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使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三原方言的一组手部动词“挑”、“拣”、“择”进行词义分析和比较,发现这三个动词的动作主体、动作结果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要素内容;动作对象、动作过程则差异较大,因而形成一组近义词。通过区别这组近义词的词义可进一步建立三原方言“挑拣”类手部动词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2.
凤凰汉语方言夹杂个别土家语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一些土家族语言研究的专著和《凤凰县志》中都有相关记载和论述.文章主要考察凤凰汉语方言词汇系统中土家族语词借入的情况,分别从"全借""半借""变换语音"三个角度来分析土家语借进凤凰方言的方式及特点,讨论其借入后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突厥语族语言的动词中有一些词,当它们在句子中单独出现,作谓语用时,它们和一般动词一样,有各种形态变化,其词汇意义表示某种动作和状态,但当它们与其它一个动词组成一体作个1子的谓语时,前面的动词则以副动词形式出现,保留着其词汇意义,而后面的动词虽可进行各种形态变化,却失去了其本来的词汇意义,这后面的动词只帮助前面的动词表示诸如动作、状态的持续、结束等等附加意义。我们管前面表示动作、状态基本意义的动词叫“主要动词”,把后面的只表示附加意义的动词叫“助动词”。例:l、Menmugalimhaldum。我成了教师了。2、A…  相似文献   

4.
语言接触影响是一个历时的、自然的动态过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文以青海汉话和青海蒙古语的关系为例,认为所谓"源语"和"受语"关系是可变的,语言接触影响的概念涵盖了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语言之间、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相互辐射、相互交织的一种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词汇研究是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词义是一种可靠且富有成效的路径。一般的比较结果显示,壮语北部方言与布依语接近,而南部方言则与傣语、泰语等接近。核心词汇的一致性越大,说明用来比较的语言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核心词汇的词义有整齐的对应,则两种语言在许多领域会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共性。语言发展的进程不一样,其语音面貌和词义也许会有所改变。假如在比较研究之际有意识地用历史眼光来进行观察,会发现其中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语音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6.
利用英汉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探讨一组英汉对应近义词在搭配行为和语义韵方面的特征。研究发现,英汉近义词在语义韵方面具备相同或相异的特征,二者在搭配、内涵义、语义趋向、语义韵特征、语义韵强度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对应关系。语义韵的对应是确立跨语言近义词对应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近义词,如何选词恰当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词典、直觉等传统方法存在着不足,较难准确区分近义词,大型语料库为近义词辨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选择capacity,capability和competence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三个近义词在语域、搭配、语义韵中的特征以及三者的不同之处;笔者发现通过语料库辨析近义词的方法在近义词辨析中行之有效,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近义词辨析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动作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几乎都可以用两种方式表达出来。一种是主动语态,一种是被动语态。例如:“客人少坐,我安排些晚饭,与你两个吃”。(《水浒》下,1052页)(khyed gnyis tog tsam bzhugs dang ngas khyed gnyis kyi dgong zas bzos chog)(同书藏文版三563页)。在这个句子里汉藏语均为主动态,“我”是主语;nga也是主语,只是在“Nga”后加了“byed sgra”s(这是动作者的标志),动词谓语分别是“安排”与“bzos”,同时,汉藏语的主语都是谓语动词所代表动作的行动者。我们还可以把宾语作为注意的中心,那就是把动词所作用的对象作为句子的主语。例如:“人民靠我们去组织”(四  相似文献   

9.
考察越南学习者对汉语完成体标记"了1"的习得。研究发现,越南学习者"了1"的习得不完全支持情状体优先假设。在达成动词情状中"了1"使用率较高,习得较好,但在完结动词情状中"了1"使用率不高,习得较差,和活动动词、状态动词差别不大。"了1"的习得最突出的问题是使用不足,特别是在有终结点的句子情状中使用不足。造成这一习得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汉语时体系统自身的特点,二是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据文证义",是从语境角度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重要的训诂方法.这里的"文"主要指篇章、文句和文例.利用其"文"推断词义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根据文献作品的内容推断词义;二是根据文句推断词义;三是根据文例推断词义.  相似文献   

11.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在法律条文中使用了大量无法通过法律解释予以明确的"程度性动词",这些"程度性动词"的使用,取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本质上是民族自治地方获得"国家"特殊照顾和优惠的权利这一"积极权利"的性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性文件在条文中使用"程度性动词",正是国家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弹性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列举运用宾语前置、介词省略、比较句中的形容词谓语前置、形容词和名词活用作动词及无系词的判断句等语法的例子,来说明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在语法上的相似性,并指出这种相似性是因它们在历史上的渊源关系而产生。  相似文献   

13.
向亮 《民族论坛》2010,(1):34-36
土家语分为南北方言,但南部方言远不如北部方言分布的区域广,如今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镇一地使用,呈"孤岛"态势。本文从相关的地理、历史状况以及南部土家人的来源诸方面来探讨南部土家语"孤岛"现象的成因,认为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不仅与语言本身的分化演变相关,还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及其使用情况有联系。而且,这种"孤岛"态势还将进一步深化下去。  相似文献   

14.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发生变化的词。例如:表示动作行为的:∫ygur-(跑) jyr-(走) y∫ir-(看) ji-(吃) ba∫la-(开始) i∫-(喝)  相似文献   

15.
超南语中方位介词和趋向动词的用法并不由动词决定,而是与动作出发点及说话者的视线基点有关,通过越南民族对空间的认知可以揭示超语中方位介词和趋向动词的逻辑意义及隐喻现象,揭示这两类词在越语中的用法及认知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壮语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一批举足轻重的虚词,"jщ33"就是其中一个,它由一个表示"在、居住"意义的动词虚化为两个语言成分:一是介词;二是进行体的标记.  相似文献   

17.
移动作为一种日常化、世俗化的行为与工具,是理解人们认知方式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华夏体系"政治地理学概念及"新客运动"中族群认同关系的反思,结合移动作为社会属性的现代价值,指出移动性是客家文化历史结构的核心价值,是客家人身份认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方言是因地域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一般所谓方言,均指地域方言而言。 我的家住在化隆县甘都镇,同循化的积石镇只隔一条黄河,但我们两处的方言,便在口音上大不相同,甚至有些词语也互有差异,这件事从小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其后到了西宁、兰州,更远及于南京、上海、陕西、四川,方言纷陈,各具异采。而在上述各地,又接触些湖、广、闽、浙的文人学士,凡夫俗子,则更感到“南蛮(夬鸟)舌”,“呕哑嘲哳”,有些连听也听不懂了。这才觉得中国之大,风土之异,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对互相之间的交往,造  相似文献   

19.
一部名为<新现代藏英词典>( The New Tibetan 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以下简称<新>)的词典2001年由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词典有几点值得注意:①主编是著名藏学家、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人类学系主任兼西藏研究中心主任Melvyn C.Goldstein,而且有藏族参与编纂工作.②收词丰富,多达8万余条.有古词,有新词; 有现行的口语词,也有书面语以及旧式公文用词;有中国藏区用词,也有中国境外藏胞社区用词.③每一条都有注音.④把动词分为主动动词(active verb)和非主动动词(involuntary/inactive verb)两类.⑤许多名词词目都附有相配的动词, 对造句、作文非常有用.⑥例句多, 对理解词义和用法大有帮助.本文不打算对这部词典作全面的评论,下面只把我们在使用中看到的3个问题提出来,与编者商榷.  相似文献   

20.
方言与民俗的关系,也就是地域语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其实就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方言映射民俗,民俗渗透于方言之中。本文透过方言词语,具体研究绥宁苗族独特的婚嫁习俗以及这些习俗所反映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熟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