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域传统文化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明日之城为发展目标,创造最大化的发展空间结构.打造以六盘水三线文化以及老城区特色文化为主要发展路线,明确老城区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并结合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在空间特征上的差异,重点对老城区域进行保护与传承,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改革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的转型发展新思路"明日之城".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是少数民族村寨特色的集中展示地,是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基于此,文章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平等侗寨的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空间重构,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生存和健康发展恢复适宜的空间环境,以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精神,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从而造就我国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文化空间发展的理想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经济支撑与旅游导向密切相关,为了复兴历史街区,许多城市大力开辟旅游以及各种文化活动。旅游业带动了历史街区的空间消费,空间消费也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透过"空间消费"的概念,考察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最具典型风貌河段"的空间效应演进,通过分析空间塑造、符号消费以及空间价值的变迁,提出了人的行为和消费体验对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消费"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博物馆学的重要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对当地的文化、自然遗产及风景进行"在地"的保护。与传统博物馆注重对文物的收集及展览不同,生态博物馆以自然风景、文化遗产或居民的集体记忆为收藏和诠释的对象,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固定边界,将"地域"概念扩展到博物馆领域。随着旅游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促进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生态博物馆"在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模型出发建构生态博物馆的文化空间,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的根本、基础和载体。在此基础上,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提出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及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特色节庆活动的开发有助于塑造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形象,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摸你黑"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具有生产的属性,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喀什老城传统麦海莱的空间结构与社会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将之与新建小区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喀什老城改造过程中从麦海莱到小区的空间结构变迁所带来的社会关系及其构建方式的变化,指出只有充分注意到维吾尔族社会空间构建的基本原则,才能更为顺利地推进维吾尔族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文化是以该民族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土壤而滋生。生活在广西的各族人民,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适应、改造中,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人和谐"的局面。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传统文化更具有特色、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无锡是一个具有浓郁江南文化特色的重要的旅游城市,随着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的提出,无锡依据地域特色积极调整原有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一系列适宜现代城市环境的旅游景点。本文即以无锡影视文旅跨界融合的代表——"三国城""蠡湖中央公园"和"华莱坞影城"为例,探讨新地域主义及地方重塑观对无锡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的影响,并为旅游城市拓展文旅发展的格局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是云南民族文化十分典型的内容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对其文化内涵的传承,是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保护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其建筑特色及保护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云南省民族文化宫项目,希望能够为我省民族传统民居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节日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城市节日的公众参与性与公共性仪式表演体现了城市节日文化空间民俗的本质特征.而城市节俗的历史文化特性集中体现在城市节日的娱乐性、宗教性及消费性三大方面.我们从传统节日与新型节庆的角度观察城市文化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营造过程与历史流传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在日益城市化的过程中,文化传统如何与城市当代生活融合,城市如何借助传统节日来拓展人们的生活空间,建立沟通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机制.日本、韩国城市节日与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特色节庆活动的开发有助于塑造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形象,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摸你黑"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具有生产的属性,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背景下,紧跟"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国家战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是当前实现国家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新思路。地方特色产业天然的差异性和鲜明的区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同时,产业融合下的文化授权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开辟了产业延伸空间,适合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文化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思路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探讨了在"特色驱动"的方针下,以文化授权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生活方式沿袭着明代文化习俗,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基本完整保持着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和服饰特色,既保留了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贵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造就了屯堡聚落景观。本文将屯堡聚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特色景观作为案例开展研究,以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古国而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而又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中所独有的文化元素、符号内容被广泛运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给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中国特色。由此,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创新发展研究"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对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中国特色传统元素进行研究,促使视觉表现更具民族性,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和实现文化的发展、传承、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域传统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陈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地域传统文化元素的视野下进行公共陈设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它既完善并开发了公共陈设的实用功能,又能展现城市记忆的延续、发展地域的民俗传统。本文主要阐述了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地域文化元素的视野下对公共陈设中文化元素的追求及其意义进行探索,并以杭州为例分析研究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陈设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与提升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特点,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结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应和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既要保持自己思想和文化特色,又要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中的"自我价值的彰显"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7.
骑楼是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形式,以独特魅力彰显城市形象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有进一步发展,但在生活空间、城市活力以及历史文脉方面还有待提升。探讨骑楼保护需着眼文脉延续理论,分析文脉显隐性特征,探究保护利用可行性策略,挖掘文化街区发展路径,创建可持续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生活方式沿袭着明代文化习俗,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基本完整保持着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和服饰特色,既保留了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贵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造就了屯堡聚落景观.本文将屯堡聚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特色景观作为案例开展研究,以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喜林苑是一个传统文化符号在全球化时代通过一些现代文化生产的手段实现资源保护、文化传播和品牌塑造的典型范例,其实现了从传统的民居建筑向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文化保护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等现代多功能文化空间的转变。在其转变过程中,受到了全球化、旅游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有自己发展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源远流长"一词可以套用在回族文化上,回族文化的"源"可以上溯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构建的一神教(monotheism)系统的古老源头,回族文化的"流"又可以其文化内涵上的"多元构成"来表现。回族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用",形成了完整而特色独具的文化体系。本文将就回族文化的"源"与"流"作一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