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图底关系理论作为艺术与视知觉的基础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创作中。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外立面的艺术形式,构成式样等因素依靠图底关系的理论法则得以传达。恰当组织建筑外立面中的图底关系是建筑设计的关键,也是传达建筑创意,使建筑以其独特形式在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的主要方法。文章着重从图底关系法则的角度,在阐述对建筑立面设计中形式构成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建筑立面设计中潜在的图底关系法则并以此来指导今后的设计创作。 相似文献
2.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当前环境设计领域内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整个环境工程设计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而言,两者之间即存在相同点,同时也有不同之处存在,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掌握两者各自特点及差异性,从而能够为室内设计及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就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4.
5.
6.
萨满教是满族等北方民族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在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引导下,萨满教的祭祀形式多样,各氏族、各姓氏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各族姓最初都是由女萨满来进行人与神的沟通.在满族祭祀中,女性同样是最活跃的分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元素也是东方文化里最具特色的宝贵财富。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领域,设计师必须合理应用传统元素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组合,才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使大众获得非凡的视觉享受和体验。笔者首先阐述了中国元素的内涵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次,探究了如何实现传统元素在景观设计里的科学运用,进而为景观设计活动中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这一设想提供科学的理论以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世间的一切都受和谐的秩序支配。万事万物都用自己独有的系统、组织结构来体现秩序。空间也不例外,它的形式结构反映出构成的秩序,反映出局部形式基本单位合成整体的组织模式。本文结合对放射构成形式定义和特点等,具体分析其在建筑形式、空间、组合、原理、路径方面的表现,结合国内外优秀建筑实例来阐述放射构成形式在空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10.
钟梦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133-135
婚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小说中体现出"与时俱进"的重要特征.同时,都市文学与乡土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与非女性主义文学对婚恋家庭也作出了绝然不同的文化阐释.研究婚恋文化,对我们理解并把握新时期文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曾豪进入儿童文学领域以来,创作了大量的动物小说,而首次触及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就是“狼”题材的作品.本文结合金曾豪的人生经历分析其小说中的狼形象. 相似文献
13.
14.
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用了一个章节来明确阐述张力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含义。视觉是动物最普通不过的观察能力,也是生活中人本身对外界最基本的感知能力,是人对事物产生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方式。书法和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符号。而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虽然是西方美学的审美理论,但是在解读我国传统文化国画和书法中,依然可以加以参照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解读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涵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涵义视角出发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孕含的宗教信仰涵义 ,指出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呈现出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主的多种宗教文化的涵义 相似文献
16.
解读《土生子》中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黑人文学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土生子》长久以来被评论为一部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然而,只有在发现了它的深层象征意义后,这部小说才得到了它应有的声誉。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重新唤回了文学界对于象征主义的重视。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象征分类的标准,文申将象征分为三类:原型象征、本来象征和隐藏象征,每一类都对应着象征与寓意之间的不同关系。象征的运用,使其作品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天地,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放大个人经历并赋予其代表性。通过对这一技巧的巧妙运用,《土生子》超越了陈述事实的自然主义作品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人权观念强调人的普遍一致性,民族观念突出人类多元与差异性的现实,但两者在权利问题上并非毫无交集。民族权利是理解人权理论与现状的重要切入点,至少在两者表现出来的理论层面,人权与民族权利存在相当程度的理论相关性,并共同致力于解决现代性问题,人权与民族权利关系可藉由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两者的取得与保障过程在现实中呈现同步性,人权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伴随全球化浪潮逐波同步推进;传统人权与民族观念在当代政治现实中都受了挑战,而对这些挑战的回应是否有效取决于两者在理论与现实中的突破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