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视频网站开始纷纷推出自制的视频节目,新媒体视频节目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诸多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节目与其它热门网络自制视频节目的双重挤压之下,网络自制视频节目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并非易事.《奇葩说》是由"爱奇艺"制作的一档语言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以成为"互联网最大综艺节目"和挖掘"最会说话的人"为宗旨,是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网络视频节目.本文研究《奇葩说》的创新之处,希望给网络自制类节目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奇葩说》号称"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作为爱奇艺独播的辩论、讲话综艺,称得上是近年网络综艺的新形式。与受众传统观念中类似"辩论大赛"的概念不同,《奇葩说》似乎更加轻松自由。除却个性鲜明的选手和新潮又亲切的辩题,《奇葩说》符合节目定位,并且与节目融为一体的广告和宣传推广模式同样值得分析。当下,受众审美能力提升,节目组需要根据自己的节目性质、内容设计特色宣传手段。《奇葩说》运用贴合节目的形式和手法,既带着碎片化、娱乐化、后现代主义等网络时代节目与广告的共性,又带着幽默感、包容性、社会性,标新立异,使其成为看点。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系列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包括《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以及优良的口碑,在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中掀起了一波以文化节目为主的狂潮。2017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了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的首播。鉴于这档节目是一档新推出的节目,相关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将对《国家宝藏》的营销策略进行重点分析,通过《国家宝藏》4P营销策略的分析,得出该节目现阶段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弥补这类研究的空缺,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对日后这一节目以及相似节目的研究提供相关经验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这两年,什么最火?毫无疑问,是短视频。不管是等公交、坐地铁,还是逛街、用餐,几乎人人都在盯着手机"刷"短视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含短视频)规模达7.5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4G网络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短视频形式为标志的新闻资讯风生水起,短视频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资讯传播形式之一。越来越多的传统新闻媒体转战资讯短视频领域,市面上还出现了很多专门提供短视频资讯内容的平台。本文基于对"时差视频"和"世面"发布在微博上的、播放量超过100万次的国际资讯短视频的内容分析,浅析国际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制作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4G网络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短视频形式为标志的新闻资讯风生水起,短视频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资讯传播形式之一。越来越多的传统新闻媒体转战资讯短视频领域,市面上还出现了很多专门提供短视频资讯内容的平台。本文基于对"时差视频"和"世面"发布在微博上的、播放量超过100万次的国际资讯短视频的内容分析,浅析国际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制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山西广播电视台《人说山西好风光》节目第二季成功落下帷幕,这个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申办活动为载体的综艺节目,在海内外有效扩大了山西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笔者作为临汾市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参与了《人说山西好风光》临汾市电视竞演节目的创作与展演,临汾市在2016年和2017年两次竞演活动中都夺得第二名,并获得2018年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的主办权.在策划两次电视竞演活动的总体方案时,笔者从"新闻传播"角度上考虑,认为临汾旅游文化资源最具传播价值的是蕴含其中的"人文",就此提出了"以新闻传播规律发掘人文资源底蕴"的建议,这里结合临汾市参加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申办《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效果,对当初"以新闻传播规律发掘人文资源底蕴"的思路进行梳理归纳,浅探刍议,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李二任 《中国民族》2012,(Z1):104-105
是他,首次将爱情作为主题展现在新中国的银幕是他,使这部影片成为新中国首部纯母语电影早在1934年就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方法创作出了"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的奇葩"——《神女》的吴永刚,在1950年导演了一部由袁文殊编剧、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辽远的乡村》,但反响平平。  相似文献   

9.
系列节目《祖国大家庭》自3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黄金时间开播,引起了很大反响.节目的最初设想,是由中央电视台新闻部的编辑们提出的.设想提出后,得了国家民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说:"光这个设想,就能得100分!"今年1月,国家民委和中央电视台邀集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19个省、自治区民委负责人和电视台新闻部的部分同志,在南宁召开了《祖国大家庭》专栏节目筹备工作会议,确定了栏目的指导思想、节目  相似文献   

10.
美哉,土家锦     
在湘鄂川黔毗连的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土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土家族织锦就是土家族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曾有诗云:溪州女儿最聪明,描锦挑丝最有名:"凤踩牡丹"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土家织锦历史悠久。在秦汉时期土家族织锦被称为"峒布"或"土布",秦时,"其先民户出峒布八丈二尺",并作为赋税上交。汉时,土家族先民要交"峒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曾记载"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峒布。"此后,土家织锦成为向历代中央封建王朝进贡的珍品,史称"峒锦"、"峒布"、"斑布"、"土布"等。  相似文献   

11.
湖北恩施民歌 《六口茶》,因其朗朗上口、 简单易学,在武陵大地广为流传. 特别是近年来, 由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甚至外国人接触到了恩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这朵奇葩,《六口茶》悠然的旋律正逐渐走向山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日益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服务平台,利用媒体优势帮助百姓解决难题也成为电视媒体的责任。而"电视+相亲"这一媒体与生活的高度合作,使得其成为各大电视台的收视利器。在这类节目收视大潮中如何标新立异就变得格外关键,本文以苏州广电总台《幸福来敲门》为例,浅析相亲栏目制作中的收视热点。  相似文献   

13.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日益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服务平台,利用媒体优势帮助百姓解决难题也成为电视媒体的责任.而"电视+相亲"这一媒体与生活的高度合作,使得其成为各大电视台的收视利器.在这类节目收视大潮中如何标新立异就变得格外关键,本文以苏州广电总台《幸福来敲门》为例,浅析相亲栏目制作中的收视热点.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2,(5):7-9
<正>李长春充分肯定央视春晚张家界送演节目《追爱》武陵源区民族局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龙年春晚张家界市送演节目《追爱》,对张家界魅力神歌文化传播集团及《追爱》节目组表示祝贺:"衷心祝愿你们神歌远扬、魅力四射。"《追爱》取材于湖南民间,在月亮升起的时候,武陵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  相似文献   

16.
作为省级"非遗"、湖北建始县家喻户晓的经典民歌——《黄四姐》迄今传唱已有150多年。相传,生活在武陵山区深处的土家族姑娘黄四姐和乡亲们,受困于贫困、闭塞,过去与外界甚少交往,故而从山外来的卖货郎成了稀罕。斗转星移,如今在互联网时代,"黄四姐"们与时俱进,做起了跨越时空的电子商务:不仅仅轻点鼠标、网络下单买买买,而且还通过拍视频做直播等方式卖卖卖,把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好物——各色家乡山货远销各地。可以说,"黄四姐"和她的乡亲们,正演绎着"互联网+"的电商新传奇。  相似文献   

17.
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活》这本书我保存了60年,学习了60年,实践了60年,可以说是我从事美术工作以来,用了一辈子的思想武器,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中解决文艺问题的最有权威性的经典著作。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对此我体会很深。"讲话"一开始是引言,是1942年5月2日讲的,引言中指出:"中国民族解放斗争有各种战线,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文化军队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引言中还提到:"文艺要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什么问题应解决的呢?……就是立场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诸多韩国综艺节目被引进到我国,尤其是明星真人秀节目更是引发了全民狂欢。本文以浙江卫视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为例,从节目形式、制作方式、营销模式对海外引进电视节目的本土化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内电视节目创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白庚胜 《中国民族》2012,(10):36-38
前不久,40集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在中央一台黄金时段热播之后,反响甚大,影响很好。纳西族历史文化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丽江的对外宣传又一次取得突破。一部优秀影视剧的成功,要有较高的立意、较精彩的情节、较丰富的内容、较生动的人物形象、较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木府风云》的成功也在于此。我们说《木府风云》有较高的立意,是说它确立了"歌颂团结、维护统一、讴歌爱情、赞美和谐"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真实表现了纳西族在求生存、  相似文献   

20.
2012年6月12日晚,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家体育馆拉开序幕,当晚的开幕式晚会名为《盛世中华》。实际上,不仅因为晚会命名体现出来的国家情怀,更因为国家领导人的在场,这台晚会已成为一个国家化的仪式。这是一个特定时空中梦幻般的仲夏之夜。即使只是观看网络视频,仍可察觉晚会场面的变幻、恢宏与精致。如今的晚会,在现代舞美技术和各种音像声控高科技的强力支持之下,制造出各种令人目炫的视觉体验。通过国家化仪式来呈现少数民族文化,已然成为现代中国一个新的"文化传统"。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