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邱敏 《经营管理者》2013,(21):254-254
2013年7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行,其中对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做了明显的范围界定和工作方向界定。在新的市场和法律范畴下,企业对于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变化。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并将企业的用工关系进行最佳的管理资源配置,处理好企业与劳动派遣人员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对于用工企业来说处理好与派遣单位、派遣劳务人员的协议处置、权利与义务的有效管理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那么,劳务派遣用工企业如何处理好法律框架下的管理风险呢?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呢?对于劳务派遣单位,劳务需求企业要承担怎样的权利与义务呢?这些问题不是简单地点或者线的问题,而是有关劳务派遣用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实现的问题。新《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如何合法有效地运用劳务派遣制度呢?基于这样的全局性考虑,笔者对读者进行浅显地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2.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时难以在法律实务上进行迅速区分,给劳动者权利救济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有必要通过主体、性质等多角度的衡量,对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进行细致区分界定,也应根据定性的不同,对劳动者相应的权利救济如何在实体和程序上得到实现做出不同的考量。  相似文献   

3.
田超 《经营管理者》2013,(30):114-114
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的劳动关系领域形成了以《劳动合同法》为主体,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相关部门规章为补充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近年来,劳务派遣在我国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2013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做了补充、修订和完善。本文拟结合当前新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探讨企业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下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举措,有效防范和减少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4.
劳务派遣是许多企业采取的一种用工形式,派遣劳动人员已经成为了企业员工队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企业在实施劳务派遣制度时,面临许多法律风险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因此本文主要结合供电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实际,并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分析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给予相关工作适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劳动关系法律背景下,用工单位采用劳务派遣也面临着一些法律风险。为了防范和减少法律风险,用工单位除了自身应依法履行义务外,还应从劳务派遣单位的选择、监督和管理,重要环节手续上的完善,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的设计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6.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58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直接与劳动者建立不低于二年期的劳动关系,而季节性用工的特点非生产旺季不使用季节性工人,由此非生产旺季的用工成本和风险全部转嫁到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无法长时间承担大量季节性用工闲散时期的社保、工资等费用,结果是无法提供季节性用工  相似文献   

7.
郑泽辉 《决策导刊》2005,(12):38-38
近年来,南川市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在劳动力市场基础建设、劳务信息采集、劳动者择业观念转变、就业再就业培训、劳务输出人员权益保障等方而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就业服务方式和企业用工形式。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劳务派遣三方法律关系,对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7月1日颁布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务派遣制度的研究进一步地完善和成熟,本文在分析我国劳务派遣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新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规定方面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9,(1):7-7
由于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部分企业在法律颁布后实施前,采取批量裁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改变工资结构、降低工资标准、将正常劳动关系强行转变为劳务派遣等办法.导致群体性纠纷呈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是出现于劳务输出之后的一种更为科学、更具有规范性的一种劳动力转移模式,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劳务派遣公司承担着被派遣人员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作用,本文侧重分析了劳动派遣活动的几大优势,分析了劳务派遣的市场发展前景,然后就目前我国的劳务派遣现状提出了一些进一步提升劳务派遣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1月1日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劳动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实施,劳动法律、法规逐渐地健全,这给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挑战。而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怎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开展劳动关系管理工作,也就是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怎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系统提出改善、提高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方法,也给各企业HR人员提出更高要求的挑战。本文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和归纳,提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4类具体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彦英 《经营管理者》2013,(19):247-247
随着《劳动合同法》新修改条款在2013年7月1日的实施,主要涉及到我公司现有劳务派遣人员合理安置和调配,以符合新法条的相关规定,并根据集团公司的指导和公司现有劳务派遣人员管理情况,对我公司现有劳务派遣人员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和优化,从而规避了违法的风险,减少了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2009年1月15日,一起送奶工和配送公司的劳动争议的发生轰动了江苏,被评为江苏08-10年劳动争议十大案件之一——阮某与南京某乳业公司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纠纷案。这是一起就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焦点的争议。近年来,类似的案件越来越多,也引发了学界对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关注。其中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分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议  相似文献   

14.
在集体企业中,劳动用工模式多元化比较的明显,主要有集体职工、全民职工、外聘人员以及劳务派遣集中。由于劳动用工多元化模式明显,所以集体企业在进行劳动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的多。比如说集体职工的"三角形"劳动关系存在一定的隐患;全民职工则经常存在借工以及借调的现象,企业性质和用工管理方式是脱离的,由于职工身份的不同,其在待遇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外聘人员,其劳动合同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容易导致劳动纠纷的产生。所以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规范,改善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劳动派遣的定义与三方主体的分析明确了劳动派遣企业、用工单位、劳动者三方之间不同的法律属性,从而揭示出劳务派遣企业滥用注销的方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核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劳动派遣机构已经不同于职业介绍机构,它成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劳务派遣是我国新发展的一种用工方式,既存在着多种社会价值,又潜藏着不争的风险。本文就《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分析了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过程中如何防范用工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劳务派遣概念及优缺点。劳务派遣既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用工方式,还为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特点是劳动力雇佣与劳动力使用相分离,被派遣劳动者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关系,而是与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但却被派遣到用工单位劳动,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灵活就业方式。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在企业中掀起了一段波澜。在深圳华为公司“集体裁员”的事件影响下,各企业都如箭上之弦,劳动关系越显紧张。本文就《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对企业在机构、体制及合理利用法律条款方面提供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魏茂钦 《经营管理者》2009,(18):388-388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临沂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结合公司实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依法妥善解决了农电用工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基础。现将我公司规范农电用工管理情况汇报如下:一、当前农电用工的现状1.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农电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流动性大。目前农电人员主要由99年农电体制改革时的农村电工和原供电管站人员构成,尽管近年来加强了队伍置换和技能培训,但仍然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和人员流动性高的现象。二是农电工队伍庞大。目前数量远远超过在册职工,部分县区的数量甚至超过全民员工的2倍。三是公司农电用工全部采用劳务派遣形式。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