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对阿马蒂亚·森的《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一书作简要的分析介绍,通过对作者背景的简要介绍以及对该书与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观点的比较来阐述阿马蒂亚·森在此书中的重要观点——反对对个体身份的单一划分.并且通过若干实例来说明阿马蒂亚·森观点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结构主义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于2009年10月30日去世,享年101岁.在48年前,也就是1962年,他发表了<野性的思维>②以及<今日图腾>③.1973年,罗德尼·尼德汉(Rodney Needham)将<今日图腾>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并将标题改为了<图腾制度>④.2005年,渠东根据法文版和英文版将这本经典著作翻译成中文并以<图腾制度>⑤为名出版. 相似文献
3.
在云贵高原这块神秘而富饶的土地上 ,隐藏着许多诱人的秘密 ,古往今来 ,不知吸引了多少学者的目光 ,诱惑了多少文人墨客去追逐 ,牵动了多少探险家去冒险 ,古滇国就有这样的魅力。人们到了滇池之旁 ,面对奔来眼底的五百里滇池 ,“数千年往事 ,注到心头 ,把酒临虚 ,叹滚滚英雄谁在 ?”那个开创了滇国灿烂文化的英雄是谁 ?那些创造了滇国辉煌历史的“卑贱者”又是哪个民族 ?而《史记》、《汉书》等古籍明明记载开创滇国历史的庄来自楚国 ,可是古滇国所创造的辉煌的晋宁青铜文化和呈贡的墓葬文化却找不到多少楚国文化的影子 ,这个庄到底是假… 相似文献
4.
5.
阿玛蒂亚·森关于单一身份与暴力的思想认为,民族、宗教冲突与将人们身份单一化密切相关,单一身份孕育着冲突和暴力。社群主义、文明冲突论、亚洲价值观和多元文化主义都存在将人们身份单一化的问题。要解决因单一身份带来的冲突,需要从破解单一身份本身做起,基于自由和理性的原则建构人们的多元身份归属。阿玛蒂亚·森关于单一身份与暴力的思想对于理解和分析中国民族问题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广西民族出版社于1998年5月正式出版了由马明龙主编的《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它的出版,标志着广西回族历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是回回先民定居广西700多年来,出版的第一本系统介绍广西回族的书籍。?..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种族政治》,齐格·莱顿-亨利著,伦敦,乔治·艾伦和安温公司出版,1984年版)莱顿-亨利的著作对战后英国政治生活中突出的种族问题的主要历史线索做了简洁的论述。在揭示了历史与人口变迁的关系后,作者用大量材料论证了这一时期保守党内外的“遏制运动”终于导致了1962年英联邦移民法的实施。接着,他阐明了这一时期的“工党对策”。进而,他认为1964~1970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史>婆卢火身份的考证,澄清学界一直以来将金初泰州都统婆卢火视为女真徒单氏的错误认识.同时通过梳理<金史>中有关婆卢火的史料,认为在金朝至少有5个婆卢火. 相似文献
9.
《格萨尔》学是西北民族大学名副其实的特色学科。老一代学人为《格萨尔》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机构的设置与科学管理保证了学科的稳步发展,学术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知难而上、锐意进取是学科建设不断迈进的活力所在。从全国范围来比较,西北民族大学的优势在于构建了“广义《格萨尔》学”理论体系,特别是对土族、裕固族《格萨尔》的发掘、整理、翻译和研究,尤其走在全国《格萨尔》学研究的前列,其突出成就已为国际、国内学界公认。它表明,突出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特色———创造性和先进性,运用新思维、新观点,突破以往只对《格萨尔》进行文学及史学研究的窠臼,从语言、宗教、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社会、伦理、军事、心理等各个学科角度进行全面研究,对于这样一门边缘、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突出本学科的地域、民族特色———在重点研究藏族《格萨尔》的同时,对流传在蒙古族、土族、裕固族、普米族、纳西族、白族、撒拉族等相关民族中的《格萨尔》也要进行深入研究,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钦定理藩院则例》是一部清代大型民族行政法,也是清代民族立法集大成之作,在清王朝治理边疆民族、保证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梳理《理藩院则例》国内外研究状况,并提出对这部法律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之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围绕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已经形成了多重文本构成的语义丰富的话语场。对1986年詹相持执导的《成吉思汗》与1997年塞夫、麦丽丝执导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两个电影文本的对比研究表明,两部影片在影像风格、叙事选择、细节塑造等方面的不同,显示出作为创作主体的导演在构造过去时游走于史实与想象中的姿态,叙事策略的背后展现出的其实是创作者族群、文化身份的差畀以及自我定位等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说,这样的文本对比分析既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有启示意义,也是文化人类学之于历史、想象、身份研究的重要范本。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许多角色,对于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无论担任什么样的职务,也无论身在何处、身处何境,共产党员都应该是第一身份,为党工作是第一职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研究,要么简单式地描述民族政策的演变和实践状况,要么在现有民族政策体系的框架内进行个案研究,缺乏对民族政策的设计逻辑进行反思,亦缺乏对我国民族政策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深刻和系统认识。本文从身份视角对民族政策设计的内在逻辑进行探讨,提出"身份—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分析框架和从"单一身份"到"多重身份"的政策框架,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现有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民族政策是对"民族身份"这一单一身份的制度性强化,在实践中造成了民族关系的紧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在多元社会、开放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民族政策建构应基于多重身份的逻辑。最后,提出了从单一身份到多重身份的民族政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金翼》以小说的笔法展现出中国东南社会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延续和变迁.本文通过于书中不同主体在交往互动方式上的差异及其命运的不同,探讨东南社会在保存土地完整性的情况下参加到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可能;以不同精神结构个体的对比,展现出林耀华现代性方案中精神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比较林耀华和弗斯对于命运的不同阐述,分析林耀华以小说方式写作的原因以及平衡论的两面性;在比较不同的现代方案之后,呈现出林耀华的思考的特殊之处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伊利亚特》与《格萨尔》两部史诗最为鲜明的共性修辞是比喻。明喻和博喻又是两史诗最为典型的比喻类别。从比喻修辞在两史诗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到其不同史诗风格的区别:《伊利亚特》强调的是为细节真实而做的精雕细刻式的写实描述,注重动态性过程,反映的是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中心是以时间贯穿着的叙事性;《格萨尔》重在为情感抒发而做的写意描述,喻体多而描述短,名词性多而动态性少,注重氛围营造,体现的是方方面面都被兼顾到了的空间思维中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16.
王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195-19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独立的国家在联合国的倡导下纷纷走上民族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也揭示了当今时代的两大发展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维护和平免于战争早已是人类的共识,然而人们对怎样发展和发展的目标仍心存疑虑,尤其"人类学对发展的态度非常矛盾","人类学家几乎一致认为发展这个概念有问题且带有侵略性".[1](P74)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苏菲的原始面目,历来众说纷纭。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回到苏菲原典中去,回到真实的苏菲记载中去,否则,我们永远只能雾里看花。《古筛勒苏菲论集》是一本公允记载伊斯兰早期苏菲特征的书,它真实地记载了苏菲最初的、本质的面貌,但这本书并没有得到研究苏菲与指责苏菲的人士应有的重视。笔者不揣冒昧,对该书的大致内容作出述评,以期引起学界对该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已往学术界对有关《回回原来》的研究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将有关研究从方法上分为实证史学研究和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两类。同时,对两种不同研究策略作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20.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各个国家与民族为了在这一过程中获益,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都必须努力熟悉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各种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的理论基础当然主要是倡导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古典主义流派。在这种背景下,经济人类学研究的传统对象———前资本主义社区与乡民社区的成员在相对封闭、隔绝的条件下所从事的交换行为及其所表征的文化———正逐渐失去原有的典型意义。这是因为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能够不参与全球的生产、交换、分工而继续存在并保存自身文化特质的社区是少有的。一旦非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