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来看,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其非农就业能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校企联姻培训模式、“立交桥”教育培训模式、优势互补培训模式、项目培训模式和区域资源整合培训模式,来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模式,并对该模式的优化与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力差、稳定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素质不高,进而提出职业素质教育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短期培训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关键的环节的观点,构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扶贫攻坚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加强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精准教育培训,实现贫困劳动力的稳定就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手段。从山西贫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培训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山西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面临贫困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贫困地区产业支撑条件差、转移就业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就业转移培训组织管理较分散等困境及原因,从而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通过加大培训宣传和贫困村产业扶贫力度、构建完善的农民就业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最终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同模式。文章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了划分,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实施了退耕还林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业和农村出现了新的发展生机。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仍然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的开发与培训中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并以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为依据,从受训人员、培训单位、管理部门三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以扶贫办系统为主)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准确定位、理顺关系、注重战略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供给现状及其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市场上正式培训工种较多,注重实用性,而非正式培训则以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指出,自2004年实施"阳光工程"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效率一直比较高,应通过对其效率的研究,达到培育有效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农村存在着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目前仍然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并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这是有效地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同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但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系统接受过农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目前中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有效提升农民素质,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有效保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但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还存在着农民自身参加培训的愿望不强、培训机构工作不到位、管理机构机制不健全、服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培训工作的推进和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在分析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总体现状、劳动力转移情况以及劳动力教育培训状况的基础上,对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培养目标、原则确定、机制创设与运作策略进行了构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湘西自治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起步晚、规模小,培训基地布局也不尽合理,面临着培训质量不高、培训资源缺乏等诸多难题;应对这些问题,应从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训质量、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是提高财政效率、改善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当前,各地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财政支持,那么巨额投入是否获得了预期的效果,财政资金在多大程度上改进了民生呢?本文尝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并以河南省开封市的阳光工程为例,对该评价体系进行实证运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中国农村,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转岗技能普遍缺乏,这些情况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也制约了转岗层次的提高,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农民工转移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用人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有效供给,培训机构尽可能降低收费,吸纳尽可能多的人参加培训,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大大改善,顺利实现转移就业,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教资源释放与扩张的新链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而我国职教经费又比较缺乏,如何使少量的职教资源形成拳头,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现今提高劳动力培训效率的关键。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转岗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教发展的大好契机。  相似文献   

16.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多地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农业经济占有比重较大,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对渝东南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渝东南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现状、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升农民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在农民工就业和增收中作用显著。城乡差距、剩余劳动力多等是转移的主要原因,阳光工程培训是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培训中存在就业后离职率高、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已就业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发挥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师资力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多地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农业经济占有比重较大,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对渝东南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渝东南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现状、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唐付林  蔡轶 《金陵瞭望》2006,(18):76-76
打造劳务品牌,是六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最大特色:3年来.全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23.4万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都得到省、市的表彰,是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难点。“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机制,以提高农村劳力就业竞争力为重点,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