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通过怀旧和现实元素的交融,作者勾画了虚实兼具的姑苏意境.画里的树其实被夸大了,结树成林包含着诸多含义.对30年前栽花种树的怀念,对20年前曾经工作过的林大的纪念,对现在从事园丁工作的珍惜,对自然环境的爱,对居住家园的环保.最重要的,作者把树林当作心灵富足的象征.树影表达着七里山塘的沿途多么的肥,傍水而住的人们多么的悠闲,静穆、安详、神秘树丛中似乎还隐含着精灵.高大树形和郁郁葱葱的叶点荫庇着这里的一切.笔墨偶然间带出的屋舍,流淌着饶有兴致的韵味和拙趣.通过构成摸索,"温柔似故乡"找到它温情表达的方式了.  相似文献   

2.
水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绘画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虽然表现建筑的中国画——界画古已有之,然而界画所描绘的只是山林建筑,或者说是画中带有亭台楼阁的山水画.算得上表现都市景观的古代中国画作品似乎仅有《清明上河图》之类的典范之作——但那也只是农耕社会型态的都市.到了20世纪50、60年代,都市一时成为歌颂新中国的重要题材,新兴的都市还与林立的烟囱演绎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图景.不过那时当代性的艺术观念还不可能产生,因而并没有出现都市水墨或"城市山水"等概念.因此,堪称表现现代都市景观与生活方式的都市水墨,成为中国画科中的全新概念,都市水墨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水墨样式,也是中国画现代性转型的一个范例.它往往是与传统山水画相异乃至于对立的姿态出现.概而言之,都市水墨就是传统水墨的一种当代表现方式,是反映都市人文内涵、形式趣味、文化心理的一种新型艺术门类.本文对都市水墨的界定、表现内容、当代沿革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同时还对都市水墨的绘画语言突破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对王秋童、赵绪成、聂危谷等代表性画家的作品分析,阐述了都市水墨在笔墨语言、作品题材、审美意境等方面的探索.最后,通过自己《都市意象系列》的构思、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都市水墨诸多方面的理解.笔者以为,随着不可阻挡的都市化前进步伐,一方面,都市水墨将会成为中国画多元发展趋向中的重要一员,另一方面,都市水墨的表现内容与形式语言探索将为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提供有益的例证和参照.  相似文献   

3.
水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绘画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虽然表现建筑的中国画——界画古已有之,然而界画所描绘的只是山林建筑,或者说是画中带有亭台楼阁的山水画。算得上表现都市景观的古代中国画作品似乎仅有《清明上河图》之类的典范之作——但那也只是农耕社会型态的都市。到了20世纪50、60年代,都市一时成为歌颂新中国的重要题材,新兴的都市还与林立的烟囱演绎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图景。不过那时当代性的艺术观念还不可能产生,因而并没有出现都市水墨或"城市山水"等概念。因此,堪称表现现代都市景观与生活方式的都市水墨,成为中国画科中的全新概念,都市水墨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水墨样式,也是中国画现代性转型的一个范例。它往往是与传统山水画相异乃至于对立的姿态出现。概而言之,都市水墨就是传统水墨的一种当代表现方式,是反映都市人文内涵、形式趣味、文化心理的一种新型艺术门类。本文对都市水墨的界定、表现内容、当代沿革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同时还对都市水墨的绘画语言突破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对王秋童、赵绪成、聂危谷等代表性画家的作品分析,阐述了都市水墨在笔墨语言、作品题材、审美意境等方面的探索。最后,通过自己《都市意象系列》的构思、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都市水墨诸多方面的理解。笔者以为,随着不可阻挡的都市化前进步伐,一方面,都市水墨将会成为中国画多元发展趋向中的重要一员,另一方面,都市水墨的表现内容与形式语言探索将为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提供有益的例证和参照。  相似文献   

4.
正我喜欢画园林山水源于我对扬州的热爱,它可以让我游走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以最本真和自然的情境融入到画里,当我亲切的走进它,你会发现自己也渐入佳境,用水墨画表现所见的花花草草还有亭台楼阁都感觉有一种民族精神和骨气所在。诚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养料。许多水墨人物画家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对绘画的语言、色彩、造型等进行了充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能够在提升作品整体效果的同时,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本文结合水墨人物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养料。许多水墨人物画家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对绘画的语言、色彩、造型等进行了充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能够在提升作品整体效果的同时,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本文结合水墨人物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态民族志散文不同于生态人类学论文论著。生态人类学论文论著往往通过严格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搜集数据,以客观的态度撰写学术报告,或作纯粹的学理探讨,或为生态治理建言建策。而生态民族志散文多从人类学家个人的感受和情怀出发,集文学审美与学术认知于一体,侧重于人与环境关系之呈现,从而给人以审美愉悦,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与关注。发表此文,希望引起故乡的人们和地方政府对西溪环境问题的重视、保护与治理。衷心祈祷故乡的人们诗一样地栖居在这世界上。  相似文献   

8.
声乐演唱的过程就是对声乐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对演唱者来说,具有良好的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能力和方法,是值得用一生来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演唱者如何做好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给予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世界艺术百花齐放,绘画领域争妍斗艳,我国的水彩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比较成熟的艺术,即便在世界水彩画坛上也有着十分显著位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的思潮也在不断掀起,我们不能居于现状,而停止不前,那么我们这一代新人如何把水彩艺术推向高潮,达到更加理想境界呢?这就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亲身去感受自然,并结合不同于其他国度的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题材加以创作,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属于自己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秦嗣德,男,1968年出生于山东日照,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中央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师从李少文、田黎明教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会员,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委员会委员。秦嗣德是当代中国画坛一位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当下众生百态见长的优秀中青年水墨人物画家。他怀抱一颗悲天悯人的慈悲心,以当代人视角,悉心洞察当下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并以质朴清新的水  相似文献   

11.
正张卫平,字田月,生于1953年,甘肃临洮人。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甘肃大风敦煌画院院长,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雪域西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作品《远古的辉煌》、《红军走过的地方》获文化部第八届、十二届群星奖;《流动的山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绘画史上,王维以独具神韵的水墨山水画作品被后世画家尊崇为一代宗师.后世学者认为,王维在绘画领域的历史地位,实际上比他在诗歌领域的地位更高.王维空灵淡远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到中唐以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细读这位一代宗师的水墨山水画精品,人们禁不住为其中不尽的诗歌之美所吸引,为其中幽远玄妙的禅味所陶醉.  相似文献   

13.
大型现代曲剧《百花谷》是以许昌西部山区发生的真实故事为原型,描写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带头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政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带领村民凝心聚力、实现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故事,深刻地展现出基层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舍小家、顾大家的时代风采。这是一出特色鲜明、创意新颖的原创剧目,也是一出"讲好许昌故事",接地气、聚人气的优秀剧目。  相似文献   

14.
《母亲》是20世纪90年代由张继刚编创、卓玛表演的藏族女子独舞。本文通过赏析《母亲》,进行民族舞蹈作品创作中共性与个性的探索,分析民族舞蹈创作中应该掌握的共性因素以及应该突破的个性手段,以求在未来的民族舞蹈创作中,寻找到提升民族舞蹈编创水平与质量的方向,创作出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5.
王可 《中国民族博览》2021,(15):178-180
永乐宫壁画在我国传统壁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朝元图》以宏伟壮大的构图、流畅圆润的线条和丰富艳丽的色彩最为出名.京剧《击鼓骂曹》是一出老生戏,讲述的是祢衡在被孔融推荐给曹操后,因受曹操轻慢,并用鼓吏的差事来羞辱他,于是祢衡当着满潮的文武大臣边击鼓边大骂曹操.文文分为三个标题进行论述戏画《击鼓骂曹》是如何借鉴永乐宫壁画...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对斯特拉文斯基作品的分析与评论反映了二者在音乐思想方面的交流碰撞。在《新音乐哲学》一书中,阿多诺把布里顿评价为斯特拉文斯基的“活跃的学徒”,并认为其创作技法不够成熟。在了解阿多诺的音乐思想后也就能更理解其对布里顿作出如此评价的原因。音乐作品必然反映出作曲家的创作思想,体现着作曲家的意志,也记录了时代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作曲家的评价也应具有更客观全面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电影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进程中,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的 17年(1949-1966)中,新中国电影的百花园中曾绽放过一朵朵绚烂夺目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奇葩:如《内蒙古人民的胜利》(蒙古族)、《勐垅沙》(傣族)、《山间铃响马帮来》(彝族)、《边寨烽火》(景颇族)、《芦笙恋歌》(拉祜族)、《五朵金花》(白族)、《冰山上的来客》(塔吉克族)、《刘三姐》(壮族)、《天山上的红花》(哈萨克族)、《阿诗玛》(彝族)、《农奴》(藏族)、《阿娜尔罕》(维吾尔族)、《达吉和她的父亲》(彝族)等银幕佳作,无不充满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