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 "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所以不仅要保证人民群众工具性的主体地位,创造文化、传播文化,更要保证其目的性的主体地位,享用文化、消费文化.因此,天柱大文化,是天柱县的灵魂,是天柱县的"根".天柱看得到山,摸得到水,依托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资源优势,正在加快推进原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力求早日将其打造成为天柱县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更好地构建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为人民提供精神引领。红色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党带领人民在伟大实践中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也是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当前,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充分运用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实现中国梦等,无疑是我们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蒋涛 《中国民族博览》2022,(21):110-113
本文基于新时期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认为未来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形成对内、对外两个角度的智能化服务,保证馆藏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需要动态丰富馆藏资源并整合出核心馆藏,提升高校图书馆在文博行业、文化领域地位;要对接新时代高等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创新发展方案,让自身成为学生发展的智库;要善于预测未来趋势,积极地培养服务队伍提升读者阅读体验,进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品牌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十九大的召开,我国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尤其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范围也正在持续扩大,文化公共体系也更是提高了发展目标,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公益性最强的"文化馆"来说,它更具有代表性,也加入到了免费开放的大军当中,从而加大全人民在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化艺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的地位和作用,并在人们休闲娱乐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根据免费开放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进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提出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价值存在于我们自身的文化之中,关键在于挖掘和整合。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立于民族之林、国家之林的核心价值。今天,我们审视这些核心价值时,就要清楚它应该合于国家、合于世界。没有科学性、时代性、世界性和未来性,任何核心价值都行不通、走不远。西方的发展如此,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要想赶上并超过别人,就要从核心价值入手,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从历史的自然形成阶段走向核心价值的自觉阶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文化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作为毛南族原始舞蹈遗存下来的舞蹈文化,傩舞有着"中国舞蹈活化石"这一美称,由于傩舞依旧保存着先祖最传统的原生态肢体语言,其中包含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弘扬这一传统艺术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同时也将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傩舞的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毛南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其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保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保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并不断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这个矛盾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文化产品的供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本质变化的时代背景是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物质和文化生产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相对于物质水平,文化供给的发展还不均衡不充分,具体来说就是我国所拥有的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丰富的文化素材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开  相似文献   

9.
知识荟萃     
中国艺术节"CHINA·ART·FESTIVAL"是中国艺术节英文全称写法.中国举办艺术节,起源于1986年.它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文艺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涌现出许多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为进一步调动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努力攀登人类艺术高峰,促进我们艺术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扩大我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诸多范畴中,"全国各民族人民"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范畴,并系统讨论了"全国各民族人民"范畴的基本内涵、"全国各民族人民"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理论渊源、以及这一范畴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理论和方针上提供了坚实的前提条件。党的十五大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在国家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在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这就为非公有制经济可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的主体提供了理论和方针上的依据,并成为广大私营业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定心丸"和强大动力,为我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指明了方向。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目标,强调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具有重大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物质基础的基因。它体现了我国各个民族,在没有被进行特殊雕琢的自然环境下,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同时也展现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及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真实原貌。然而,当今音乐文化正在发生基因"缺失突变","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民歌歌唱形式渐行渐远,人工雕琢痕迹越演越烈。这种音乐文化的缺失,势必带来音乐功能和作用的改变,致使音乐服务于人类的宗旨发生着质变,最终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型理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加强执政党内部的民主法治建设,协调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关系,从而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政党制度,在此基础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明确地提出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范藻 《民族学刊》2016,7(1):42-46, 106-107
面临中国当代民族文学遭遇西方现代文化、中国当代主流文化和当今大众流行文化的挤压困境,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美学突围”,那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学创作要切实保留自我性的作者身份,以建构民族作家主体地位的美学自信心;提倡使用民族式的语言形式,以凸显民族文学的自由本色的美学自信力;努力呈现原生态的内容立意,以开掘民族文学生命意力的美学生态性;充分开辟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以寻求民族文学现代媒介的美学丰盈感.  相似文献   

17.
方克立教授在谈到中国文化发展现实道路时,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论。受此启发,笔者认为新时代京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应是在做好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前提下,遵循"汉魂、京体、越用"三体合一原则和思路,即以"汉学为魂,京学为体,越学为用,三体合一,综合创新",把中华文化灵魂地位,京族文化主体地位和越族文化"鉴借之石"地位有机融合融汇融通起来,重视人才培养,推进京族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习主席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只有持续从读书学习中获取知识、吸取营养、激发活力,才能工作有‘底气’,做事有‘灵气’,创新有‘才气’。"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习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践行。当前,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学习,既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西藏历史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社会正经历从遥远的"异"文化变为近距离的"我"文化的过程。西藏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性,如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工商业的比重上升,服务业与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加速与人口适度集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等。这一切将极大影响西藏文化的"原生态"与西藏人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文章试图通过对作为城市基层政权的西藏居委会城市居民之消费变迁的"文化意义"进行描述与思考,力求展示西藏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城镇居民消费方式之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地方性知识。通过调整、引导居民的消费方式,发展适应西藏经济发展、适应藏族人文地理特征的消费文化,将对西藏经济发展及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民主性、继承性、开放性、创新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正确方向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