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用客机被公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皇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工业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后发国家企业如何实现此类复杂产品的技术追赶,是管理学术界迫切需要研究的复杂问题。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管理视角,以商用客机技术追赶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复杂产品技术追赶模式。结论如下:(1)运用复杂系统思维,辨析了商用客机技术追赶的复杂特殊性问题与特征;(2)运用复杂系统的整体论与还原论,构建了以解决关键问题为导向的技术追赶模式。本研究首次将复杂系统思维引入高端装备技术追赶的研究领域,提炼了复杂产品技术追赶的特征与模式,既拓展了复杂系统管理理论的应用边界,也丰富了技术追赶理论,并对指导中国复杂产品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对技术能力定义、构成要素和功能性体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复杂产品系统的特性,对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特征进行了探讨,指出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在其核心层技术能力的构成与成长、缄默知识的积累方式和赶超战略上都具有出不同与一般技术能力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苑  马潇 《决策咨询通讯》2023,(1):53-55+91
装备制造业是四川实现制造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面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中小企业转型基础薄弱、产业数据汇聚共享困难、数字化转型人才缺乏等难点痛点。结合装备制造业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加快数据互联互通、促进生产流程再造、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式,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化思维赋能装备制造业发展,以数据流通贯穿产业链上下游,从而提升装备制造产品生产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复杂成形装备作为高端制造产业的基础装备,是各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同时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极其深刻地影响着复杂成形装备产业的制造模式、发展战略以及产品的开发方式。本文研究了面向服务的复杂成形装备产品架构设计与优化方法。采用公理化设计的域结构思想,建立需求域、功能域和架构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基于QFD的功能生成方法以及功能模型约简方法;利用DMM建立产品架构和服务架构之间的关联关系;利用模块化理论方法,并考虑成本因素对产品架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演化阶段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培丽 《管理学报》2007,4(4):483-487
从创新系统视角研究产业集群问题。阐述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内涵;通过分析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知识构成、创新参与者、创新行为构建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结构模型;指出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揭示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演化规律及演化路径;对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妮 《办公室业务》2023,(23):161-164
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兴起,并表现出生产智能化、产品人性化与服务网络化等特点。这不仅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也对我国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系统梳理与借鉴当前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创新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手段和培养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选取一批极具针对性与代表性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全景式解读。通过总结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共性特点与个性优势,以期为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效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强国之路需要复杂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针对复杂技术的特点来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并结合后发国家特点从企业层面来探讨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本文对我国通信系统设备、造船和汽车产业三家企业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路径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是:(1)提出系统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链创新能力三维模型,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2)发现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可能路径有三种,一是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到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再到产业链创新能力;二是从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到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三是从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到产业链创新能力;(3)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的驱动因素有市场特性、技术特性和企业组织特性,这些因素的组合决定了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起点、速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8.
 产品创新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虽然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技术管理或技术能力不能维持企业产品创新的持续发展,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因素还在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匹配效应。        基于匹配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分析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识别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构建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型。采取大样本问卷调查,收集122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都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相对于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发现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重要影响,为产品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深化了对产品创新实现路径的理论认识,为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如何向产品创新绩效转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微观知识基础;识别了发挥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作用的内在条件,从权变视角拓展了匹配理论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正确处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间的关系、提升产品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诚  邹艳  曾柏宏 《经营管理者》2013,(3):38+33-38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是装备制造业水平迅速提高的必然选择。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转换效率和工业化进程。本文采用索洛模型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本文通过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报告简要回顾了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在剖析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步入困境的三个主要阶段的基础上,指出了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信心不足、企业发展缺少战略眼光、政府对产业战略引导不力等问题;分析了哈尔滨市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振兴方向、原则及重点;提出了坚定信心、挺起脊梁,战略引导、科学规划,体制创新、壮大实力,技术创新、提升能力,强化基础、完善园区,领导挂帅、强力推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复杂产品融合了众多工业和学科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集中型产业。复杂产品制造产业链既有复杂产品的特殊性,也有制造业产业链的共性,总体呈现出“头重脚轻”、始端厚重末端纤细的特点。本文根据复杂产品制造产业链的这一特点构建了产业链结构模型,并研究了复杂产品制造产业链运行的基础——价值生成机制,为展开复杂产品制造产业链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吕铁  贺俊 《管理世界》2019,35(9):152-163,197
本文基于对中国高铁主要创新主体和重要当事人的调查研究和深度访谈,揭示和提炼政府行政干预和集中组织促成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边界条件和行为特征。政府干预之所以能够推动高铁这一复杂产品的技术成功,是因为政府在机会条件、创新导向和微观主体互动方式等方面引致了高强度、高效率和大范围的技术学习:首先,大规模高铁建设是中国高铁实现技术赶超重要但非充分的条件,丰富的技术机会,特别是政府构建的技术机会才是中国高铁高强度技术学习的直接驱动力;其次,由于政府同时也是装备用户和系统集成者,因而中国高铁的自主创新呈现鲜明的商业化应用导向,并大大提高了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效率;最后,高铁是中国极少数打破总成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悖论"、从整车到核心零部件(系统)形成全产业链技术能力的产业,这种独特的技术能力位置是在铁路装备高度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条件下由行业管理部门主要出于安全保障、服务响应等理性考虑推动实现的。中国高铁的技术赶超是在非常特殊的制度、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具有很强的特定性和本地性。总体上看,影响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制度性因素(边界条件)对其他产业的借鉴意义较小,而政府及各类微观主体的行为特征则更具一般性。中国高铁经验显示,政府干预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引导产业创新发展的恰当激励,而且取决于政府是否具备制定有效的战略和政策并高效实施的能力,对政府干预效果的完整理解需要同时纳入激励和能力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4.
江鸿  吕铁 《管理世界》2019,35(5):106-125
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追赶难度远高于大规模制成品,其成功与系统集成能力的发展和政府主体的影响紧密相关。高速列车是中国技术追赶最为成功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之一。本文采用演化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安排—企业能力"分析范式,将政府与企业视为两类能力主体,通过对该产业技术追赶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政企能力表现出鲜明的共演化特征,且这种共演化是产业技术追赶的基础机制。具体而言,政府能力塑造了企业能力的变异方向、选择标准与复制概率,企业能力又影响了政府能力的选择标准和复制难度。政企能力经历了替代、互补、分化的共演化过程,在产业层次上相互迭加,形成了完备、先进的系统集成能力结构,进而实现了技术追赶。  相似文献   

15.
复杂产品系统追赶难度高且生命周期长,给后发经济体企业构成重大挑战。不同于大多数复杂产品系统面临的本地制度型市场环境(如高铁、大飞机等),海洋工程装备具有全球竞争性、市场强周期性和需求离散等特征,现有技术追赶理论的参考价值有限。为此,本文探讨了中集海工如何从国际并购起步,从依赖国外设计和核心设备进口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与市场领先的快速追赶过程。研究发现,中集通过跨国并购高起点进入海工装备市场,采取“自主可控、开放协同、共生共演”的新型追赶模式,先通过市场牵引的资源协同快速集聚复杂产品建造所需的全球创新资源,成功交付我国首批深水钻井平台,获得国际客户认可;继而通过平台支撑的流程协同构建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能力体系,自主掌握总体设计集成关键核心技术;再通过价值引领的战略协同突破关键核心子系统技术,带动国产装备水平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实现较快追赶。本研究对于后发企业打破低端锁定、提升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30 协同商务     
缩短研发产品周期和提高开发设计能力,一直是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两大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作好协同开发。但制造业太复杂了,有时一个小零件的改变,会牵涉到其它不同零件都要作出连锁的改动,而且在不同时间段推出的不同品种也都要更改。更复杂的是,如果这些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采购、仓储部门,很可能造成原材料的大量积压和库存。协同商务就是在这个环节为企  相似文献   

17.
崔淼  苏敬勤  王淑娟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128-135,142
本文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八类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为分析单元,研究发现: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系统包括架构、元件和测试技术,测试技术是联接架构与元件技术的纽带;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三类技术分别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系列化,引进、国产化与周边元件改进、核心元件研发与元件改进,以及匹配性测试、周边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三个发展阶段。最后通过与"简单"产品制造企业技术演化特征的比较,提出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具有架构与元件技术并行消化吸收、测试技术促进架构与元件技术发展、核心元件技术研发模式多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产业模块化是以技术模块化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的模块化发展,其中系统集成企业是产业模块化发展的核心和主导,其技术能力成长关系到整个模块化产业的技术发展.从产业模块化的基本原理出发,分别对模块化产业的3个组织层次及其作用机理、模块知识系统的3类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并从系统复杂性角度提出关键模块的概念;指出关键模块是模块化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基于模块化产业的组织和知识特征提出创新导向的系统集成企业技术能力成长分析框架,选取中国典型的模块化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轿车产业)对合资和自主研发两种不同技术能力培育模式下系统集成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进行分析;总结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系统集成企业的技术能力在成长方式、成长内容、成长动力和成长规律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系统集成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管理实践和发展需求,面对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运营管理面临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高端装备制造网络协同管理的内部结构与创新模式,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运营管理达到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本文首先梳理了高端装备制造协同机制和关键要素,回顾了当前高端装备制造不同维度下的协同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端装备数字化协同层次框架及层次中关键要素的协同优化方法,重点涉及设备及设备群数字化协同、车间和工厂数字化协同以及供应链联盟数字化协同这3个层面的论述。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最终在油井勘探装备深水防喷器组(BOP Stack)数字化制造协同管理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关系,通过在电子商务与ERP系统之间嵌入电子商务谈判系统和虚拟制造系统,在ERP系统与网络化制造系统之间应用PDM技术,将三者密切结合、有机集成,给出了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网络化制造系统集成模型的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设计。对集成模型的性能分析和技术分析表明,该集成模型在技术上是可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