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王俊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61-162
民间艺术是各个民族发展中的文化果实,在代代相传中实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室内设计的民族文化氛围,增加空间的艺术气息。其中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以其多元化的图案风格,精细的剪纸技术,在室内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受到艺术设计的热捧。基于此,本文将对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漳浦县的民间剪纸艺术现状为背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漳浦剪纸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漳浦县的民间剪纸艺术现状为背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漳浦剪纸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的编撰出版,是对锦州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阶段性的总结,是我市继《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医巫闾山卷》、《大山的神灵——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等书籍后,又一部系统地、专业化地介绍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书藉。书中收录了医巫闾山地区出生年代跨度100多年的110名剪纸作者的750余幅剪纸作品。在编撰《图录》过程中,通过对老、中、青三代剪纸作者作品的收录、整理及文化内涵的阐释和编撰,让人们清晰、客观地看到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变和现状,本文是对《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编撰工作的小结,并在尊重事实基础上,浅析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的编撰出版,是对锦州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阶段性的总结,是我市继《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医巫闾山卷》、《大山的神灵——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等书籍后,又一部系统地、专业化地介绍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书藉。书中收录了医巫闾山地区出生年代跨度100多年的110名剪纸作者的750余幅剪纸作品。在编撰《图录》过程中,通过对老、中、青三代剪纸作者作品的收录、整理及文化内涵的阐释和编撰,让人们清晰、客观地看到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变和现状,本文是对《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编撰工作的小结,并在尊重事实基础上,浅析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岫岩满族的剪纸艺术/赵朝勋 岫岩满族民间剪纸艺术是满族劳动群众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根植于满族民众之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限制,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它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能为学校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营养,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发展的动力来源。品类多样的民间美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泥塑、剪纸和编织等民间技艺在学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不仅可以为学校教学提供经典的艺术语汇和多样化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促进民间美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为传统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学校必须不断地开发民间美术课程资源、融合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增强对青年一代的民族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精彩纷呈、雅俗共赏的民族民间艺术,成为孕育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母体和源泉。但今天,一些民间艺术已经或正在处于逐渐消逝的状态,谁来保护民间艺术?2002年底,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古城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和关注民间艺术发展的专家大声疾呼:“保护民间艺术我们都有份。”民间艺术:花开?花落?我国民间艺术流派纷呈,从绘画、书法、刺绣、雕刻、剪纸等,充分体现了5000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透着喜庆和吉祥的大红剪纸、精巧细致的“蛋壳雕”、别出心裁的甲骨彩绘、灵韵别致的泥塑、金碧…  相似文献   

9.
拉卜楞剪纸艺术,是拉卜楞地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拉卜楞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丰富多彩的鲜美图案,不仅在剪纸艺术中独具表现,且在整个藏族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和民族工艺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具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间剪纸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态,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期。本文对当下民间剪纸多元化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民间剪纸的现代转型进行粗浅的探究与思考,以希翼民间剪纸能够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开创民间剪纸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多彩文化的古城。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是由古代生活在和林格尔的北方游牧民族在他们的生活中创造的文化艺术。同时,汉族人民的大量内迁,使得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呈现出多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的面貌。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文化中尤为突出鹿文化。这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图腾崇拜、萨满教的盛行以及日常生活有关,还和佛教在当地的盛行有关,同时,还与汉族移民进入带来的世俗文化有关,是多种因素结合促成鹿文化剪纸经久不衰。和林格尔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也是和林格尔县永久的地域特色和标记。总之,和林格尔民间剪纸的历史与文化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施秉县是苗族聚居之地,剪纸是当地苗族的一种传统艺术。本文以施秉县苗族剪纸艺术符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施秉县剪纸艺术的分析,挖掘剪纸艺术的造型意识、审美意识、艺术内涵,对剪纸纹样进行提炼,并运用到现代民宿室内设计中,有利于民宿室内设计风格的区域化、民族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施秉县是苗族聚居之地,剪纸是当地苗族的一种传统艺术。本文以施秉县苗族剪纸艺术符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施秉县剪纸艺术的分析,挖掘剪纸艺术的造型意识、审美意识、艺术内涵,对剪纸纹样进行提炼,并运用到现代民宿室内设计中,有利于民宿室内设计风格的区域化、民族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山西浮山剪纸创作群体为个案,调查了浮山剪纸精英产生和分化的历程,发现:一部分艺术精英在当代传媒、地方政府及商业化等因素的推动下再次掌握了民间艺术的话语权;而另一部分艺术精英,特别是植根于乡土的艺术精英,则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话语权.这种局面可能会导致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渐渐消失.所以,在关注"在场"的民间艺术精英的同时,更要关心失去话语权的"过往"的艺术精英,这样才能使当代的民间艺术得以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6年4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班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开班。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辽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是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与关东风情相结合,依托东北地区的地产资源和文化资源,立足于东北独特的地域特征、丰富的民族形态、鲜活的民俗风情,将非遗传统技艺和当代剪纸艺术形式相融合,将关东风情剪纸建设成为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为东北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既有艺术造诣,又有创新意识和时代感的艺术精英,创作一批极具地域风情、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力作,进而推动东北民间美术文化事业稳步前进与发展。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对关东风情剪纸课程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16年4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班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开班。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辽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是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与关东风情相结合,依托东北地区的地产资源和文化资源,立足于东北独特的地域特征、丰富的民族形态、鲜活的民俗风情,将非遗传统技艺和当代剪纸艺术形式相融合,将关东风情剪纸建设成为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为东北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既有艺术造诣,又有创新意识和时代感的艺术精英,创作一批极具地域风情、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力作,进而推动东北民间美术文化事业稳步前进与发展。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对关东风情剪纸课程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文化多样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辽宁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十分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变革而来的。2008年岫岩满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刺绣展现的不仅仅是刺绣视觉感的美丽效果,更是展现出满族姑娘心灵手巧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文化多样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辽宁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十分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变革而来的.2008年岫岩满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刺绣展现的不仅仅是刺绣视觉感的美丽效果,更是展现出满族姑娘心灵手巧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剪纸的变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世代创作,积累而成文化结晶,也中国民间美术的主体艺术形式之一,其所特有的乡土文化气息反映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审美情趣,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起,至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最古老的民间剪纸是在新疆吐鲁番古墓发掘的“对鹿”、  相似文献   

20.
美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资源。而地方民间美术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不但展现出我国特有的民族精神文化,也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情感和艺术表现方式。尤其是近年来地方民间美术在持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感的群众文化。为了新一步推动传统美术的发展,弘扬民间艺术精神,还要在初中这一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通过美术教学将地方民间艺术融入其中,进而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