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缺乏美元当日汇率对其他汇率市场隔夜风险影响的研究,本文在CAViaR模型中的AS模型和SAV模型基础上提出隔夜-AS模型和隔夜-SAV模型来测量汇率隔夜风险,并对日元汇率,人民币汇率和港币汇率2009年到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隔夜-AS模型和隔夜-SAV模型均优于AS模型和SAV模型,且隔夜-AS模型又优于隔夜-SAV模型。这三个汇率的隔夜风险均受到滞后风险的影响,且人民币汇率所受滞后风险最大,美元指数的波动都将加大这三个汇率市场的隔夜风险,美元对日元和港币汇率的冲击大于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美元走弱对这三个市场隔夜风险影响大于美元走强所带来的影响,这些都为我国汇率隔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旨在研究中国股市中的时变汇率风险定价问题。不同于其他已有关于时变汇率风险定价的研究,此次我们同时运用了两因素和三因素的无条件、条件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三个双边汇率(美元、日元、港币)和一个多边有效汇率来探索中国汇率风险是否被定价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发现:在中国股市中汇率风险是存在且随着时间变化,但是其定价系数很小。在不同的汇率估计条件下,汇率波动与股票收益率的变化并不完全相同,但就多边有效汇率而言,两者之间是正向影响关系。再者,在两因素模型中加入国际股票收益率因子对检验结果并没有多大影响,其对于国际股市的波动敏感性不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宝马和沃尔玛的财务环境和影响国际市场操作政策的讨论,以及在三种汇率风险中两个公司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和应对措施的分析,说明了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跨国公司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论述了有关公司规避风险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一个由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建模背景,在汇率风险和需求风险聚集(pooling)在下游零售商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有无批发价激励情形下的两个动态博弈模型,获得了相应的均衡。通过分析相应的均衡,结果表明,(1)在两种情形下,零售商的汇率风险对冲行为具有稳定供应链生产行为的作用,但批发价激励能够提高零售商的汇率风险对冲比例和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交易价格;(2)与无批发价激励的情形相比,有批发价激励时的制造商利润较高,从而制造商有使用批发价激励零售商对冲汇率风险的动机;(3)在风险聚集下,"通过较低的批发价来激励零售商对冲汇率风险"这一策略能够实现供应链盈利水平与风险承担之间的权衡:需求和汇率风险增加均会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盈利水平降低,同时也将降低风险聚集处的节点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方差。  相似文献   

5.
我国船舶行业属于出口导向性行业,大约80%的订单来自国外,且大部分船价都以美元结算,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未来,汇率风险对国内外造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船舶行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汇率环境,并通过分析船舶行业的汇率风险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汇率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概念: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经济价值或者当期收益带来损失的风险,随着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再加上外币与本币的市场供求的变化,最终导致汇率的变化。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汇率管理的水平,增强其解决风险的能力。文章探析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以及现代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探析了强化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和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浮动汇率的机制使得习惯于固定汇率的本土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特别是外贸出口型企业更需要学会在销售利润逐渐下降的状况下如何面对汇率风险。本文对外贸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的生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服装出口企业在规避汇率风险措施方面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与一般企业财务管理相比,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管理汇率风险。如何应对跨国经营中的汇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面临的课题。本文就跨国公司的汇率风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管理汇率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于汇率波动的影响,跨国企业非常重视其造成的风险的防范(汇率风险),但是人们对汇率风险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如何参差不齐。本文分析了常见的汇率风险类别和对跨国公司财务经营等主要方面的影响,简单从交易、经营管理和财务对策几个方面概括了汇率风险应对的策略,以期让读者了解加深对跨国公司汇率风险的认识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公司汇率风险的发生、种类,并有针对性的从会计角度说明了多种汇率风险防范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经济波动剧烈,外部供需量的波动、国际物流价格的上升和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引起了汇率的波动。随着我国外贸企业与国际经济市场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外贸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汇率风险威胁。文章针对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控的主要问题,对其外汇风险管控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以及其他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直接影响着境外工程项目的经营业绩,汇率风险是企业执行境外工程项目时必须重点给予关注的风险因素。提前策划和制定合理可行的汇率风险应对方案,适时跟踪汇率走势,及时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是规避境外工程项目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简明地介绍金融工程的涵义、产生的动因和基本动作机理,以扼要地说明金融工程的概貌。阐述汇率风险产生的原因,揭示金融工程和规避汇率风险的内在联系,并以实例说明如何利用金融工程进行汇率风险防范,从这一角度体现金融工程的一些基本运作思路,并分析金融工程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引导企业走出国门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汇率波动风险。本文刻画了一个跨国二级供应链,引入了供应链运作的主导结构,探究汇率风险的承担机制对供应链决策与绩效带来的影响。我们对比了供应商与零售商主导下的汇率风险承担机制,发现:虽然供应商或零售商承担汇率风险对供应商主导下供应链不会带来运作差别(这与Arcelus (2013)研究结论一致),但零售商主导下的汇率风险承担对供应链运作产生实质影响与冲击。进而,建议了收益共享契约来调整汇率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了风险应对的合作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人民币波动幅度的加大,我国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汇率风险较以前大大提高。尤其是进出口企业,已深感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压力和风险,而这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进出口企业的常态。因此,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加大汇率风险管理,选择合适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对进出口企业来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梳理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以及汇率浮动机制,为中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梳理中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投资情况、哈萨克斯坦投资政策以及外汇管理政策。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坚戈名义汇率传导性机制的贸易平衡、卢布锚定、通货膨胀三大特点,解释了名义汇率的“卢布陷阱”。【结果/结论】中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进行直接投资需合理分析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明确是否影响现金流、利润表以及存在确定的合同权利义务。对于直接投资产生的收益,在满足日常经营所需留存收益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组织实施现金分红,将资金调回国内结汇。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时代步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也顺着这个潮流走出国门,在国外市场打拼。但是2008年的爆出的金融危机以及近几年美元汇率的多次下跌,也给很多与美国从事进出口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使汇率风险这个概念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本人通过对汇率风险的研究,提出了采用外汇期权来规避非金融企业的汇率风险并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探讨,富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全球环境下的一个由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建模背景,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获得了均衡结果,并对均衡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研究了汇率的不确定性、外生需求对风险对冲策略和批发价格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在均衡下,汇率的外生波动性的增加将导致制造商的汇率风险暴露比例降低,当制造商的风险规避系数足够大时,需求的外生波动性的增加将导致制造商的汇率风险暴露比例降低;汇率和需求的外生波动性的增加均会导致批发价格的降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均衡下,汇率和需求的外生波动性的增加均会导致制造商利润的方差和期望值的降低,以及零售商利润的方差和期望值的增加。这表明,一方面,汇率风险通过批发价在供应链节点间向下传递,需求风险通过订货量向上传递;另一方面,制造商的汇率风险对冲策略能够实现风险承担与收益之间的权衡(即获取高收益对应着承担高风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内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越来越多。自2005年7月开始的一系列汇率体制改革,使我国逐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汇率波动频繁,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外汇风险日益凸现,外汇风险的管理愈加重要。在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过程中,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加大,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已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企业应当认真研究当前形势下外汇风险的类型及特点,选择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商品价格和汇率的波动性使我国企业在市场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套期保值这一金融手段在该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和使用。由于我国企业采用套期保值来规避企业经济风险的时间相对较短,套期保值的运用理念和策略不尽成熟,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即是阐释如何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经济市场的价格和汇率风险,并以此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