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宗教和经济关系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绍华 《民族论坛》2006,(10):17-18
宗教和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从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宗教,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积极有效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试对宗教与经济的关系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分析。一、关于宗教的本质问题要在理论上对宗教与经济关系这一问题作出解答,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宗教或者说宗教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一宗教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客观地讲,在我们传统的宗教理论中,对宗教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有误解的。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宗教和迷信都是对自然的演说,二者无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理性与非理性的本源和转化。此外,宗教与迷信在具体的表现形式、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作用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本文仅从宗教与迷信的二元素入手,对其理性抽象和具体形式两方面作一区分性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宗教的定义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给宗教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可能的,因为用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来对超脱于社会的"宗教"进行界定,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4.
张明芳 《回族研究》2006,(1):140-144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是清末民初由马启西创建于甘肃省临潭县旧城一个宗教社团。它的宗旨是“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清真教义”。由于社会变革,西道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西道堂的历史发展可以看成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地方化的历史缩影。本文对马启西宗教思想及西道堂百年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归纳,浅论了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对现阶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宗教作为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古已有之,是不同宗教文明交往历史长河中的主流。虽在西方文明史上,确有不少借着宗教名义发动的宗教战争,但宗教对抗不是人类发展史的本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历史悠久的多宗教信仰国度,文明之间、宗教之间也曾很好地实现过对话和融合。中国自古"汉唐气魄"为标志的文化包容性,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国家胸怀。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多种宗教和平共处,一直远离宗教冲突和战争。宗教本身是和平的而不是暴力的资源。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这一资源,使它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社会之中,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成就了宗教,宗宗教一旦形成就不可避免地反作用于社会,它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功能和积极作用,这也是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所无法替代的。盘点2012年国内的宗教热点问题,深入剖析各宗教热点的发生缘由、外部表现和内在本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宗教的发展规律、社会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解,对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无疑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社会之中,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成就了宗教,宗宗教一旦形成就不可避免地反作用于社会,它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功能和积极作用,这也是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所无法替代的。盘点2012年国内的宗教热点问题,深入剖析各宗教热点的发生缘由、外部表现和内在本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宗教的发展规律、社会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解,对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无疑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袁琳蓉 《民族学刊》2014,5(3):59-66,126-127
宗教现象是民族学者了解羌族文化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对羌族宗教研究作回顾与反思有重要价值。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民族学者陶然士以传播论为依据,认为羌族是希伯来人的子孙后代和一神论者。三十年代,美国学者葛维汉以鲍亚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研究羌族宗教信仰,批评陶然士的观点。中国民族学家胡鉴民以功能论来论证羌族原始宗教是羌族文化的本质。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中国民族学者结合了欧美以及我国民族学的传统,对羌族宗教信仰进行研究,基本上与前辈一脉相承。不同之点,过去是筚路蓝缕,现在是日渐茁壮。胡鉴民认为宗教是“羌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的概念,促成了一种新形态的研究模式,其影响是深远的。学界对白石崇拜信仰研究已逐渐成为羌族研究里的显学。  相似文献   

9.
传统宗教学理论对宗教的研究多徘徊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精神领域内很难有所突破.但是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宗教及其信仰活动其实是一个完全的市场行为,即是说它是一个宗教产品的营销和供求市场,宗教的全部表现方式的总和与市场经济形式下的产供销全部环节的总和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当下宗教及其信仰活动仍然存在的根本动因来自其世俗的根基,宗教具有经济本质属性.在宗教是有市场的前提下,作为宗教体系和制度所追求的最大目的是宗教经济租,进而纠正至今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著名论断的解释性误读,证明马克思的论断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具有许多特有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是宗教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宗教的基本特点与内涵。 从总体上说,构成宗教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宗教的内在要素;二是宗教的外部要素。所谓宗教的内在要素,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宗教的观念或思想;一为宗  相似文献   

11.
廖杨教授新著<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的多维透视--以广西为考察中心>于2009年3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71万字,是作者多年从事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选择广西的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按照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历史演进的顺序,从历史与现状、地方与国家、区域与全球、边缘与中心、民族与宗教以及地缘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来透视广西的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梳理了不同时期广西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历史变迁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并依托问卷数据对民族、宗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马小明(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及心理等,是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名目繁多,内...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全面地把握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需要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之下进行多维解析。从现象与本质这对范畴来看,中华民族凝聚力由中华民族共同利益所决定,而又通过中华民族意识来体现;从结构与功能上来分析,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使中华各民族个体力量聚合为一个整体,具有超过民族个体力量总和的巨大力量;从历史与现状来分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并且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32年来的基本经验教训,科学地阐明了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我衷心拥护这个决议。我是从19世纪过来的人,1895年生于一个回族、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家庭。我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代,亲身尝受过清王朝和国民党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和穆斯林的歧视、压迫和侮辱,也得到了解放后共产党和毛主席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关怀和帮助,深深感到共产党、毛主席的伟大! 清朝统治阶级,对回族采取的是野蛮镇  相似文献   

15.
近代回族文化运动主流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其主流思想上。本文从分析近代回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入手去解析这场运动的主流思想 ,分别就他们对民族、国家、宗教的基本认识、对爱国与回族、伊斯兰教的关系的探讨、以及他们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作具体的述论。同时 ,将其放到整个回族历史中去考察 ,指出其主流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对国家、民族、宗教统一发展的追求。认为这场运动的本质是将爱国主义的思想深深地注入到回族的发展中 ,为近代以来回族爱国爱教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翻开了回族思想史的新页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舞蹈文化,出现了摆手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耍耍等别具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成为中华各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璀璨奇葩;从历史文化内涵来看,该民族舞蹈动作体现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从历史文化意象来看,该民族舞蹈强化了传承民族历史文化、还原不同生产文明、展现不同生活意境、透视原始宗教观、体现古朴道德观等意象主题,为我们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视该民族舞蹈做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初,安多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寺院禅定寺和拉卜楞寺之间缔结宗教文化关系,是藏族历史和宗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关系的缔结,对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广泛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及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以历代卓尼土司和嘉木样活佛的宗教文化联系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禅定寺与拉卜楞寺的宗教文化关系,同时也概括了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安多地区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宗教的起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宗教源于何时,宗教信仰者和非宗教信仰者的看法是不同的。信仰者都认为宗教来源于神的启示,根本用不着去研究宗教的起源问题。但是,作为一门科学的宗教学,却是把宗教的起源包括进其研究范围之内的,近现代的宗教学对此的研究有其各自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马效佩 《回族研究》2007,(4):104-112
世界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被称为"亚伯拉罕宗教",它们在圣贤人物、历史渊源、教义理论以及地理位置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围绕着如何看待耶稣这个宗教历史神秘人物而形成的神学信仰和教义体系,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篇章。三大"一神教"因各自看待耶稣的立场不同而朝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巩固、创新或者构建了各自的神学信仰和教义体系。站在比较宗教学的多元视角上,把它们对耶稣所持的不同立场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不但具有追求宗教间相互理解、和谐共存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全球伦理也有理论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在饮食、服饰、居住、婚葬、节庆、娱乐、礼节、禁忌等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各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素质,包括道德、艺术、宗教观念等,成为各民族的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建立在这个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