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员在党”,作为一种组织状态,对于任何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不成问题的。而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包括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却并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做到、总能做到的。本文正是在后一种意义上谈论这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大事。毫无疑义,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的历程中,是一个始终保持了先进性的政党。这个先进性,就在于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代表先…  相似文献   

2.
《源流》2011,(11):32-45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重温杰出共产党员的动人故事和非凡业绩,缅怀传播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意义十分重大。这又是一次对历史的尊重和铭记,又是一次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共产党员,是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为追求自由与幸福所创造的光荣和辉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理论辨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一大的召开以及毛泽东思想都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是中共二大。因为中共二大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党的第一个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中共二大还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做了初步而正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第二个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典案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通过对古代儒家义利观的吸收借鉴,从“原则”“标准”“党员个人利益”等方面,论述了正确处理党员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极大提升了共产党员修养理论的透彻性与说服力。《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党员是党的重要组成细胞,党员的质量决定着党的整体质量,而党员标准则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共产党员的标准即是保障共产党员质量的重要标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相适应而具有时代特色,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标准始终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不断融合时代要求,体现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昂扬姿态。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课题。共产国际从诞生到解散,也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始到发展的时期。毛泽东认为共产国际是两头好、中间差。两头好,也有一些问题;中间差,也不是一无是处。苏联利益中心与实力思想无论是两头还是中间始终是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弘扬延安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正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认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要弘扬延安精神。我们党历来重视弘扬延安精神。胡锦涛同志去年4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又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党所提倡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革命运动的旗帜。现在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扬革命精神,而延安精神正是这种革命精神的极其…  相似文献   

8.
孟红 《中华魂》2013,(15):45-47
沈雁冰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是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始终以党外民主人士身份出现的他,其实是一位老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就是革命。历史地看,革命观念本身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化历程。首先是西方现代式革命观的传入,并与中国传统的革命观产生碰撞交融。随着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也开始输入中国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由于中国国情及时代需求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由此生发出一些中国式的特色。回溯历史是为了前瞻未来。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我们才能正确理解革命观念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开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与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是一致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共产党员只有忠诚实践"三个代表",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先进政党,每当历史的重要转折关头,无不高度重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它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一个个伟大胜利,现在正担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神圣使命。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先进性,深入了解党开展先进性教育的一贯性,对于永葆党的青春活力,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道路”不能通天下 ,但符合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决不是政治激进主义思潮泛滥的结果。从多方面分析了酿成中国暴力革命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 ;着重阐明中国革命采取激进方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卡尔·马克思除作为职业的革命家外,他一生从事过的唯一职业,就是编辑。马克思穷困一生。他全家的生活来源,不是稿费,就是朋友,特别是恩格斯的帮助;另外,就是继承的家庭遗产和做编辑时的薪金了。 革命的理论必须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並成为革命的具体行动之后,革命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几乎每一个无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前后,爱尔兰戏剧文学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一个典型“样本”,经由沈雁冰的译介而首次进入国人的期待视野。但由于当时时代的认知局限和社会启蒙过程中知识分子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译介者对新浪漫主义的“前沿性”的认同或偏好往往受制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族群的文化集体意识。由此,虽然沈雁冰在介绍爱尔兰戏剧时强调其新浪漫主义特质,但其文学观始终在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之间摇摆。这并非完全是对西方文学认知不足之表征,而更多地暴露出当时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学的现代性的期待视野与新浪漫主义文学本身的反思现代性的视界之间的错位,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在中国本土化语境中模仿和借鉴西方民族文学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85年历史发展证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制胜法宝和坚强基石。在当今变化着的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世纪新的伟大历史使命面前,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雪枫同志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限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也是我军智勇双全的杰出将领。彭雪枫同志原名彭修道,一九○六年出生在河南镇平县七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一九二五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二六年入党。早年积极参加青年运动、工人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理论形态并被写进党章和载人宪法,主要在于他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性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突破不是个别具体结论的修修补补,而是集中于一些重大基本结论与基本观点之上。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不是书斋思辨的产物,而是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与科学思维相结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革命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和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了的。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他针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勇敢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进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并身体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独创性历史经验,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精华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原则,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它的主体思想和支柱理论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相似文献   

19.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我们永别了!不幸的噩耗使我们万分悲痛。我们武汉大学全体共产党员和革命师生员工,缅怀毛主席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建树的丰功伟绩,回顾一九五八年毛主席视察我校时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导,更加怀念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更加坚定了我们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战斗到底的决心。在悼念毛主席逝世的悲痛日子里,我们全校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师生员工,和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20.
有人如此评价辛亥革命:应该说,打破黑暗的、不透气的铁屋子不是革命的终极目标,建立适宜于人居的新房子才是革命的最终目的。辛亥革命或许打破了那个黑暗的、不透气的铁屋子,但是建立的新房子在时人看来很难说适宜于人居。这样,人们很可能从一个黑铁屋转到了一个黑土房,铁屋虽换成了土房,但本质没有变,仍然是禁锢窒息的所在,那个时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