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产需不确定下单一供应商、制造商和风险规避的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建立了分散和集中情况下的最优决策模型。通过设计风险共担和GL组合契约实现了三级供应链的协调。讨论了风险规避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决策,分析了风险规避对供应链期望效益的影响。比较了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两种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决策。探讨了组合契约的协调问题及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应链的期望利润随着产需不确定的增加而减少,风险规避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低于风险中性时的期望利润,零售商的期望利润随着风险规避程度的加大而减少,零售商最优订购量随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变化。最后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契约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风险规避型供应链的收益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  林强 《管理工程学报》2012,26(1):113-118
探讨了由风险规避型零售商与风险规避型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协作激励问题.首先研究了Stackelberg主从对策模型下风险规避型零售商与风险规避型供应商的决策行为,并分析了双方的风险规避系数对双方决策行为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垂直一体化模型下风险规避型供应链的决策行为,同样分析了双方风险规避系数对供应链决策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采用收益共享契约机制来协调该供应链.并通过数值实验进一步分析供应商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系数对双方的决策行为及收益共享系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行为人有限理性具有动机公平偏好的假设,论文定义跨国企业和东道国政府为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企业和政府在不同引资政策下的博弈模型,探讨了跨国企业和东道国政府的演化博弈过程及其均衡点,分析了博弈双方最佳决策以及合作共赢机制。研究表明:东道国政府给予跨国企业的收入分配比越高,跨国企业越努力工作,其最优努力程度还与规制系数、风险规避程度、规模和优惠产出系数相关;东道国政府给予的收入分配比受风险规避度、产出方差和规避系数的影响;在激励与规制相结合的引资政策下,基于动机公平的博弈双方能达到演化稳定点,实现跨国企业和东道国政府合作共赢。本文将演化博弈和合作共赢纳入分析框架中进行动态分析,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确定交货条件下两供应商-单制造商协同供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确定交货条件下两供应商-单制造商系统基于惩罚策略的协同供货模型。首先建立了基于惩罚策略的供应商和制造商模型,接着对模型中供应商和制造商的最优决策进行了分析,得出两供应商的最优生产批量决策存在唯一纳什均衡,且最优期望利润间接地受其单位缺货成本的影响,而制造商最优订货批量大于等于市场需求。其次建立了集中决策下供应链利润函数模型,并证明了该函数是决策变量的联合凹函数,存在唯一的最优解。为了达到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推导出基于惩罚策略的供应链协同机制。制造商通过调整订货批量和零件单位缺货惩罚成本,在供应链利润最大化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剩余利润。最后数例分析说明制造商如何通过控制该惩罚成本系数使得供应链协同并获得最大的剩余利润。  相似文献   

5.
面对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供应链节点企业需要采用相应策略来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本文通过设计价格柔性合同,分析供应链企业通过采购价格柔性策略来缓解采购价格波动给企业利润带来的风险。采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研究得出了制造商的最优采购数量和供应商的最优价格柔性系数,并分别分析了各最优结果随采购价格柔性合同参数的变化趋势。利用供应链各主体的利润方差度量各自承担的利润风险,分析了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利润风险随采购价格柔性合同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初期,主制造商受系统集成能力弱、缺少市场话语权、与供应商合作关系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在项目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产品定价问题上常常受到供应商的牵制。针对这一问题,引入体现主制造商和供应商定价博弈中贫信息及有限理性的灰系数,构建了"主制造商-供应商"双方叫价拍卖灰博弈模型,揭示价格谈判过程中的博弈关系,并对模型的交易范围进行了讨论;针对主制造商弱势格局下的博弈问题进行了参数设定和系统仿真,分析了主制造商的最优灰报价和可获得的最大效用;最后,根据模型及其仿真结果分别从前期沟通策略、价格谈判策略和长期合作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主制造商博弈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依据条件风险值CVaR度量准则,建立了顾客策略行为下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集中式供应链系统和分散式供应链系统中,风险规避供应商和风险规避零售商的决策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求解和数值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顾客策略行为、成员风险规避性和供应链回购契约的交互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当供应链成员均为风险规避时,价格承诺可成为顾客策略行为的完美应对策略;第二,最优回购价格受到零售商和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的共同影响,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随产品回购价格的增加而增加;第三,当且仅当零售商与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相当时,回购契约能够实现分散式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和利润在不同成员间的任意分配,否则回购契约不能实现供应链利润在不同成员间的任意分配。第四,当供应链成员风险规避不等时,零售商的利润分成随顾客对产品估价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风险规避度较小方需要出让部分利润给风险规避度较大方才能够保证契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对只有一个采购商和多个供应商之间进行的单轮多属性逆向拍卖建立了非合作博弈模型,分析得出投标具有最高质量和最短交货期属性的供应商能够获得最大利润,同时能够给采购商带来最大剩余.因此采购商并不会根据最低投标价格,而是根据投标质量和交货期的最优组合来选择新的供应商.然后,把投标价格看作投标质量和交货期的函数,推导出了供应商的最优投标价格策略,并进一步推出纯子博弈纳什均衡策略.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指出采购商在利用多属性逆向拍卖进行采购之前,应该对供应商资格进行审核来决定最后能够参与到拍卖中的供应商数目.  相似文献   

9.
新兴市场企业升级和创新的最优路径是从简单的原始设备制造出发,经由原始设计制造,最终实现完全自主的原始品牌制造.在原始品牌制造产业模式下,供应链中的原始品牌制造商与其战略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战略供应商投入影响原始品牌制造商收入以及双方共同承担收入不确定风险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建立了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单任务投入的收入共享激励机制,发现在单任务激励机制中战略供应商对任务的投入等于原始品牌制造商提供的边际激励系数;根据双方多任务合作的特征,建立了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多任务投入的收入共享激励机制,发现在多任务激励机制中战略供应商对各个任务的投入不再等于原始品牌制造商提供的边际激励系数,而受各任务在投入成本和不确定性收入两方面的相关关系影响;最后运用算例仿真证明了多任务激励机制在改善供应链整体绩效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简单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建立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同时具有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的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模型,通过修正、扩展FS效用收益模型,先后考察并分析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协调状态,研究发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系数和公平偏好系数及收益份额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收益共享契约才能使系统供应链整体达到协调状态;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供应商和零售商行为偏好系数对供应链及成员最优订货量的影响;最后进行演化博弈算例分析和结论验证,体现了该协调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由此说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因素同时作用会改变系统供应链协调时的最优订货量,并对决策人的决策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a behavioral experiment for a joint examination of the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i.e., coopet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buyer and a supplier. Specifically,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scenario in which the buyer and the supplier invest in strategic capabilities to increase their relative bargaining power. The article examines how dynamic investments in strategic assets are influenced by the locus of bargaining power and by the underlying context (synergistic vs. adversarial) of the interfirm relationship.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bargaining power is also examined. A dynamic game model is considered to examine the evolution of investment strategies in critical resourc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ssues of bargaining power in a buyer–supplier dyad. Equilibrium expressions for the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the buyer and the supplier are presented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are examined. The behavioral experiment complements the analytical model and examine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optimal behavior suggested by the analytical model and the boundedly rational behavior of decision makers in an experimental context. The results from the model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the strategies are a function of the risk‐adjusted returns obtained from investments.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in a synergistic relational context when the buyer maintains bargaining power, the investment shifts of the buyer and the supplier accord well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In an adversarial relational context,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y do not correspond well with that predicted by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批对批”策略下关于供应商管理库存机制的一个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海洋  黄培清 《管理工程学报》2008,22(4):113-116,120
本文考虑了一个由单供应商和单采购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供应商采取"批对批"策略下,引入VMI后将对供应链系统以及各渠道成员利益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渠道权力配置对VMI作为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机制的有效性存在重要影响.在采购商占主导地位的渠道中,当系统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引入VMI后可以同时降低供应商和采购商总成本,从而VMI可以成为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但在供应商占主导地位的渠道中,引入VMI必将增加供应商的总成本,此时VMI不是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叶飞  陈晓明  林强 《管理工程学报》2012,(3):176-183,196
在随机需求条件下,利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的风险度量准则建立了供应链的需求信息共享决策模型,着重分析了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信息对供应链各决策者以及供应链整体信息共享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信息共享价值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市场不确定性大小以及市场不确定信息所预测的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有关。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零售商越害怕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需求信息共享越有利于提升分散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但当市场信息反映出未来的市场需求是消极且零售商接近风险中性时,供应链的需求信息共享价值反而小于零,此时没有进行信息共享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委托人(业务购买方)对于承包人(业务供应方)生产成本具有非对称信息时的最优合约设计问题.基于委托人视角,给出了委托人如何诱导代理人报告自己真实成本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并刻画了最优合约的特征.结果表明:给出的合约能够达到诱导代理人讲真话的目的;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委托人由于信息缺乏受到了损失,而低成本类型的代理人获得了额外的信息租金;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合约的参数配置受到委托人事前信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最优合同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明  张异  李勇  但斌 《管理工程学报》2006,20(3):120-122
本文研究在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中合同设计问题对供应商质量预防决策和制造商质量检测决策的影响.在合同设计过程中分析了各种行动隐匿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限定合同参数的取值来激励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行动,在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商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供应链整体质量收益(质量成本)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考虑多个具有供应风险和成本私有信息的潜在供应商,研究了供应商投标批发单价的最优双源采购拍卖机制设计.首先,针对一般的采购商收益函数,求出了最优的订货量分配规则和供应商投标均衡,并分别与单源采购及对称信息对比,发现双源采购拍卖增加了采购商和供应商的期望利润,不对称信息对供应商有利但对采购商和供应链不利.然后,分别针对报童及垄断环境,进一步分析了双源采购拍卖下的订货分散程度、信息价值和双源采购价值,发现,订货分散程度与供应风险及两个获胜者的利润率贡献相近程度正相关;高成本获胜者比成本较低者索取更高的单位信息租金,导致不对称信息下的订货分散程度比对称信息下低;供应风险越高或投标人数越多时,双源采购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   

17.
In a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supplier–buyer negotiations have a dynamic aspect that requires both players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their decisions on future decisions made by their counterpart. The interaction generally couples strongly the price decision of the supplier and the quantity decision of the buyer. We propose a basic model for a repeated supplier–buyer interaction, during several rounds. In each round, the supplier first quotes a price, and the buyer places an order at that price. We find conditions for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a well‐behaved subgame‐perfect equilibrium in the dynamic game. When costs are stationary and there are no holding costs, we identify some demand distributions for which these conditions are met, examin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quilibrium, and show that, as the number of rounds increases, the profits of the supply chain increase towards the supply chain optimum. In contrast, when costs vary over time or holding costs are present, the benefit from multi‐period interactions is reduced and after a finite number of time periods, supply chain profits stay constant even when the number of rounds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分析了风险规避型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为了降低供应的不确定等因素,通过制造商投资供应商并持股的方式降低供应链的整体风险。构造均值-方差模型刻画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风险偏好特征,并通过构建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供应商和制造商的交易谈判过程。论文证明了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存在唯一的均衡合同,并对均衡合同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提出了可供实践企业参考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9.
非对称信息和风险态度成为影响供应链协调的重要因素,而契约机制设计是实现协调的一种方法。本文在双边成本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研究供应链契约机制的设计问题。考虑了由一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和一个风险规避的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供应商和销售商分别拥有私人的生产成本信息和销售成本信息。在分散决策下,供销双方为获得更好的私人利得从而有隐藏信息的动机。为实现信息的真实揭示,文中引入了利他委托人这一概念,从而供应链成为协调主体。借助AGV机制思想,设计了具有激励性质的转移支付,并且基于均值-方差方法建立了非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模型。我们发现销售商风规避度在一定范围时,所设计的激励机制能够实现供销双方信息的真实揭示,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双方的事后非负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给出一种以期望信息租金比为基础的事后收益分配规则,设计了补偿参数。结合转移支付和补偿参数,提出了一个契约机制。我们发现当销售商风规避度不超过上界kr时,该机制能真实的揭示信息,并且能够保证供销双方的事后合理的收益分配。此外,当供销双方真实揭示信息时,风险规避度较大的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有更低商品交易量和供应链收益。最后,给出数值算例,验证信息揭示的激励有效性并对风险规避度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的研究将对双边不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对称信息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假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运作能力与努力水平双因素均为非对称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方(委托人)与提供商(代理人)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接着利用最大值原理求解得出博弈双方的合作策略;最后,在代理人为风险中性的假设下,进一步分析了物流外包方的风险成本、激励成本和总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