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藏区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藏族的教育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人格教化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三毒,贪嗔痴的理解及从消除它的因素入手,略述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人格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与藏民族的发展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所周知,每一民族的教育对该民族政治、经济、义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藏族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藏族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寺院教育在藏族教育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它对藏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体现出与其他民族的教育对各民族上述各领域的影响的诸多不同的特征。本文拟就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对藏民族的发展进步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但在解放前对西藏及国内其他藏区的政教合一或政教联盟的政…  相似文献   

3.
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问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院教育在藏族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社会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一座寺院既是宗教中心、又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尤其是教育中心。历史上寺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喇嘛活佛、著名学者。他们继承和发扬藏传佛教,并研习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科技和艺术,使藏族文化得以世代相传,所以有人说“一个寺院就是一所大学或者专门学校。”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内容、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都是很有特点的。特别  相似文献   

4.
一专院教育的历史作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青海藏区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它在藏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史上它对继承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曾起了积极作用。今天,它对现代藏族文化的发展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寺院办学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政治方面历史上,我省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为宗教传播和培养宗教接班人起了作用。就整个藏族而言,是通过寺院教育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对统一藏民族的思想,形成藏族的心理,增强藏族的内部团结都起了积极作用。通过寺院教育,使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5.
丹曲 《西藏研究》2005,(2):43-49
藏传佛教文化的兴起,对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在藏族民间文学作品史诗《格萨尔》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藏传佛教寺院对《格萨尔》的保护和传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达那寺为例,就藏传佛教寺院在史诗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展开讨论。作者认为,在史诗《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藏传佛教寺院发挥了传唱、收藏、撰写、研究、收集格萨尔文物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仍然不失为国家或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主体和核心,藏传佛教所特有的文化属性无疑影响着藏传佛教寺院治理.从藏传佛教寺院治理制度演进轨迹来看,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环境、组织、形式和内容.但在当下藏传佛教寺院治理中恰恰忽略了藏传佛教及寺院所具有的文化特点和属性,更多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因此,建立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藏传佛教事务社会治理体系,须从藏传佛教及寺院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特点,审视藏传佛教事务社会治理,构建起与当下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固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藏族作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和其它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育方式。历史上,藏族的主要教育方式就是传统的寺院教育。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对藏族早期文化形态的构成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①随着藏族传统的寺院教育的出现,也就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现象。这种管理是一种具有浓郁寺院特点的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以笔者的管见,它主要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寺院教育与藏族文化及藏区现代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寺院教育作为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不仅在藏族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也将对藏族现代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文章简略论述了寺院教育在藏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并就寺院教育对藏族现代教育的影响问题作了探讨。旨在批判地吸收寺院教育中的合理成份 ,为发展藏族现代教育 ,促进藏区社会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功能及其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中叶,赞普赤松德赞为进一步发展佛教教法,在西藏山南扎囊县境建立了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聘请印度和藏族僧侣13人为教师,招收学僧25人,学习藏文及佛教教法,这就是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寺院教育。此后,随着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发展到了全民信教的程度,随之大大小小的寺院星罗棋布,遍立整个藏族地区。据乾隆二年(1737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申报理藩院的数字:达赖所属寺院3150座,僧侣302560人;班禅所属寺院327座,僧侣13670人。①如果把格鲁派以外的各教派所属寺院和僧侣…  相似文献   

10.
张秋梅  陈睿 《中国藏学》2017,(3):166-171
藏传佛教法器的神圣性及象征性意义在其信仰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藏传佛教法器消费无论是在寺院、僧尼,还是在藏区民众的消费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藏传佛教法器市场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化模式,具备一般商品贸易的基本特征。法器市场化的发展满足寺院、僧尼和信众的宗教需求,为推动藏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促进民族交流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体现了藏区社会向现代开放性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但规模化生产实现的器物的低价格可能加重藏传佛教依赖物象实现其信仰的倾向;去神圣化可能导致宗教体验弱化;非本地化供给的消费对藏族地区经济造成一定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藏区包括我国西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作为藏传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寺院,从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建立起,就对整个藏区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部分地区,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初,安多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寺院禅定寺和拉卜楞寺之间缔结宗教文化关系,是藏族历史和宗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关系的缔结,对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广泛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及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以历代卓尼土司和嘉木样活佛的宗教文化联系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禅定寺与拉卜楞寺的宗教文化关系,同时也概括了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安多地区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寺院与古代藏族文学有着血肉关系。藏族文学史上享有地位的作家,几乎无不出于寺院。本文从藏族寺院的组织、经济和教育,寺院与藏族文学作者的关系等方面,对于寺院在藏族文学发展中所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藏族教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作为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成员,同其它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教育,也有自己光荣的教育史,只不过她的教育异常独特罢了。对于历史上的藏族教育,解放前后均有识者写过文章,然大多数都是作一些一般性的介绍,而对其当时条件下寺院教育的重要作用,似乎未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笔者不才,拟侧重对此进行些探讨,以作引玉之砖,并就教于博雅。(一)藏族教育之历史概况一谈起藏族教育,首先就会涉及寺院教育。因为寺院教育在我国广大藏族地区有着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影响着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当前藏族农村社区的治理就与藏传佛教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在赴金川县腾龙寺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腾龙寺宗教活动影响社区生活的观察与访谈,从教育、医疗、文化交流和风俗四个方面分析当前藏传佛教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期望此个案对农村社区治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的管理西藏和其他藏区,元朝中央政府积极扶持藏传佛教,在首都大都修建了众多皇家藏传佛教寺院,并组织创作了一大批藏传佛教艺术.这些艺术机构、活动和艺术品对元明清宫廷和西藏及其他藏区的藏传佛教艺术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文献记载入手,对大都主要的藏传佛教寺院、机构及其艺术创作进行一次概要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笔者对家乡长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采访、古藏文文献资料解读等方法,特别是通过对岷江上游苯教寺院的教育制度、课程内容、组织系统、制度条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西藏苯教作为藏族的本土宗教,除了具有神学宗教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浓郁的民族区域性、民间大众性等特点,因此,如果说藏族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苯教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源头和最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圆圈现象”及其在藏传佛教中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藏族传统文化,离不开研究藏传佛教,因为它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精神文化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藏传佛教可以说是打开藏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藏传佛教是一个大题目,区区拙文难以尽述。在此,笔者仅将  相似文献   

19.
藏文文献浩如烟海,内容包罗万象,《佛历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藏族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佛历表》,都基本出自藏传佛教寺院高僧之手。它是研究藏传佛教尤其藏族历史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书。如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俄昂宗哲,学识广博,精通佛典,其著作达十五部之多,其中的《佛历表》就是一部研究藏传佛教、藏族历史的重要著作,这为我们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然而,这本著作目前学术界鲜为人知,本文拟就对《佛历表》的命名、藏族历史上出现的各家《佛历表》的特点加以阐述,但重点对第一世嘉木样的《佛历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藏族地区的寺院文化,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佛教影响的扩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当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的俗称黄教的格鲁派继藏传佛教各派之后而勃然兴起时,其他教派的寺院、教徒就大都先后归顺于黄教。黄教由于得到当时中央政府和藏区各地封建主的支持,受益于政教合一制度,从而在藏区的统治地位得到了加强与巩固。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寺院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