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有很大的区别,司法实践中,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共犯的界定存在不少模糊之处容易混淆,因此需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两高”新公布的罪名,该罪名的出台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对领导人“身边人”参与受贿这一类新的犯罪进行打击,但是本罪法律条文中提到的“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的内涵却比较模糊,本文对此两概念进行厘清和梳理,希望有利于该罪犯罪主体的认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受贿犯罪的手段有了新变化,本文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的主体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界定,本文试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文锋 《经营管理者》2009,(22):253-254
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在受贿罪的犯罪构成中,深入研究了受贿罪的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把握该罪与贪污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受贿罪已经成为被打击的重点犯罪,为更好地打击受贿犯罪,本文对受贿罪主体、构成要件之“为他人谋取利益”、贿赂的内涵与外延等问题作了分析,以便对受贿犯罪本质的认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莎莎 《经营管理者》2011,(6X):272-272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属贪利性犯罪,是经济犯罪的一种。本文剖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范围,通过对现实中社会关系的提炼和总结,进而在刑法理论上予以分析和梳理,以期对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8.
领导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和灵魂,领导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组织和团队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就领导着的影响力问题,从领导者影响力问题的涵义、构成、在工作中的作用,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在管理活动中的意义以及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五个方面分别作了分析、探讨,最后提出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社会,无论是网络推手炒作谣言,还是官方微博积极应对,都可视作舆论领袖在舆情演化过程中发挥传播影响力。本文将舆情演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应用不同的仿真模型对不同作用舆论领袖的传播影响力进行分析。第一个阶段是舆情危机爆发阶段,即舆情危机"从无到有",分析网络推手在该阶段的扩散影响力,以SIR经典传染病模型为基础,构建包含有网络推手作用的扩散影响力模型;第二个阶段是舆情危机平息阶段,即舆情危机"从有到无",分析官方微博在该阶段的证伪影响力,以Lotka-Volterra竞争关系模型为基础,研究官方微博如何发挥证伪影响力与网络推手进行博弈。结合具体舆情实例对阶段式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提出如何根据舆论领袖不同传播作用应对舆情危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决策者打击网络谣言、平息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中最常见的受贿罪,常与其他类型的职务犯罪交织在一起,如挪用公款罪、渎职型犯罪。在罪数处理上究竟是数罪并罚还是从一重罪,理论与实务均有不同观点。本文将立足于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阐述受贿罪罪数问题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1.
卢丽  韩明俊 《经营管理者》2009,(19):221-221
本文通过对权力、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以及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理解,以我国中小企业为例,从分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领导者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提高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并进一步阐述了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1,(3):133-134
《受贿罪理论探究》 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学者结合实际,围绕受贿罪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等四个犯罪构成要件,以刑法规定、司法解释等为参照,从不同角度对受贿罪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了大量有益探讨,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3.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叫自然影响力,是指管理者除领导职权以外,凭借自己的人格、才能、知识、感情等非权力性因素对被管理者所产生的影响力,是靠管理者自身的个性特征与作为而形成的管理魅力与感召力,是管理者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处于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管理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如何有效的提高管理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影响力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在权力影响力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消极,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非权力影响力与管理者的权利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所产生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权力影响力所远不能及的。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拥有较高威信,就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彭春燕 《经营管理者》2013,(24):117-117
中国有句古语,"良禽择木而栖"其主旨就是说追随者在选择领导者的时候。往往会有选择性的选择那些具有影响力,个人人格魅力突出的领导。这种领导的身上往往具有一种神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潜移默化中影响追随者。使别人参与到他的工作中,一起迈向成功。这种影响力并不是由于权力和地位而带来的,而是领导者本身的人格魅力所带来的影响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权力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那么如何提升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本文将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升领导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责任事故犯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单位犯罪主体。绝大多数责任事故罪的危害结果都规定的较为抽象。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对责任事故犯罪的犯罪主体和犯罪结果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犯罪主体特殊的犯罪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而在当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大环境下,将该刑事政策正确地运用到未成年人犯罪领域,是当下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研究的重点。总体而言,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以宽为主,宽严相济。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价值的经济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新闻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辩证关系中和广告与经济价值的辩证关系中。如何发挥新闻价值的经济影响力,为此本文做如下讨究。  相似文献   

19.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丰富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内涵,引起国内外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也是本文推导文化影响力定义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文化影响力的提出是中国发挥文化影响的重要途径,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是中国实现崛起的重要指向。作者概述软实力的基本理论,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意推导出文化影响力的基本概念,并指出影响文化影响力路径有两种方式:直接的和间接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文化影响力作出概念界定并用流程图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女工在焦化企业虽然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依然是焦化企业生产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焦化企业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女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当分析了前焦化企业女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维护女工权益等方面论述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增强工会女工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