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3月6日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工匠精神是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时代呼唤着工匠精神的回归和当代艺术表现的重塑,也呼唤着艺术教育重新审视当代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陶塑艺术在石器时代便已产生,随着历史的推移,经历了秦、汉、唐的博大与盛繁,记录了我国各个时期艺术风尚的流变,为精神、为技艺,本应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得以延传和推广.本文以"陶瓷雕塑课程中陶塑教学的思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目前陶瓷雕塑教学进行阐释和分析,进而从理论教育和塑造实践两个方面来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陶塑教学提供新的方案和方法,推动艺术教育事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动物陶瓷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汉代动物陶塑对现代雕塑艺术发展影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也同样是影响和体现现代雕塑艺术理论与实践创作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动物陶瓷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汉代动物陶塑对现代雕塑艺术发展影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也同样是影响和体现现代雕塑艺术理论与实践创作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具有万年陶瓷史的大国,近年来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崛起,陶瓷艺术教育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普通高校应充分发挥陶艺课程的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本文从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出发,对陶艺教学在普通高校教育教学的作用进行分析论述,对当前陶艺教学在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专业教学实践,为新时期普通高校陶艺课程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强化陶瓷艺术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当代艺术本身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它融合了多种艺术思想、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具有良好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与高校美术教育引入当代艺术课程的教学价值,指出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当代艺术教学的必要性。同时将二者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有利于我国美术教育课程的创新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纵观历史在国家强盛、经济发达的同时,必然会带动艺术思想的解放和进步。陶瓷等工艺品充分展现了文化的奔放、旺盛的生命活力。在古陶瓷艺术中陶俑艺术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古代陶瓷艺术的体现,能够为现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现代陶瓷艺术在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日渐成熟。许多艺术家洞悉到陶瓷作为媒介的艺术品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和饱满的艺术思想。所以艺术家们携当代艺术理论和观念,带着满腔热血,借助景德镇陶瓷方面的成熟制作工艺,来体现艺术家对生活态度、内心情感和精神延续的思考。在陶瓷装饰手法中,不断地追寻新的运用方式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之路,装饰手法的创新运用直接作用于小到一幅画的装饰效果、大到陶瓷装饰技术领域运用。我希望把青花及釉下材料的喷绘、刻绘手法运用到新型的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8.
纵观历史在国家强盛、经济发达的同时,必然会带动艺术思想的解放和进步.陶瓷等工艺品充分展现了文化的奔放、旺盛的生命活力.在古陶瓷艺术中陶俑艺术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古代陶瓷艺术的体现,能够为现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现代陶瓷艺术在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日渐成熟.许多艺术家洞悉到陶瓷作为媒介的艺术品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和饱满的艺术思想.所以艺术家们携当代艺术理论和观念,带着满腔热血,借助景德镇陶瓷方面的成熟制作工艺,来体现艺术家对生活态度、内心情感和精神延续的思考.在陶瓷装饰手法中,不断地追寻新的运用方式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之路,装饰手法的创新运用直接作用于小到一幅画的装饰效果、大到陶瓷装饰技术领域运用.我希望把青花及釉下材料的喷绘、刻绘手法运用到新型的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10.
工匠文化伴随着我国文明的发展在逐渐壮大,在现代的高职教育中,传承工匠文化,发扬工匠精神,培养专注职业、勤奋上进、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工匠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符合教育改革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文章就高职院校如何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做简要探讨,为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工匠文化伴随着我国文明的发展在逐渐壮大,在现代的高职教育中,传承工匠文化,发扬工匠精神,培养专注职业、勤奋上进、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工匠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符合教育改革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文章就高职院校如何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做简要探讨,为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湾陶瓷作为广东本土文化的瑰宝,凝结了广东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气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文化故事,制作工艺,审美方法,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研究石湾陶瓷艺术教育资源开发的方法。让石湾陶瓷文化更好地融入地方艺术教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提高艺术教育质量,让艺术教育更显特色,让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转变和更新速度加快,对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基础,现代专业技能教学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给高职院校的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与动力。建设一只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工匠精神"是一只职业精神,它由最初的工艺者扩展到所有职业者。"工匠精神"强调创新、专注、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本文结合"工匠精神"分析建设师资队伍的策略,希望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陶瓷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作为陶瓷艺术中的"大家",浙江婺州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价值极高。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碰撞和交融,在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受到了新时期观念的冲击,如何能够使传统的青瓷艺术得以传承、焕发出陶瓷艺术的魅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浙江婺州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传统青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陶瓷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作为陶瓷艺术中的"大家",浙江婺州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价值极高。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碰撞和交融,在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受到了新时期观念的冲击,如何能够使传统的青瓷艺术得以传承、焕发出陶瓷艺术的魅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浙江婺州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传统青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当代艺术的划分目前尚未确定一个最为准确的标准,不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代艺术的种类、方式、特点越来越丰富、大胆。有学者认为,艺术从没像今天这样,集中展示了人类本身无限自我超越的能力和潜能,显示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无穷可能性及冒险性。还有学者认为,当代艺术是"丑"是"毛骨悚然"是"无病呻吟"。回观艺术史,从现代主义开始,艺术形式发生了重大转折,艺术家们更希望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当下生活的转瞬即逝。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当代艺术,是当代美学一个永争不休的话题。对此作出一定的反思和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对内可以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对外可以彰显城市的形象和风采,是城市的文化渊源与精神品格的凝练。城市精神承载着一个城市独特的历史底蕴、现实风貌和未来远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彰显和弘扬石家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如何进一步深入提炼和涵养城市精神,就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石家庄的地缘文化及历史传承与变迁来分析石家庄城市精神的构建,从地缘文化看石家庄城市精神中蕴含着"崇山乐水"的城市精神底蕴;从历史传承看,石家庄城市精神中内涵着"和合文化"的城市精神内核;从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的取向来看,呼唤着"诚信立市"的城市精神精髓。  相似文献   

18.
当代艺术应当具备批判的性质,这种批判性作为艺术的一种功能,主要作用是传达艺术创作主体的思想观念,目的是为启发新的艺术创作理念、艺术欣赏理念等。艺术批判性质的显现有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中国当代艺术批判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思想启蒙运动中建立的美学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随着时局演化,一直发挥着批判的职能,因此,批判性逐渐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种属性,这种性质的建立过程虽然伴随着外来思想的冲击,且大部分思想观念来自于西方哲学体系,但并不能将其完全理解成"舶来品",批判性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更多情况下是一种被默认的状态,它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是一种由隐到显的过程,当代艺术的批判思维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批判思想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工匠精神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在企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对于中职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西藏美术的发展为主题,对藏族传统美术的传承和弘扬,新唐卡、布面重彩、油画、水彩、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的探索、创新和发展,非架上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参与,女性画家和现代职业画家的出现等现象加以论述。自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美术家通过学习和探索,创作思路变得逐渐清晰和开阔,创作手法更趋成熟和多样化,在西藏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艺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