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伴随着灰空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空间中,传统的处理手法很难从心理上驱使建筑中半开放、半封闭的空间自然交融。从空间视觉、知觉的属性上感知建筑灰空间,并应用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对建筑灰空间中进行分析理解,以达到从视知觉上抹去建筑室内与室外的界限使建筑室内外空间自然交融,更好地适用于建筑设计,营造出自然整体的生存环境。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图与底的关系,光线与阴影,凹凸关系对建筑灰空间的营造有着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用了一个章节来明确阐述张力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含义。视觉是动物最普通不过的观察能力,也是生活中人本身对外界最基本的感知能力,是人对事物产生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方式。书法和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符号。而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虽然是西方美学的审美理论,但是在解读我国传统文化国画和书法中,依然可以加以参照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正如《琵琶行》一诗中所描绘的婉转意境,灰空间在民居雅室之中往往演绎着诗情画意的过渡角色。在民宿设计中,如果灰空间处理得当往往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整体效果。本文将引用活化景观这一概念,并应用于充满自然气息的乡村民宿设计改造之中,结合民宿的外环境和整体设计风格,针对玄关、走廊、露台等过渡区域进行意境美的设计与分析,并从景观敏感度的层面上探究活化景观设计在民宿灰空间的诗意表达中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4.
何永之 《民族学刊》2022,13(1):66-72, 138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但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宜居空间营建经验,发挥其聪明智慧在雪域高原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生态宜居空间,并形成了择佳地而居,营建生态宜居空间等人居理念,生态宜居型住房的营造,实现了人、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和协调发展。西藏生态宜居建筑的营建很好地顺应了西藏高原复杂地理气候环境,巧妙地趋利避害,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藏民族对住房的营建,其原则就是最大程度地顺应自然地理环境,降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体现了藏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展现了人居智慧。藏民族对大自然的保护、崇敬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观念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照亮着未来对生态居住环境营造以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用了一个章节来明确阐述张力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含义。视觉是动物最普通不过的观察能力,也是生活中人本身对外界最基本的感知能力,是人对事物产生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方式。书法和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符号。而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虽然是西方美学的审美理论,但是在解读我国传统文化国画和书法中,依然可以加以参照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图底关系理论作为艺术与视知觉的基础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创作中。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外立面的艺术形式,构成式样等因素依靠图底关系的理论法则得以传达。恰当组织建筑外立面中的图底关系是建筑设计的关键,也是传达建筑创意,使建筑以其独特形式在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的主要方法。文章着重从图底关系法则的角度,在阐述对建筑立面设计中形式构成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建筑立面设计中潜在的图底关系法则并以此来指导今后的设计创作。  相似文献   

7.
图底关系理论作为艺术与视知觉的基础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创作中。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外立面的艺术形式,构成式样等因素依靠图底关系的理论法则得以传达。恰当组织建筑外立面中的图底关系是建筑设计的关键,也是传达建筑创意,使建筑以其独特形式在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的主要方法。文章着重从图底关系法则的角度,在阐述对建筑立面设计中形式构成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建筑立面设计中潜在的图底关系法则并以此来指导今后的设计创作。  相似文献   

8.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营造传承空间的文化气息、丰富传承主体与客体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是当下值得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本文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生产性场域研究,通过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文化再生产"与"场域"理论,深入研究司家秋千会与旅游的关系,分析出现存的问题,并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传承空间与文化的互动交融,以此推动司家秋千会的弘扬与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意义的方法与形式。  相似文献   

9.
蒙、满、回、汉四族通婚研究──呼和浩特市区的个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呼和浩特市自古以来蒙、满、回、汉四族通婚的演化过程 进行了梳理,对四族通婚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蒙、满、回、 汉四族的通婚范围和族际婚率,当代比清代和民国明显扩大和升高,且均无"上 嫁"现象。这意味着四族在城市中不仅法律上平等,事实上也大致平等。民族通 婚率高固然利于、同时也表明民族关系融洽,但通婚率低也不见得对民族交往有 害。"文化交融"或"结构交融"大规模地发生必然导致高民族通婚率,中国城市 民族通婚中"结构交融"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数较少的民族群体,其成员 更有可能与族外人通婚,但由于文化交融、结构交融和政治地位的差异,二者的 关系并不完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民族杂居地区——临夏市的回、汉文化越界与交融现象,并结合有关族群理论和历史事实说明:文化交融现象本身就是民族关系良性运行的结果和反映,从族群"原生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它继而可以成为两个民族彼此认同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深刻内涵方面,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交际形式,强调交往的强度与广度;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交际内容,强调交流的精度与深度;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的交际效果,强调交融的效度与限度。在结构样态方面,有本体结构、外延结构和总体结构之分。其中,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间的协同与共生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本体结构;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联结与整合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外延结构;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统领的“1+2+3+4+5”上下贯通的衔接与联动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总体结构。在理论特质方面,主要包含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四个方面,这为更好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胡超文 《民族学刊》2023,(10):120-129+160
族群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界就对其进行了持续的理论探讨,并积极开展中国族群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其中,族群关系对建筑文化生成与变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澳门城市发展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色彩,是研究族群互动的经典场域。本文通过族群互动理论的视角,在简要回顾澳门历史发展过程、梳理明清澳门族群构成与互动形式的基础上,分四个时期深入剖析了1557年至1849年澳门建筑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进程,指出族群之间或和谐或矛盾的关系都会在建筑文化上体现出来,建筑文化表达的是族群互动的结果;建筑发展过程与族群生存、生产及精神等需求紧密相关;建筑是物质财富的重要体现,澳门建筑发展既与中葡两类族群的职业属性及整体经济地位有关,也与各自族群的营造传统相连;建筑文化决不仅是温文尔雅、自然和谐地形成的,更多的是在矛盾、磨合、对抗中形成的;政权稳定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是族群互动的基石与依靠,明清澳门建筑发展过程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包容性。  相似文献   

13.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明清地方文庙的建设布局细节,并尝试分析建筑布局与仪礼空间营造之间的关联性。文章从文庙建设的起源、布局、形制、建筑构成的要素研究入手,研究仪礼空间营造的相关元素和文庙建筑文化象征的功能,总结我国明清时期地方文庙的建筑特征,深入分析当时政治文化部署的实际需求,以及对文庙建筑的设计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从先秦至明清,天人关系都作为基本问题加以研究。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道家哲学,其"天人合一"思想赞美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本文试图以"什么是天人合一"及"天人合一中"人"作为文化的主宰",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下的空间设计,并对建筑空间、文学空间、园林空间等人文环境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从中国人的空间观中解读"天人合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得相对全面的认识,期许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寻求最佳捷径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彭秀祝 《民族论坛》2022,(3):111-120
武陵山作为西南与中原、边疆与内地的重要联结区域,不同文化在此空间中接触、互化与融合,成为人类学研究的知识富矿区。在“中心-边缘”和“走廊-通道”等理论视角研究下,武陵山地区的“中间特质”及其文化上的复合性并未得到充分彰显。从“中间地带”这一理论概念理解武陵山区,不仅有助于打破自然地理上的阻隔、行政边界的限制和文化上的区隔,也利于对前人理论进行综合与提升,进而更好地解读这一区域的人群历史记忆、文化复合状态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从先秦至明清,天人关系都作为基本问题加以研究。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道家哲学,其"天人合一"思想赞美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本文试图以"什么是天人合一"及"天人合一中"人"作为文化的主宰",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下的空间设计,并对建筑空间、文学空间、园林空间等人文环境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从中国人的空间观中解读"天人合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得相对全面的认识,期许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寻求最佳捷径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社会化已经使传统意义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将在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发生巨大改变。从空间社会学理论视角来看,在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要注重三方面的建设:物质空间的生产要基于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经济交往;符号空间的生产要注重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交流;精神空间的生产要强调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交融。因此,在数字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支持下,可以找到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以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局面,达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黄玥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203-207
广西祭祀建筑文化历史悠久,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有了祭祀场所的建筑建造意识.而后历经朝代变迁更替,多民族多信仰发展以及与外来迁徙文化的碰撞交融等复杂历史过程,广西祭祀建筑文化不仅呈现出经了"天祀""地祭"到"人享"的演变过程,更有了多元丰富的呈现.了解祭祀建筑本身文化对了解同时期地区的人民思想文化转变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谷苞先生在新疆天山南北的农牧区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在前期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谷苞先生在关注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思想,进而将其用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多民族关系;同时,谷苞先生认识到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前提,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这是谷苞先生最重要的民族学研究成果。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并对中华民族进行长时段的形塑。谷苞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理论,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资源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兵团民俗是兵团各族职工群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和集体享用的生活文化。通过对八师石河子市133团、143团民俗生活的田野调查,从"赶巴扎"、节庆互动和语言交流三方面观察与参与观察,运用民族关系的相关理论加以分析探讨,由此折射出兵团民俗生活与民族关系和谐构建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动交融的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