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世界是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统一体.当代西方民族国家教育中也同时体现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两种潮流.西方各民族国家在教育上既有适应全球化的趋同化、国际性的趋向,又有表现其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的特殊性和民族化;既有以援助和合作为目的的国际教育交往,也有以赢利为目的的国际教育贸易;既有培养胸怀全球、尊重异族文化的"全球公民"的宏伟设想,也有塑造胸怀祖国、认同本民族文化的"民族国家公民"的现实考虑.  相似文献   

2.
萨义德积极唤起东方反对和消解西方霸权文化,但其强调消解而忽视建构。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更具有建设性意义。因此,东西方文化要实现交往理性的话语平等,交往者应当承认、重视并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并通过对话过程以一种相互认同的主体间性结构达到相互理解;同时,采取“互为主观、互相参照”的做法,主动向世界传播“中国话语”,维护全球文化的生态平衡,为本民族赢得文化的话语权、生存权和发展权。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相互交织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领域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殖民扩张的新舞台。文化殖民正是以大众为主要对象,以维护或攫取政治和经济利益为目的,通过隐性文化渗透开展的殖民活动。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殖民活动破坏了民族国家的文化体系,消解了民族国家的文化自信甚至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为了减少文化殖民浪潮的侵袭,我国应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抵御文化渗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重塑世界文明交往形态。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对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哈贝马斯对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态度,指出,哈贝马斯一方面冷静地批评了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特别是现代技术文化的弊端,挖掘了其中的根源,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即交往文化的构想。基本肯定了哈贝马斯的看法,同时指出了哈贝马斯的交往文化观缺乏对其实现条件——经济和社会基础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19世纪40—70年代是中西方交往中“华夷观”的剧烈冲突时期,也是其转变的关键时期。以19世纪60年代为界限,之前国人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为标准来观察和衡量西方;60年代以后,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加之出洋华人的理性观察,接受了西学的士人开始客观理性看待西方伦理道德观念,对西方伦理道德观念也不再视作“洪水猛兽”。“鬼子大人”这一称呼诠释了当时中国人心目中双方伦理道德观念的“夷”与“华”的具象,即西方文化有别于中国文化,但是有些方面则被中国人认可和接纳。  相似文献   

6.
中美传统文化中多元化与一元化特性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在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以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为例,对中美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和一元化特性进行比较,并对中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进行评析,对帮助人们树立全球意识,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伦理文化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伦理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在对中西方伦理文化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对中西方不同的人性假设与交往伦理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进程中,许多西方民族国家在进行经济政治交往中,强行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希望用本民族的文化与文明统一全球,从而形成文化同一性。但是,历史事实证明文化的同一性不能形成,推行文化同一的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中的结局也并没有实现文化的真正同一,反而激起了更大变化的多元和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是一种趋势,也是现今人类解决“文化困境”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卫东 《国际论坛》2013,(4):33-38,80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英语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社会中的一种语言文化帝国主义现象。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民族思想与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资本。英语在全球的广泛普及,其实质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思想日益占据全球的主导地位,并促使英美等西方国家从中获得巨额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禁忌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从涉外导游交往的视角对西方文化禁忌的内容范围及其文化禁忌现象进行分析归类,并提出涉外导游业务中应对西方文化禁忌的四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由全球化引发的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使西部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条件下,如何打破西部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发挥和保持西部地域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成为促进西部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尤其是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文化成分,决定了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在文化主体、文化体系、文化价值、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建设显得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西部文化由于固有的历史缺陷难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建设西部和谐文化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西部文化的转型不是文化要素的简单迁移,而是文化结构的改革和重组。要建设西部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坚持“兼容共存、协调有序”的原则,建构“以人为本”的人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推行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最直接的社会根源。近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上的落后状况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最基本的社会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近代的文化矛盾主要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文化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文化模式的型变、文化资源的匮乏、文化内涵的混积、文化心理的冲突和文化方向的偏差。在应对近代文化矛盾中出现了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文化批判、中体西用的改良主义文化批判、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文化批判、主张革命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坚持革命立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才是从根本上克服近代中国文化矛盾和实现中国文化革新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4.
如何消解中西方法文化之间的冲突,并实现两者的和谐,是近代以来中国法文化学者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晚清知识分子提出"中体西用"论,试图以"西学"来维护封建统治的合法性;新儒学者们的"文化转型"论,则希望从传统儒学中创造性地转化出宪法文化。这些文化策略都以失败告终。要实现中西方法文化的和谐,就必须坚持"在法治的框架下扬弃传统文化"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对湖湘文化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去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理念,创新湖湘文化,同时,又对湖湘文化的文化地位和文化个性形成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湖湘文化,首先,必须保护和传承湖湘文化的精华,其次,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对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再次,要在文化交流中吸取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丰富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自身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比较集中的文化全球化讨论热潮即将落下帷幕,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存在现状及发展态势,学界逐渐对这一问题得出结论,文化全球化并非是指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界限,且整合了各民族文化特性而产生的一种凌架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单一独立并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形式,也并非主张以西方文化来主宰和主导世界文化发展的全球文化西方化,而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决定的、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的、多元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自觉",应以西部人对自身文化的了解为基础,通过反思加深对西部开发的理解,更好地从事西部大开发实践,展示西部文化风采,增强西部竞争力."文化自觉"给西部人们指出了解决开发带来的问题的方向;西部开发也应从西部的实际出发,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进行西部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苗族迁鄂后 ,其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播、文化涵化、发明创新、迁徙方式和分布格局、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迁 ,逐渐融合成鄂西的地域文化 ,成为鄂西多元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鄂西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文化模式中都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西方管理理论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必然导致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从而导致管理失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认识文化冲突,化解文化冲突,进行文化融合和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制约和影响着语言。中英文广告语言就是反映中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一方面,中英文广告语言在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另一方面,二者在价值观念、社会习俗、思维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差异。当然,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