饰、节日庆典、婚恋生育、丧葬祭祀、禁忌习俗等领域,被誉为瑶族的“百科全书”,对研究瑶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过:“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无数的碧玉翡翠,这些才是我们民族最瑰丽的珍宝。”瑶族历史文化,便是这瑰丽珍宝的熠熠明珠。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世界性民族;对于瑶族文化的研究,从来就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课题。虽然瑶族历史文化研究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历史,但是,对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却为数不多。这与瑶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近日,有幸得到由王明生、王施力合著的《瑶族历史览要》(200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一书,仔细捧读,全书流淌着瑶族的血脉,彰显着瑶族文化与众不…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中央治理我国贫困问题的重要决策,其核心要义就是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普遍滞后,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丰富多彩的瑶族服饰文化资源入手,在论证瑶族服饰资源独特的开发价值的基础上,对目前瑶族服饰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依托大众传媒,将瑶族服饰文化用于创意产业开发、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具有瑶族服饰特色的产业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独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瑶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族特色村寨是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起来的,反映着我国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是活的"博物馆"。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将民族特色村寨中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呈现给游客,一方面满足了游客求异的心理,另一方面给民族村寨带来了不错的发展。本文就石桥坪村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过程中取得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泰国瑶族社会考察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5月,我参加由国际瑶族研究协会、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及泰国清迈大学山民研究院联合发起组织的第三届国际瑶族研究专题研讨会,会后得到国际瑶协主席雅克·勒穆瓦纳先生以及泰国瑶胞的资助,在征得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及率团领导的同意后,继续在泰国北部瑶族地区作为期二十天的学术调查。调查主要在泰国难府汪帕县板现、巴干瑶村进行,收集了一些有价值的瑶族族谱、宗教经书,并就一些专题作了详细调查。所获材料对研究泰国瑶族社会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现拾空整理,供专家学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特色村寨存在和发展的基点是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异质性表达,但是在面对追求普适性的资本浪潮时,不同类型的特色村寨文化有着不同的生存适应选择。文化价值作为一类历史范畴的社会关系,可通过文化产业化发展实现其经济价值,而文化的功能价值提升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依据此逻辑基点,本研究在理解特色村寨文化价值的内涵、属性等理论问题上,深入剖析了特色村寨文化价值的利用现状和利用问题,认为特色村寨文化价值提升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两者间呈现互融互促的作用关系,由此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等单位于1979年11月在南宁市召开瑶族历史学术讨论会,对《瑶族简史》(修改稿)进行了讨论;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于1979年12月在贵阳市召开贵州少数民族历史学术讨论会,对《苗族简史》(修改稿)以及布依、侗、水、仡佬四个民族简史的修改大纲进行了讨论。现将两次讨论会涉及瑶族、布依族历史上若干问题的分歧意见简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瑶族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过去,由于封建统治的压迫和歧视,导致瑶族逐渐成为我国的跨境民族。瑶族自古以来生活迁徙多变,“常住青山千万山”,“吃尽一山过一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中国瑶族艰辛的游耕历史,过上了定居的幸福生活。而国外的瑶族仍在不断的流动,他们的足迹不仅留在东南亚,甚至涉足于西方,与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发生了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学、民族学者的注目。  相似文献   

16.
瑶族产妇的“坐月”保健/张宁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散居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的崇山峻岭,瑶族村寨周围一般都林密涧深,草木丰茂,再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极有利于药用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药库。明代兰茂所...  相似文献   

17.
一、宗教仪式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长期以来,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桂、湘、滇、粤和黔等省(区) 的深山密林之中。在瑶族地区,还蕴藏着丰富多采的宗教文化艺术。而这些文化艺术,对我们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是很有价值的。近年来已引起了国内外一些有关专家、学者的兴趣。瑶族信仰道教,主要是对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始祖的图腾崇拜等。其中,对始祖的图腾崇拜,在现实生活中仍颇为盛行。瑶族内部分有不同的支系,所以瑶族大  相似文献   

18.
服饰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在心灵的外化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对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瑶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一、瑶族古代服饰是古代南方农耕经济文化的产物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山区,山地面积广大,土质松软,水源丰富,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农、林、牧、副业的发展。古代瑶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地区则以林业为主,属典型的南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南方农耕经济文化反映在瑶族服饰上,表现为普遍着衣…  相似文献   

19.
解放后,瑶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人口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人口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度戒是瑶族地区最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在过往有关瑶族度戒仪式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仪式中的男性身上,而对于仪式中的女性关注少之又少.此种研究盲区不仅使我们难以窥探度戒仪式的全貌,同时也是对在仪式中扮演一定角色的瑶族女性的不重视.基于此原因,本文以广西宁明县海渊茶场一个瑶族村寨的度戒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度戒仪式的过程展现,从中探讨仪式中不同年龄层的女性角色,从而达到真实、全面展示仪式及客观评价仪式中女性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