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的发展和演变都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变革在推动文学艺术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学作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十七年中的女性作家创作涉及各个领域,用文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生活现状,虽然受到规范的限制,却也不是纯粹的平淡.在这一点上,女性作家和同时期男性作家的创作倾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从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萌芽入手,十七年女性文学受到政治意识和政治时局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十七年女性文学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2.
<正> 整个文学艺术无时不在发展之中。但堪称动态文学的,笔者以为只有民间口头文学。我国各族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矿藏,认真研究并揭示其依靠群众的创作路线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方式、艺术手段,于今天民间口头文学乃至整个文学创作和欣赏不是没有裨益的。一、创作方式的动态性过去我们研究民间文学,有只强调集体性而忽视个人创作的倾向。似乎民间文学作品是  相似文献   

3.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胜利结束了。我们满怀喜悦,祝贺会议成功。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新中国建立以来,许多少数民族结束了没有作家没有书面文学的历史,各民族的文学事业得到空前的繁荣。在党的培育下,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大都有了本民族的作家和作者,一支富有才华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已初步形成,并且产生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我们伟大时代的用各种民族文字或汉文创作的优秀作品。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少数民族文学事业遭到林彪、“四人  相似文献   

4.
十年动乱,各民族的作家、诗人和人民一道,用大山一样的情怀,默默承受着雨雪冰霜的摧残。灾难孕育着成熟。粉碎“四人帮”后,从历史的板结状态中走进新时期的各族作家、诗人,怀着再一次获得解放的心境,迅速投入解冻了的当代民族文学创作中去。这里要强调的是:文革前十七年的当代民族文学,是处于各个民族基本各自为阵的创作状态,自发地养育和造就了当代民族文学的成长。而新时期的当代民族文学,围绕普及、培养、提高的方针,在有组织、有步骤的发展壮大。 1979年,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了民族文学委员会。 1980年,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同年,专门刊登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刊物《民族  相似文献   

5.
藏族当代文学,也可以叫做藏族社会主义文学,或者称为藏族新文学。就其创作时间而言,从1949年至1984年只有三十五年,周藏族几千年的民间文学创作和一千多年的作家文学创作相比,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就其作品的数量而言,无论是几十行几百字的短诗短文,还是洋洋几十万言、几千行的长篇巨制,显然是也比不过浩如烟海的藏族民间文学作品和汗牛充栋的藏族古代作家文学作品;就其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创作实践而言,绝大多数不是知名学者,从事文学创作多则二十几年,少的只有三、五年,基本上是初出茅庐,是名副其实的藏族文学新兵。但是,藏族当代文学代表着藏族文学的一个新纪元,标志着藏族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朔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涉猎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与文艺批评,在20世纪末的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成为文艺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焦点,从而形成一种有趣的"王朔现象".王朔现象是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进入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叙述无法绕开的主要文学、文化现象.针对王朔及其创作评论界可谓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7.
明代在重视兴办学校和“教化为先”理念的影响下,各民族文化交融日益深入,少数民族诗文创作进入了繁荣期,各民族文学的交融进一步深化。在中原文学的影响下,明代少数民族文人队伍持续壮大,以汉语诗文创作为主要形式的书面文学渐成主流,并以家族文学为单位呈现出团块式发展的局面。文章在介绍明代多元化的少数民族作家、家族式的文学创作群体等明代少数民族诗文创作概貌的基础上,试图再现明代少数民族诗文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地域特色鲜明、诗歌创作中的宗唐倾向明显等风貌,并从民族文教政策、边地移民政策及科举制度等方面对明代少数民族诗文繁荣的人文生态进行考索,以期描绘明代中华文学交融一体的缩影,再现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片段。  相似文献   

8.
近10年中国朝鲜民族文坛的小说创作,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中,随着时代的脉搏,经历自身变革的曲折,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即以与现代科学文明密切相联的观代文学观念、现代价值观体系、现代道德规范、现代思维方式、现代审美特性为特征的时期,朝鲜民族作家们深思熟虑的文学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民族的主  相似文献   

9.
完颜亮是生长于东北,叱咤风云于中原的女真族君王作家,其豪放、粗犷、雄健的文学艺术风格是女真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特征的反映,是其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内心世界的艺术写照。也体现了女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不仅影响了金代和南宋的文学创作,而且对中国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表现女性人格现象是五四女性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是五四女作家笔下人格现象的深层原因.通过分析五四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人格现象与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的关系及意义,为多角度认识五四时期女性创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石文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220-221
"少数民族文学"首次提出是在1958年7月17日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座谈会上,并且将"少数民族文学"誉为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设立的文学创作,每年对不同的文学创作题材颁发相应的奖项.之后,在1981年12月,我国首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创立,确定每三年举办一届颁奖仪式.也正是因为创办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才能够听到如今享誉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系列著名文学创作家的名字,比如张承志、玛拉沁夫以及穆青等等.在此背景下,1994年第五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大会上,乌兰夫专门题写了"骏马奖",将此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的一项大奖,至今已经举办了9届,评出的获奖作品达628部之多,共有666人获得此项大奖,全国一共有55份少数民族参与此类大奖的办法.对于发展和表彰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作品,鼓励和鼓舞影视工作者积极投入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文化影视艺术工作者为拥有"骏马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本文主要是对贵州少数民族作家获"骏马奖"作家群体进行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振兴具有一定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的文学创作 ,不能不受到该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回族文学中 ,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 ,都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点 :伊斯兰教艺术观的影响。这使回族文学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不但集中了人类的智慧,也是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英国和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的重要发达国家,其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且从两国当前的文学评价来看,两者的文学评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导致英美文学评价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英国和美国两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本文针对英美文学的特点和英美文化中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对英美文学评价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贾剑秋 《民族学刊》2016,7(1):36-41, 103-105
新世纪藏区社会日益多元的文化发展和民族文化基质的现代开掘,以及多民族交融的不断深入,藏区藏族作家在不断超越过去封闭性、本位性较为明显的创作传统时,试图在现代多元民族文化的书写中构建更为深广的文学意义.基于多元化开放性的文化意识和现代性视域的构建,藏区藏族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两个新的纬度——聚焦现代意识烛照下的文化冲突,构建多民族书写的文学图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散文创作传统深厚、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无数作家用他们辛劳的创作,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名篇佳作,把散文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正是这无数优秀的作家和文章,装扮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殿堂。流传至今的这些散文仍然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多彩多姿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活跃于宋元明清时期的回回文人,在时代的感召和环境氛围的影响下,积极从事汉文字散文的创作活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回回文人,既植根于伊斯兰文化,又纵身于中国的传统艺术,使自己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新的美学风貌,它与诗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朝鲜族女性文学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朝鲜族文学蓬勃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女作家们以女性意识、心理为特质的作品,反映了时代变迁过程中朝鲜族女性的各种社会形象,呼唤女性自尊自立和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17.
一陆地是壮族作家中使小说创作发展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第一人。壮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民歌民谣,壮族文人的文学创作则多是古体诗词和古文。本世纪初叶小说创作才成为壮族文学的一种样式,较早的小说家要算韦杰三。由于历史原因及作家本人生活环境和经历等因素的限制,韦杰三的小说创作还处于萌芽和尝试阶段。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面较为狭窄。除了反映“穷乡僻壤里小兄弟们的呼声与酸泪”外,较多地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作品仍然停留在  相似文献   

18.
杨理 《中国民族博览》2022,(12):203-205
严歌苓作为当代最负盛名的海外华人女性作家,其作品中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具有先进性,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天浴》在中国文坛上获得普遍赞誉,这与作品中出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有着紧密联系。严歌苓通过她独特的女性主义“他者”视域,使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悲剧带有深刻的人性反思。同时《天浴》弱化了女性主义作品中普遍存在的男女对立,通过特殊男主人公的设置揭示出特殊时代大幕下权力结构的畸形,表现了被视作“他者”的个体生命在被环境异化过程中的妥协与反抗。  相似文献   

19.
元代疆域广阔,民族融合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作为文学形式的外在表现,文体反映着元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及创作走向。元代少数民族作家于散文、诗歌领域作品甚丰,曲词次之,杂剧创作较少。少数民族作家对诗文的热衷与其对儒家思想的学习接受及与汉族文人的诗酒文会有着直接关系,并因其创作成就及独特风格,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元代文学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末朝鲜族文学的变化中,最为突出的是作家意识的开放性和主题意识的多样性以及意识倾向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意识倾向变化中的民族寻根意识、人性意识、平民意识、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