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回家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丢下了手边所有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步。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区服务中心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人们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与服务相关的各方希望社区服务中心一方面可以满足大众的普遍性需要,另一方面则要满足政府的政策性需要,同时还可以满足社工行业的专业性需求.但因种种原因,这看似简单的三方面需要,却使很多社工挠破了头皮也很难同时达成.于是便有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如“社区服务中心是做服务的,不是写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的独立性何在”等.  相似文献   

3.
做人不难     
做人不难□刘炬“做人难”———这是古人留下的遗训。“做人难”———这也是当代最流行的名言。当今中国,几乎无人不喊做人难,女人说:“做女人难。”男人说:“做男人难。”出了名的人还要加上一句:“做名人更难。”可我却要大声疾呼:“除去私心,做人不难。”说做...  相似文献   

4.
韩长绵 《老年世界》2011,(19):28-28
小孙女外孙都盼着周末的到来,每每还在周三周四他们就迫不及待了,一天要问几遍:“今天是礼拜几了?过得真慢,咋还不到周末呢?”这是我家近年来出现的新气象,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我们家新开发的“周末一日游”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缘故。是啊,一听说出去旅游谁不眉开眼笑欢天喜地?  相似文献   

5.
尊重老人是社会公德,孝敬父母是儿女的天职。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尊重老年人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不孝敬父母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为针砭时弊,呼唤正义,开展“孝文化与代际和谐”研讨,重提弘扬中华民族素以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不久前进行的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万多名老年人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城乡调查”)分析中,进一步加深这一方面的理解:中华的孝文化博大精深,维系养老纽带的代际和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文化宫     
《老年人》1997,(11)
片名联句某君对上级一刻《三笑》,对下级则一张《铁脸》。提拔干部,大喊《勿忘我》;接受礼物,总是《单独行动》;遇到困难,正好《今天我休息》;出了问题,是《他俩和她俩》。论吃喝要《三关排宴》,把玩乐当《甜蜜的事业》,在腐朽的生活方式《诱惑》下,他就像是《没有航标的河流》。陈彬半个人父:“这道数学题的结果,你说是多少人?”儿子:“0.5人。”父:“你在哪里看见过半个人?”外婆插话:“有!有!俗话说郎如半子,你这女婿不就是我的半个崽吗?”杨欣暑气浮,解郎炎夏忧。妾展芳容犹似月含羞,更效翩翩彩蝶弄风流。待到…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历史面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正面对着一个迫切的理论问题:市场经济是如何形成的?市场经济应该以什么为基础?最近几年关于市场经济的辩论,经常迅速演化为“口水战”,和这一理论问题没有获得解决多少有些关系。比如,一个相当“主流”的论调是:计划经济的后果是相对平等、绝对贫困,市场经济则必然导致不平等,但创造了财富。当今中国的经济成就,是少数“企业家”和“富人”创造的,工人、农民等等“都不算数”,因此要容忍不平等,保护富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才能发展经济,最后使全社会走向富裕。  相似文献   

8.
《公关世界》2009,(1):3-3
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让全世界都感到了寒冷:习惯被人艳羡的金融行业一下子迎来了艰难时世;号称社会主流的中产阶级重新成为无产;中小企业如骨牌般倒下,大企业则依靠“瘦身过冬”;人才市场里的简历越来越厚,前来招聘的企业却越来越少……外国学者纷纷惊呼1929年的金融梦魇重新出现,中国学者则指出这对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赵友岩  何春晓 《职业时空》2008,4(3):120-12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以及中国加入WTO,外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态势,“纯外语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只有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外语类专业理想的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就是“专才”:一方面,语言表达和书面的基本功要过硬;另一方面,外语与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应该很好地结合。适应新形势,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针对当前新的形势,对人才培养的体系、方法做出调整改革,来适应新的环境下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学坏也难     
学坏也难□韦盛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意思大约是说学坏是件容易的事,学好则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其实这话有说头。“好”与“坏”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倒是不假。人在呱呱坠地之时,懵懂无知,及长大成人后,或才高八斗,或鸡鸣狗盗,或慈悲为怀,或大奸大恶,...  相似文献   

11.
张波 《职业》2007,(30):100
我们经常会看到公路旁限速限载的标记.这是为什么呢?这一方面是为了车辆或行车者的安全,如拐弯或桥梁处;另一方面是为了道路不被压坏,要知道道路一旦被车辆轧坏,形成了坑洼和凸起,这些坑洼和凸起又不会被后来的车辆碾平,而是会变得坑洼越来越深,凸起相对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王晓侠  郭旭 《现代交际》2011,(9):177-177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教育公平进程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样一个国情,要想充分实现教育公平仍然是一个长久的、复杂的、艰巨的历史过程,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正确客观的思想认识。本文旨在对当今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及问题做一简单剖析,具体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希望能为中国教育更好地发展提出点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的小孙女小外孙都盼着过双休日,一个星期刚过二、三天,就沉不住气了,天天要问好几遍:“今天是星期几啦?”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的就是我们的“家庭一日游”。我和老伴退休后,养成了周末外出游玩的习惯,为了途中活跃气氛,总要带上娃娃们,三带两带,他们就上瘾了,甚至还“拐带”上他们的父母。后来,家里参加周末外出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将这一活动称之为“家庭一日游”。我们外出游玩,总是以步当车,尽管风尘仆仆,饱尝艰辛,但是无论老小谁都乐颠颠的。人也真怪,每每疲惫不堪地回到家,口里总要唠叨:“太累了,再也不去了…  相似文献   

14.
古来,有一类以寻求长生不老为中心内容的民间传说故事。据《说文·释名》:“老而不死日仙。”因西这类故事被称为“仙话”。人们用幻想的胜利——升仙,来向威胁人类最大的恶运——死亡进行挑战。人类珍爱生命、寻求不死的观念,可能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山海经》是中国原始社会的神话总集,其中不止一处出现了仙话的影子:如《海外南经》有不死民;《大荒南经》有不死因;《海内经》有不死山;《海外西经》有轩辕国“其不寿者八百岁”,白民国有黄兽“乘之寿二千岁”;《大荒西经》有“颇顾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山…  相似文献   

15.
程应峰 《老人世界》2013,(11):29-29
这是我一位患肺癌的同事,在临终前几天跟我说的一个故事: 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老者问:“男主人在家吗?”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答:“那我们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家茶座》2003,(4):156-156
近来越来越多届于婚龄的都市女性迟迟不跨入婚姻门槛,而其中又以“白领”居多,日益增多的“不婚”现象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一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单身人群正日渐庞大:1982年中国的单身户是174万  相似文献   

17.
期望是一种可变化的心理状态,是在人们对外界信息不断反应的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不同时代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不同的。50~6-年代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父母对学生的期望是做个工人挺不错。70~80年代由于“脑体倒挂”,父母对学生的期望是只要能赚钱,读不读书无所谓。如年代的家长对子女在学业上的期望之高是以前从来未有过的。这是因为:(1)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深化,越来越证实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社会越来越等重知识、尊重人才。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有高收入,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白领”族的收入相当可观,是低学…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人士对北京市977人和其它大中城市1279人的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妻子中常见的性观念误区有三种。“献身”误区这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生理构造、功能和反应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工作的普及,妻子对于避孕、怀孕和妇女病的知识比过去增加了很多,但是由于传统和习俗的限制,仍有一半以上的妻子不知道女性最敏感的性部位是什么,40%的妻子不知道或说不清女性的性高潮有何表现。这是由于性知识难于获得吗?不是。一方面,许多人仍然认为“女子无才(知识)便是德”,生怕女性有了性知识就会变成“祸水”,…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讲了一个玩笑。奇怪,我没有把它当作玩笑。这是一则不荤不素的测验题,内容很简单,就是在任何一句中国成语前冠以“新婚之夜”状语时,肯定有另类歧义。比如褒意的成语“生龙活虎”、“水到渠成”、“一日千里”、“锲而不舍”等等;再比如贬意的成语如“狼狈为奸”、“鸡鸣狗盗”、“贼头贼脑”、“鼠目寸光”等等。好笑之余且慢一笑了之,我似乎觉得这谐谑玩笑的背后,表明人们对爱情的不再神化和充满困惑的含意。有一次到西安某学府拜访一位著名性学专家——一位极具魅力的老太太。她说:爱情是一种精神体操,它的教练是情感,而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社交媒体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形态、时空秩序与心理体验均产生了嵌入式的影响。一方面,社交媒体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关系空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畅通联结;另一方面,也使青年群体产生了“在一起”的场景幻觉,情感转化力与心灵融通力不断下降,最终呈现出“身显连而心隐匿”的“孤独社交”现象。文章采用深度访谈法,在勾勒青年“孤独社交”图景的基础上,从技术、平台与主体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与省思当代青年群体“孤独社交”现象的形成逻辑,进而提出解决这一困境的路径:一是建立“共鸣轴”,二是重拾独处,三是建构沉思的“精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